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就曾为去西藏而编过路线,5年前,也曾为去西藏而买了许多旅游杂志。我一直是这样想我的西藏的:那里天高云清,一片信仰的圣地,拥有美景却路途艰险。
这10年中,自己的遭遇变化有很多,朋友亲人的境遇也都在变化着。时隔多年,当我终于可以将这10年的美丽与哀愁一起打点到行装里匆匆赶来时,西藏也许还是那个西藏,我却早已不是原来的我。
第一章 出 发
年初从吴哥回来后,就与几个朋友相约进藏。去西藏,需要有充足的准备,不但要有个好身体,还需要时间和钱。所以,在真正的进藏日程如约而至时,朋友们的望而却步也在情理之中。我自己,从头至尾是认真的。
携程有庞大的旅游信息,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无论是去巴厘还是去吴哥,我都从这里得到了珍贵的信息,从而使我的旅行在惊喜之外而又胸有成竹。虽然是对参团旅行非常抵触,但是我还是个喜欢事先做计划的人。
因为假期的有限性,在搜集资料做出初步计划后,将行程确定为八天,剔除来回路程,我们将在西藏度过蜻蜓点水般短暂的六天。最后确定的时间是,8月9日出发,17日回来。
携程、旅游指南、朋友的指点使我在出发前已经制定好行程路线。因为去时正值西藏的雪顿节和旅游旺季,而无法事先预定好住宿和车,这使我们的旅途将更充满不确定性。好在四位成员均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对于常走南闯北的家伙们,这点小困难根本不算什么,在准备好服装、药品、大把的银子后就上路了。
第二章 初到拉萨
在携程上预定好机票, 早上7点45分的航班,由北京至成都,清晨的道路很顺畅,享受头等舱优惠服务,很快就换到了三张靠窗的座位。两个半小时的飞行,我一直在打瞌睡,睡得很香,都忘了该兴奋了。
到成都后转机,乘坐下午两点的航班至拉萨。

(飞机俯瞰雪山)
飞行在西藏上空时,已有游客惊呼眼下的若隐若现的雪峰,我好象又睡了一路,因为随身携带了一本书叫《佛教哲学》,这本书的催眠作用真的不可小看。
下午4点30分左右到贡嘎机场,遵循朋友的建议,将脚步放得慢之又慢。换上长袖T恤,我们在明显比内地更为刺眼的阳光下,在拉萨机场留影纪念。从机场到拉萨的路上,看两旁的风景,格外的开阔。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不似自己心中想象的雄壮,河水很清很缓。
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直奔拉萨市内的北京东路的青年旅馆,途中没想到不经意的就经过了布达拉宫,初见布达拉宫,并没有想象中的雄伟,它安静的矗立在那里,让我们不知所措,觉得不如想象般壮观,有些微的失望。
(在路上)
到了吉日旅馆,停车,进去。却被告知已无房间,赶紧与携程联系,得知只有雪亚宾馆还有房间,乘车返回刚才经过的路,与宾馆前台确认了好几遍后,才要到了最后剩下的两间房间。
我们的背包突然间变得很沉,同行的朋友们因为抬背包至房间用力过度而突然高原反应加剧,头痛、喘气。大家决定先在房间里休息后再出去用餐。这时,开始分发红景天、西洋参希望能减轻反应。
与宾馆的旅行部联系,接到人员告诉我们因为现在是雪顿节,大批朝拜的藏民和游客来布达拉宫,因此门票已经是涨到800元一张,并很难保证能取得门票。我开始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晚上,我们到了拉萨的德吉路,我们在那里找了家川菜馆。德吉路,看起来与其他城市没有什么差别,车流如梭,餐馆林立。经朋友的联系,在半个小时内,我们就定好了车和接下来几天的行程。
吃完饭,我的高原反应开始了,头晕乎乎的,微微的痛,就如喝醉酒的感觉。慢慢步行至北京中路,去看布达拉宫的夜景。灯光下的布达拉宫如一幅画,很不真实。在来来回回的照了很多照片后,我们才回到酒店。
这一晚,是我们最难受的一晚了,晚上如发烧一般,头痛、出汗、口渴。赵妹妹难受得一晚没睡。第二天一早收到朋友的短信,问到我们的情况,她远程遥控要我们赶紧吸氧,我这才醒悟,尽管来之前哥哥也曾叮嘱过如果觉得难受应毫不犹豫的赶紧吸氧,但真到了这里却把这条给忘了。于是起身,在饭店里买了氧气,吸氧后大家的高原反应症状明显缓解。
(初见布达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