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黄山归来不山,九寨沟归来不看水”这两句话是近年来形容中国最有名和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山水旅行地点,它们不仅是中国丰富旅游的代表地,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本文是关于我在二零零四年五月份去“九寨沟-黄龙-松潘”的一篇纪行文章,时间一共是八天。记录了一点途中和景点的见闻和旅行事项,希望给有共同旅行爱好的朋友一点点启示。
行路
我和我同学两人从上海乘火车进入四川,网上写的攻略大多是上海至成都,然后再换乘长途汽车进入“大九寨沟”景区,其实完全可以在成都的前几站下车,譬如德阳、绵阳、江油等站下车,这些站都有去九寨沟的长途车,我们是在江油下的车,花十元钱打个的,到长途汽车站,等八点左右的一班。据说每天去九寨沟的车最晚是晚上八点钟到达目的地,所以一天往往只开一到两个班次,最早一班是六点钟的,我们到江油正好赶上第二班车,比较幸运,呵呵。大多数进“大九寨沟”景区的长途旅行客车普遍遵守东进西出(也就是东进九寨沟,西出黄龙)的规则,途中车程是十三个小时左右(返程会快一点)。
进“大九寨沟”景区的路并非一路平坦,进入中途的平武地区,就算是深入山区了。车在盘山道上不断迂回,路边的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不知明的花朵,在自然植物陪衬下,沿途星星点点伫立着不少的建筑物,这里的房屋大体上分砖砌的住房和木制的住房。砖砌的屋子大多是汉族和羌族的,木制的大多是藏族的建筑。藏人是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所以他们的建筑物和别的民族有很大区别,家庭式的藏居大多是二层和三层,据说三层是下层仓库,二层住客人,三层是自己住。现在由于山区只通了电,还没有通有线电视,所以几乎每户人家都安装了室外的卫星天线,白白的锅盖,也形成了一道不错的风景线。常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走在四川的路上,路虽然没有诗句中的那么难走,但看着行路的陡峭,山壁的刀削斧凿,犬牙交错,以及路边不时开过的推土机,压路机,走过的养路人员,还是能体会在如此险峻的山上开路的不易。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目的地-九寨沟外面的住宿地点。下车后,前往网上早已查找好的九通宾馆住宿。
小贴士:去九寨沟的途中因为路途遥远,所以基本上除了吃午饭和上厕所,中途停车很少,厕所点大概要每隔二到三个小时才会停车,厕所是当地人开的,要收钱,需要准备一下零钱,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收费会增加。九寨沟外面已经修建了不少的宾馆和旅馆酒店,各个档次的都有,除了节假日,完全不必担心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可以放心地讨价还价。
九寨*天堂
一大早起来,是个非常晴朗的天气,赶到入口处一看,早就有不少旅行团和背包客聚集在门口,我们在售票处购买好了门票和观光车票就入沟了。由于事先知道沟内可以住宿,所以,我们两人只买了一天的门票和观光车票,就直奔沟内。在路上还犯了个错误,误以为沟内住宿点很近(距离沟口约5公里),没有乘车前往,而是背包步行,实际上入沟后的公路都是上坡的路,于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网上查到的住宿点—荷叶寨,也是观光车停车的第一站。上午九点钟的时候藏家人大多出门劳作去了,问了附近的人,有人说可以留宿,有人说不可以,估计是政府明令禁止沟外旅客住在沟内,但是藏人家也不是一定不能住宿的,按照一个藏人的提示说沿公路的上面的树正寨可以住宿,于是我们只能上了一辆观光车到了树正寨,也就是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外景取景点:水车磨坊的旁边。树正寨是一个购物的地点,可以在里面买到九寨沟的旅行记念品和一些食品。经寨子里的售货员推荐,我们找到了靠最里面的一家可以住宿的藏民家,交了一天的房租:每人二十元后,终于可以卸下沉甸甸的旅行包,轻装出行。
小贴士:观光车一般情况从早上七点就进沟,下午六点出沟,车子和路况都是一流的,每辆车都配有中英文解说的导游小姐,车流源源不断,可以在不是太险要的路段扬招停车上下客,车票是在入口处时一次性购买,沟内需要乘车的地方无需再买。观光车票并非一定要买,有经验的人完全可以步行到荷叶寨后再搭观光车去目的地。另外门票如果是只买一天的话,出沟后再进时需要补票,但也完全可以不买,一般上车后也不会有人查。要逃票的话切记要胆大心细,不露声色就一定能成功。
