虽说下午2:40才进宫,但我们1:30就集合出发了,因为从山脚上到半山的布宫门票售票处并通过安检需要时间。由于布达拉宫雄踞拉萨市的红山(玛布日山)之巅,是整个拉萨市的制高点,几乎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它的某一侧面。我们的驻地就在布宫后面,几天来出进路过都会看到它。不过,真正走近她,走入她,还是不能不为她的巍峨雄伟所震撼、惊叹和折服!
我们是从布宫的东侧沿之字形登山阶梯开始上布宫的。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上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我们此次没有参观)和前山脚下的“雪”(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和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一些宫廷辅助设施如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红宫为历世达赖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经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白宫合抱红宫,为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由寝宫、宫殿、僧舍和僧官学校组成。
导游小蓝引导着我们边走边讲:公元7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了9层宫殿1000间,史称 “颇章玛保赤载”,意为“红色宫堡”, 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当时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间有一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但后来两次毁于灾害兵火,现仅有法王洞(曲结哲布)和帕巴殿(帕巴拉康)是当年遗存。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布宫的基本面貌,主要是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的白宫及其圆寂后修建的红宫,此后历代达赖又相继扩建,终成今日规模。
真正的登山是由布宫落成的无字纪念碑处开始的。据蓝导介绍,五世达赖于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宫,后因年高而将政务委托于摄政第巴(意为“大管家”),并亲按手印以示授权(后来我们在白宫看到了南壁玻璃罩内那枚代表权势的神秘手印)。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后,摄政第巴·桑结嘉措为使工程顺利进行,秘不发丧长达13年之久,因此公元1693年布宫重建工程结束后,就立了这块无字碑。
雄踞于红山之巅的布达拉宫,山下海拔已达3650米,从山脚入口处到顶端,一共有900多级石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它的巍峨不容置疑,然而在高原反应的困扰之下,布宫金顶的崇高被我视为畏途。今天如果没有儿子的扶持照顾,我是无论如何都上不去的。好在通往金顶的“之”字形铺石阶梯宽阔平缓(阶梯最宽处阔达10米,梯级并不陡峭),外侧砌有及胸的女儿墙,歇息时可凭墙远眺。我基本上是十几步一歇,因为心脏像被什么紧揪着喘不过气来,走几步就双腿发软,人不由自主地就想躬下身子来。不过我终于还是咬着牙上到了此行允许到达的最顶端(金顶已不对外开放),参观了允许游览的所有殿堂。
至于具体的名目,除了最先到达的入宫主通道东大门(平措多朗)和白宫正门外的大平台(德阳厦,面积约2000平米,用藏族特有的建筑材料“阿嘎土”夯筑得光洁平整,是喜庆节日专供达赖及高僧、官员赏玩歌舞及跳神表演的场所)外,已记不大清,留待回去查资料了。(我和儿子曾为红宫看上去由秸秆混合红泥筑成的宫墙颇感惊异,结果还真查到了:“红宫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想必是高原特有、质地坚密的一种植物,否则何以经千百年风雨侵袭而不朽?)
因为今天一则人满为患(至少有十几个团队依次行进,导游们的讲解互相干扰),听不清也看不清。二则3.14后戒备森严,进门的安检相当严格,不准拍照、不能戴帽子墨镜(对神佛不尊)、不能带液体(山顶的矿泉水却在高价出售)。宫内几乎已无僧人可言,多的是全副武装的军警人员,少数身披僧袍者一看就是工作人员,因为只要游客稍有滞留,就立即会被他们警告:“导游注意时间(限定只给一个小时)!导游边走边讲!”这已让人们感到大煞风景。三则许多很重要的殿堂馆所(原有的珍宝馆、金顶等)已经关闭,让人感觉只看了皮毛而无法窥见内核。 我和儿子只在一处注意到了一个也许是今天唯一的僧人,那是在由一个大殿向另一个大殿过渡的过道内侧,一扇昏暗的廊窗下,一条年深日久的木椅上,端坐着一位僧人,超然物外地低头翻阅着手上书页暗黄的一部经书。他的身旁木椅上,还并排卧着一只悠闲的黑猫。对身旁伫立的军警和熙攘的人群、杂乱的脚步,他视若惘闻。我想,除了我和儿子,恐怕也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个昏暗角落超然物外的一景,这个在我们今天目力所及范围内唯一真正的僧人。
下山的路对我而言就好多了,我们到布宫广场拍了布达拉宫全景,毕竟,对西藏之行而言,布宫是最主要的标志性景点。而它的巍峨雄伟也是当之无愧的。站在广场上,你尽管可以看到山下宫墙外大道上的车水马龙、广场内的花团锦簇,一片市井声色,但是只要镜头上抬,那依山雄峙的布宫仍不失它的庄严肃穆、雄奇伟岸。它就在这片喧嚣红尘、市井声色之中超凡脱俗地屹立着,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尽管我们知道,它的内里目前已被严密管制着,可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圣殿,恐怕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和外力,可以改变或撼动它宿命的神圣地位,即如它千百年来的屹立。人事可以更迭,世事可以变迁,最终,它总会比那些阶段性、临时性的变更更永久,是的,布宫是永恒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