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羌纳乡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尼洋河清澈的河水与雅江浑浊的江水,泾渭分明。而下午返程时,由于光线的缘故,却几乎看不到这个现象了。在丹娘乡雅江拐弯处,雅江边居然出现一座无比巨大的连绵沙山。据考证,沙山是由风刮积而成的。尽管以前就曾看过资料,青藏高原的沙化问题与西北同样严重,如今到了号称西藏江南的雅鲁藏布江边,亲眼看到这座由风吹积出来的超级沙山,仍然让我觉得触目惊心!青藏高原地质条件极为脆弱,环境一旦破坏了,恢复所需的成本是其它地区的几何倍数,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雅鲁藏布大峡谷进口--派镇)
派,中国唯一的一个单字地名,以前的地图和资料上把它叫做派乡,现在乡改镇了,故改叫派镇。派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起点,所以也名正言顺地成为雅鲁蒇布大峡谷景区的入口,收费站就设在此处。同时,派镇是前往目前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距离最短,也是相对“最轻松”的徒步线路的起点,几乎所有运往墨脱的物资都是经派镇周转,然后人背畜驮,步行三天进墨脱的。因此,派镇也被当地人约定俗成地称为“转运站”。
雅鲁蒇布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发现之一,是由我国许多科学家,如地理学家杨逸畴(八次徒步进入大峡谷,到墨脱的六条徒步线路都走过)、高登义(大气物理学家)、李渤生(植物学家)等,从1973年起,到1994年,经过长达二十一年的科学探险、考察、论证后提出,并于
“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壮美的祖国山河又被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深达

(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派镇)
1998年10月至12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国家测绘局、香港科技协进会、西藏登山队、中央电视台等各路人马组成的庞大科考队,首次全程徒步穿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测绘技术手段,再一次科学严谨准确地测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各种参数:南迦巴瓦峰海拔
景区门口有个停车场,八一镇开到派镇的客车就停在这里。景区开有从派镇到直白村的旅游专线车,车次还挺多的。从景区大门到雅鲁藏布大峡谷观景点,还有相当距离,我们的车开了好长一段时间。观景台设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一个马蹄形拐弯处,雅鲁藏布江的江面从派镇的
观景台有十来个藏人在卖他们刚从山上挖下来的、还略微有些潮湿的虫草,好一点的一根十来块,差一点的只要三块钱。三元一根的虫草虽然品相稍差,但价格实在便宜啊,引得我们纷纷解囊。回到车上,大家把刚买的虫草用水洗干净,然后就直接放到嘴里大嚼起来。立竿见影,每个人都感觉头不晕了,眼也不花了,浑身上下都有劲了,高原反应不见了耶!好东西啊,次仁师傅停下车,我再去买一百条!
中午饭在直白村的巴青农庄吃。直白村是距离南迦巴瓦峰最近的村庄,直线距离为
巴青农庄的庄主索朗德吉大妈热情地带领家人站在门口为我们敬献哈达。入内后,我特地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边吃饭边观赏着风云变幻的南迦巴瓦峰。这是顿既丰盛、又最地道的藏餐,藏香猪、石锅鸡、牦牛肉、佛掌参、人参果炒饭等等藏餐美味,让我们再也顾不上防高反宝典中必须节食的规定,放开肚皮,胡吃海塞,直吃得个个宽衣解带,仍是意犹未尽。
巴青农庄是一个集食、宿、导游(包括徒步进墨脱的向导和背夫服务)为一体的私人客栈,因此,吃完饭后,我特意让索朗德吉大妈带我去了解客房状况。大妈是个退休的藏医生,出于职业习惯,把客栈的卫生搞得特别好,尤其是公用卫生间和盥洗池,非常干净,很令人满意!客房都在二楼,有四种规格。朝南的、可以躺在床上看到南迦巴瓦峰的普间,60元/床位,朝北的、看不到南峰的普间则是50元/床位;最边上的一间普间,两面开有窗户,可欣赏南迦巴瓦峰和牧场,价格也是60元/床位,特别推荐。所有通铺都是在同一间大房子里,左中右三排床铺,似有二十来张床铺,可以看到南峰的是40元/床位,看不到的是30元。所有房间都很整洁、卫生。大妈也很喜欢旅游,每年都会带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全家一起到祖国内地旅游呢,果然,墙壁上贴着的一些照片中,就有一张是大妈全家笑呵呵地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呢!

(美味的石锅鸡)
离开巴青农庄时,住在农庄里的两女一男三个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挥手向我们告别。这两个瘦小的小姑娘穿着短袖、短裤和拖鞋,正在门口热汗涔涔地跳着田字格游戏,一点儿也不怕什么高原反应。她们住在40元的通铺,要在这里住到看清南迦巴瓦峰后再离开。年轻,有着大把可以自由支配、尽情挥霍的时间来驴行,真好!而我们,只能就此匆匆告别仍是半掩半露的南迦巴瓦峰了!或许,我会在不远将来的某一个秋天,再来看看火红秋色中洁白的南迦巴瓦!
直白村巴青农庄,强烈推荐!13518940882(洛典)、13989997575(参姆拉),庄主索朗德吉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