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一天不知深浅地喝了许多酒,一夜睡得并不是特别踏实,总觉得半睡半醒之间还是有另一个时空。并不自知,我是从那里来,还是将要到那里去。
七点多钟便醒来。这一天我们便]要轮渡过那一湾浅浅海峡,到海那边的另一个琼岛。
从邢天马离开,我们在房间里检查有无漏掉的行李,趴在地上往床底望去,居然看到长长网线。K呼天抢地,怪自己大意,不然他开心网上停着的车就不会被人贴条了。 再在阳台上呼吸一口海风踉跄,便和K告别了这厦门岛的三天良辰。
打车至轮渡码头,上船,花一元钱到二层甲板上,海风夹杂着咸湿水气把头发、衣裙统统打乱。大概只是几分钟的光景,船靠岸。鼓浪屿的土地,在面前向无限远处铺展。
这是座怎样美丽的岛屿,遗世而独立,如佳人倚海而望。沿着海边的延平路向北,我们要去歇脚地,花堂。一路上,凤凰花开得热烈,星星点点的红成簇,成线,成抬头的那片云,镶嵌在翠的发亮的绿树间。头顶凤凰花与娇日蜜阳,而身旁则踏着海岸线。这岛屿将美丽旖旎遍布身体周遭的每个缝隙,使人无处立足,无处找寻那属于我们俗人的平素一角。这意想情景,让我想到 藤原琉璃君的“黝湿枝上疏花 /湮没人群 /若不能,一秒也不能呼吸 ”。
或许我是被这岛上的景迷住了眼,去往花堂的路愈发变得不明晰。在延平路左转上三明路,美国领事馆旧址往上便出现两条岔路,不知何去何从之时,只见墙角画着高高的向日葵,我和K心领神会,这该是花堂主人给我们留下的路标,让我们不至迷失于美景之中,按图索骥也能找到归处。辗转之下,终于在一条斜斜小路的坡底找到那座静僻小院,花堂。这里朴实清雅,没有娜雅般风情,却自有她的风华。
在一楼拿了房间钥匙,柜台上还有鼓浪屿的明信片,后来我也买了两叠,并统统寄了出去。 我们的房间叫青橄榄,在小楼三层。房间很大,墙通体是翠微的绿,让人心神安宁。我在床头看到一本小小的《圣经》,我明白,花堂的主人为什么叫约翰。我翻到,彼得前书第1章25节:“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美荣都想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
房间靠近床头柜的地方有扇小门,打开却见一湾阳台。阳台上可以望见窄窄小巷,和巷子对面人家阳台上的花。
花堂的主人该是画家。廊亭、楼梯上摆着的,挂着的皆是油画。
我和K把东西放妥,便出了花堂。顺着三明路,我们准备去龙头路。这里是鼓浪屿的商业中心,有小吃,有隐于市的咖啡馆,有张三疯奶茶铺。
我想,如果对鼓浪一无所知,大概留恋的仅仅是这里的碧海银沙和环佩叮咚。但你知道,这里的人和事都沉静的内敛着。这里有隐没的历史,有浩瀚的岁月,有宋朝的渔网斑斑,有元朝的兵卒御守,有明朝抗倭的墩台,有清朝的商船殷殷,而真正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是租借时期留下来的栉比洋楼。那些陶立克式、爱奥尼克式和克林斯式的廊柱,带着古希腊的富丽,历经时光沉寂无声的侵蚀,如今依旧耸立于岛上的各个角落。
三明路出来,直直便拐进鼓新路。这是条鲜有游人来往的小路。船屋便在这条路上,还有杨家楼,八卦楼。船屋是美国人郁约翰设计的,因为房子的左右立面的直角成135度弧形斜角,所以房子也造成了一艘船的模样。据说这里的主人是医学世家而且还会开家庭音乐会。
那天我站在船屋门口接电话,有人走出来和气地问,你们从哪里来?我从海上来。
从船屋旁的小路往下拐,是一条陡坡。其实在这点上,我觉得鼓浪屿和青岛很像。直上直下的路,如果可以骑单车,一定是满路的三角梅花瓣纷落。
而抬头望去,便是悬崖上的汇丰公馆。
这条路的末端,是原美国领事馆。三明路。这里的前身是Marine Hospital海员医馆,建于1871年。这里之前大概是个宾馆,但现在已经门可罗雀。红白基调的美国领事馆,在丽日之下更显破落,那红是江河日下的落寞。
美国领事馆下就是三丘田码头。于是,我们又回到延平路。向南,靠海走,就是龙头路。但这里,显然比我想象的复杂。鼓浪屿的路,很奇特,比如龙头路。它并不是一条马路一通到底。而是以某个点为圆心,四周的都是龙头路。因为这个,我和K出来乍到,在无数条标注为龙头路的巷子里流连。这里,让我感受到厦门的市井与商业性。不时有人过来问我们要不要请导游,婉言拒绝后,他们还会跟在身后走很远,不停地说,请个导游路好走。这里有很多卖海鲜干货的小店铺,也不停有人拉拢你进店看看。我不喜欢这样的鼓浪屿。很吵,很势利,很像城隍庙。