根据地图,我们知道九寨沟的全程是个呈Y字型的三叉道路,从沟口经过我们的住处树正寨再到Y字型的中点—诺日朗旅行集散中心,是入沟的一条必经之路,然后在Y字型的中点—诺日朗旅行集散中心上面有两条沟:分别是则哇沟和日则沟,它们和荷叶寨、树正寨等九个寨子以及大大小小的数百个海子共同组成了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的九寨沟风景区,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左边则哇沟的长海和五彩池,哼着快乐的小曲,搭乘观光车去了九寨沟里这个海拔最高的地方。长海有一颗一面叶子欣荣,一面枝条枯萎的大松树,面对着长海,仿佛就像传说中的一位独臂老人注视着远方的蛟龙,是去长海时一定要拍照留影的地点。藏族人喜欢崇拜高山和大湖,他们将海拔高的雪山称为神山,美丽的高原湖泊称做海子或者圣湖。五月的九寨沟,雪山并没有完全融化,所以主要靠注入雪山融水才有生机的海子有些因为缺水显得苍白单调,五彩池也受其影响并没有传说中的美丽,幸好下游的犀牛海、老虎海、树正群海等众多海子仍然保持水满,也正是这些神奇的地方带给我们一路看不完的美景和乐趣。九寨沟的地势是呈阶梯式向下递减的,我想这也许是下游湖泊水比上游湖泊水相对较多的原因所在吧。
在游玩了两条沟后,由于担心会有人来驱赶我们在关门前出沟,因此我们在树正寨森林的木板栈道上磨蹭了许多时间,才回到了树正寨的住宿地点。惊喜地发现,有几个背包的游客和我们一样,在找到了同样的住宿点后,大家合伙吃了晚饭面条,然后一起打牌聊天,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九寨沟之夜。第二天早上五点不到,就被一阵钟钵木鱼和念经的声音吵醒。原来,藏人几乎家家都信奉藏传佛教—喇嘛教。我们住宿的这家藏人家请了四个喇嘛来家做法事,祈求给家里带来一年的好运。我们和其中的两个小喇嘛聊了聊天,发现他们是小时候被家人送到寺里当了喇嘛学习藏族人的传统文化和信仰,长大一点是要还俗进学校学习然后再工作的,所以他们并不排斥外界的人和事,也愿意和外面的游客交流和合影。这是我们旅游中的一个意外发现,很高兴在游历山水的同时,接触一些当地的人文,给我们旅行的增加了一点收获。
第二天的行程比较简单,就是游玩最后一条沟—Y字型的右边日则沟,据说也是九寨沟的精华所在。还是按老规矩,逃票乘观光车到上游顶部的原始森林下车,拍了几张照片后,有了昨天入沟走冤枉路的经验后,乘车往回走,来到据说最精华的步行栈道口—箭竹海,传说以前九寨沟还有熊猫经常出没,箭竹海因为有熊猫爱吃的箭竹而得名,走过箭竹海就是熊猫海:一片天蓝色的海子,水边是白色的沙砾,这也是我比较留恋的一个海子,于是乘人不备,我们跨过隔离网,下到白色的沙砾上拍了张不错的照片,呵呵。我们的运气不错,到九寨沟的两天天气一直晴朗,远处的雪山蓝天,映存着碧蓝的湖水,画面格外的优美动人。拍完照片,继续往下游走,来到了五花海,大多数人认为五花海是众多海子中精华,因为她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春天是宝石蓝,夏天是孔雀蓝,秋天是蓝绿,冬天是冰蓝。在五花海的上面公路拐弯处有个叫“老虎嘴”的地方,是观看五花海全景的最佳位置,从上面看下去,湖中水深的地方也是颜色较深的地区正好构成了一个孔雀的样子,据说到了秋天湖面上星星点点漂着树上掉落的红树叶,在太阳照射下仿佛火的亮光,五花海因此得名。
除了五花海以外,还有三个比较著名的景点,其中两个一个是<西游记>取景点—珍珠滩瀑布,另一个是新版<神雕侠侣>的取景点—诺日朗瀑布,我个人感觉珍珠滩由于长了过多的水生植物和上游水流过小,所以并没有体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境;诺日朗瀑布是沟内面积跨度最大的瀑布,但同样由于缺水的原因,所以没有很大的水流气势。倒是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取景点—镜海,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推荐走一下镜海后面的林中栈道,能呼吸到富含负离子的氧气,是个很好的天然自成的森林氧吧哦。
在游玩了众多漂亮的景点后,怀着留恋的心情,我们出沟住了一晚后,准备去下一个站点—黄龙。
小贴士:从九寨沟至黄龙的车每天是早上有一班,和黄龙到九寨沟的车正好对开,由于黄龙的海拔高度(最高的黄龙寺3550米)相较九寨沟(最高的长海3100米)还要高,且路上要翻越一座雪山(4000米),所以建议路上有身体状况不良的人,尽量不要去,路上多穿点衣服。路况不是太好,有的地方下过雨后会结冰,路也陡峭。
(熊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