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以来,每年8月都要带孩子去三亚,深刻感受到三亚从一个县级渔村到城市的变化。先说三亚的变化:
1,街道整齐宽敞了。房子盖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了,自然卖得价格也越来越贵了。
2,服务从业人员本地化程度提高了。以前酒店服务人员多是大陆去的,这次感觉所住酒店的海南口音的服务人员多了。
3,春园的海鲜不好吃了,而且价格更贵了。因为是带孩子度假,所以对口感和质量都严重不好的春园7排某号没有深究,反正不会再去了,用消费权表态吧。奉劝游客慎重选择,质量、价格都无优势,甚至更差。
4,海南特产品种多、质量好、包装精美,看来、吃起来都满意。在超市买得椰子软糖和椰子饭,带回上海,吃了好久。
5,亚龙湾的白人老外越来越多,俄罗斯人蛮多的。连续入住金棕榈5年了,主要还是性价比高,省下住5型酒店的银子,用在亚龙湾吃饭上了,也能躲在海滩看海听涛,不必往市里奔波。
一次在电梯间寒暄,一家三口,北欧人摸样向我和儿子打招呼,我寒暄下“Russian”,老外马上澄清“我来自丹麦”。还遇到过法国人、德国人。韩国人也多。看来不管三亚办世界级选美花费几何,三亚还是“走向世界了”。
6,亚龙湾的酒店多了,档次高了,感觉晚上也热闹了许多。当然打官腔叫“与国际越来越接轨了”,所以下次去想享受一下新酒店,总来金棕榈有些审美疲劳。连儿子都抱怨:为什么每次来都住金棕榈呀?
儿子也从在海边挖砂子玩的儿童,长成了可以自己去亚龙湾船潜的少年。只有亚龙湾的海,还是一样清澈,没有变。不过,下次的热带海边之行会选择马尔代夫,看来,审美疲劳让人“喜新厌旧”了。
以休闲度假的心态来三亚,看海听涛,吃、玩只是附加品,有时间就去,时间紧或天气差就不去,不必斤斤计较走了几个景点,快乐自然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