当我们好不容易从小商小贩的拉扯中“逃”出来,来到街心花园。于是,我看到张三疯奶茶铺。张三疯是生活在鼓浪屿的一只猫,自由自在,小时候很顽皮,长大了却像梁朝伟一样深沉。长大了的张三疯,常常红杏出墙。和隔壁旅社的狗狗一起,在鼓浪屿上私奔几天。如果不是大海阻拦,他们早就浪迹天涯了。
和K走累了,进去喝杯奶茶,15元。这价钱,很上海。小情侣,地中海蓝的墙面和圣彼得堡教堂红的沙发,乡村油画,吊顶灯。我在这写了两张留言条,一张给K,另一张给李姑娘。
从张三疯奶茶店出来,鬼使神差,找到赵小姐的店。之前,一直有人在这家店给我打电话,或在豆瓣上给我留言说在赵小姐的店会想到我。之前一直在龙头路上找,却没有找到,世上果然有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所以说,龙头路上的这些店,不能靠寻找,只能凭随缘。有缘份便能碰上,没缘份便错肩。
赵小姐的店供应功夫茶,是自助的。我自认为这里的茶偏贵,两位的铁观音要50,我想岛上的人是不会来这里的。其实,这并不是我想要的赵小姐的店。这里太阴柔,充满脂粉气,不明亮,更不亲民。附庸的风雅并不是真正的雅。
我更愿意走在阳光里,把皮肤晒成蜜糖一样的颜色。
和K接着去了大德记浴场。海水才是自然的亲近。晃岩路、中华路、港仔后路,便到了菽庄花园,也是钢琴博物馆。而旁侧便是浴场。这里的沙滩和厦门岛的白城沙滩比,砂子有些粗砾,人也少很多。在海滩上玩得尽兴,我们都很累,本来想顺着原路去天主教堂和三一堂,也没有成行。
而是顺着复兴路歪打正着去了废弃的复兴堂,许家园,原日本领事馆还有娜雅。这一路走来,想去的地方久觅不至,不可预见的风景随处可见。也许,不可预见的,才是我们的正途。浓密的树荫,幽深不见底的小巷,白的墙,蓝的天。到娜雅时,看着那块写着“幸福不在路上,便在路的尽头”的牌子,我知道,我已经没有必要以进去喝杯咖啡的方式寻找幸福了。
这个时候,夕阳已有沉落之意,我和K走走停停,要么坐在满是枝叶的石头台阶,一回头便是庭院深深,要么就是坐在海边小凳上,不说话,只看海。
正在我望着海发呆的当口,童梦梦发短信说要上岛。K先回了花堂,我便去接梦梦,我和K盘算着晚上三个人一起吃大排档。
梦梦穿着埃及蓝的上衣,果然还是那个我喜欢的,清淡淡的梦梦,只不过多了些坚强和独立,大概心中也有着向往。我们在花堂的大厅看电影,ONCE。边看边泡壶洋甘菊。我趴在桌上写明信片,准备给老师们寄去,时不时抬头看演电影。这时,K发短信说发烧了。花堂的店员找了很多药,有止吐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有维C银翘片,还有消炎药。我抱着一堆药当当当上三楼,K的头很烫。花堂老板还送上了稀饭给K喝,这让我很感激。他们信奉主耶稣,他们很善良。三人大排档泡汤,我和梦梦急急地去龙头路简单吃了碗鱼丸,又去BBC饼屋买了盒绿豆馅饼怕K半夜会饿。回到花堂,老板一家刚吃好饭,老板的儿子木樨正在撒娇,他笑着叫姐姐就扑到我怀里。这样的可人儿,让人怎么不欢喜。
坐了一会,梦梦要回厦门岛,送她离开后,便奔上三楼。K依然在发烧,我不停用冷毛巾给他敷头,后来,我躺在沙发上看着圣经,睡着了。传道书上写:万事均有定时。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
攻略:轮渡:厦鼓轮渡单向收费,进岛免费,出岛8元,每天22点之后出岛免费。但节假日,黄金周除外。
babycat私家御饼屋:旧馆(蓝馆)龙头路143号 新馆(白馆)龙头路8号 绿茶、椰茸馅饼需订制 12元/盒
赵小姐的店:龙头路298 有仙草凉茶、馅饼、咖啡、工夫茶、生活工艺品 价格偏贵
娜雅家庭旅馆:鹿礁路12号B座 www.naya-hotel.com 0592-2063588 前身德国领事馆 芝士蛋糕&黑啤
老字号小吃:黄胜记肉松,位于龙头路福建路交叉口,始于1842年。现在的传人叫黄满鸿,可以先尝后买。
张三疯奶茶铺:龙头路266号,招牌奶茶由锡兰红茶调出,15元/杯。味道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