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6号,一觉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一看时间已经11点多了, 外面很吵,打开阳台一看,原来楼后是一个幼儿园,楼上楼下的小朋友们正在自由活动,小朋友们跑来跑去,开心的叫、争吵的叫、阿姨的叫,一幅祖国的花朵欣欣向荣的景象,真不知道我是怎么睡到现在的,也怪不得我刚才做梦回到了小学时代在做广播操:“第一节:伸展运动:一、二、三、四...”。
这个旅店是那种由其它用途的临街楼房改造而成的旅馆,难怪楼后紧居民区和幼儿园,不过总体而言,里面的装修和设施都还不错,房间也是按标准的酒店标间面积分隔设计,没什么特别别扭的感觉,虽然所谓的海景不过是从阳台上侧面穿过远处楼与楼之间的间隔,才能看到远处的三亚湾,但相对120元的价格,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已经马上就中午了,也用不着吃什么早饭,收拾好行李,下楼结了帐,出来发动车子一看,小POLO又在喊口渴了,想想也是,从前天到昨天,这样岛南岛北的跑,三四百公里下来,我的小POLO也的确消耗了不少体力,是得再去加点油啦。
喂饱了小POLO, 一路从金鸡岭路开出来,拐上早就在脑海里期盼了无数次的椰梦长廊,挂了三档,放开油门,让小POLO也散散步,自己只顾欣赏三亚湾的秀美景色。这样好像不过瘾,于是就在兰海花园前面找了一个停车位,停下车,锁好门,迳直向海的怀抱冲过去。
三亚湾的海水比我从以前想像的要清,但是正处市区,上边马路车来车往,少了几份天然的激情浪漫,随意拍了几张照片,这时候气温已经很高,太阳下至少有三十度,望望旁边沙滩上的一片椰林,许多人坐树荫下摇着吊床,悠哉悠哉,仙儿似的逍遥,呵呵,也去凑个热闹吧。
在最大的一块树荫下,有几张空着的吊床,一个操东北音的大妈开始吆喝:小伙子,歇歇脚,坐坐吊床,凉快凉快!五块钱一个小时哎...
我不禁乐起来:东北大妈真逗,出口就像在唱二人传,怪不得人家说东北人个个都是民间艺术家,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呵呵,反正没事,去摇摇吊床聊几句吧。走过去打趣大妈道:“大妈,我只坐十分钟,一块钱算啦!” 大妈开口了:“小伙子瞧你说的!真这么着大妈还能要你钱?随便坐好啦”,呵呵,有趣。
这后面随便聊起来,原来大妈和旁边的大爷一起,也是因为喜欢三亚的气候,刚来三亚不久,没啥事做,就买了几张吊床在这里糊糊口,有个儿子在上海一家装修公司打工,赚的也是苦力钱,大妈也不容易...不过感觉得到她开朗的心态,随遇而安的态度。人生百态,各得其所,这也不失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
躺在吊床上,阳光从椰树叶子沙沙摇曳的碎隙中洒落下来,落在躺在吊床上的、摇摆的我的身上,一身温暖。听着涛声,望着远处海上的鹿回头山顶、近处海浪里浮动着的、沙滩上奔跑着的人影,有些让人慵懒的忘了一切。
不知不觉就一个小时了,付了钱,和大妈道了别。空空的胃已经在抗议了。早想好了,就对面兰海花园下面的咖啡时间西餐厅吧,都说环境不错,感觉又是那么亲切,当然要去感受一下。
进去环境果然非常好,黑桃木黄绒布的沙发桌椅,顶天落地面海的长窗,岩化石的地面,镶着金框的油画,轻柔的音乐,安静用餐的顾客...一点不亚于像上海外滩、新天地这些时尚地段的高档餐厅,而且外面的海,是在上海花再多的代价也买不到的。上了二楼,找了一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来,一边欣赏窗外的大海,一边看菜单,价格和上海同档次的餐厅差不多,品种也挺多,反正只是填填肚子,随便点了一盘生炒牛肉和一份例汤,就着海景慢慢享用吧。
(照片是吃饭时照的,远处停的就是我的小POLO.)
坐了许久,饱览了一番美景,也酒足饭饱了,总算想到离开。下面去那里呢?当然是上次来三亚时错过的亚龙湾了。
查了地图,下楼开车,上了解放路,一路下去,这条路是三亚的中心主干道,路边都是楼房,一路上经过农贸市场、银行、百货商厦、学校,十分繁华,三亚的中国银行就在解放路与月川路口,车流汹涌,不及停车细看就闪过了。
到了大东海,同去年一样仿佛的道路,不由得想再去看看第一次来时给我深刻印象的大东海,于是右拐进去银泰的那条小路,慢行不久,就望到了银泰那叶片状的建筑和无尽的海洋。
举目四望,去年在路尽头海滩边曾经热闹的海鲜排档只剩下一堆砖头瓦砾,一些工人正在旁边敲敲打打,一个更漂亮的临海观景露台似乎很快就要搭建起来了。
阳光下的大东海带来清新的海风,让在车内灼热的空气里闷了许久的我顿时神清气爽,我不由得耍了个小聪明,把小POLO开离了路面,驶进靠沙滩的草坪,也让我的小POLO近距离感受一下在海边行走的感觉吧。趁此机会,我们也来一个亲密合影:)
过了大东海,道路开阔起来,平坦的柏油路如乌带般在南国绿色原野上铺展开来,道路两边一棵棵椰树如带子上的挂坠,随风舞动,POLO轻快地掠过树荫组成的音符,滑向远处的山边。绕过山脚,再行几公里,就是了被无数次传说描绘过的亚龙湾了。
进了山,车子在平坦缓弯的山路上疾驰,一会儿就看到远处高台上一个数
呵呵,这些当然都是从资料里看到的,太贵的房价,让我今天也没机会在这里享受拥抱着大海入睡的奢华体验了。不过,用DC记录下一幢幢如艺术品般的建筑,也不失为值得留念的美景呢。开到尽头了,路边树着一块牌子:亚龙湾红树林保护区,停车远眺,远处低洼地带如同地表生长着茂密的灌木,其实不然,保安介绍说:这些都是生长出海面的红树枝叶,前面这片如荫的灌木林下,都是深达数米的海水。真无法想象红树这种看似普通的绿色植物,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改变环境的巨大力量。
调转车头,沿原路返回,让小POLO慢慢地溜着过去,又领略了一次奢华与美景交融的气息,不觉过了龙柱,眼前又一次开阔起来,路与海的中间没有了巨大的建筑,只有白色的栅栏、绿色的草坪和点缀其间的椰林,远处的海翻腾着,又一次涌进了我的眼帘。
想来也奇怪,来海南已经是第三天了,每天都见到海,每次都会激动,如同和自己相爱的人分离和相聚,总是有着热切的期盼和再一次相见的惊喜。想来也是,海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地点,都会给你完全不同的感受。海口静谧而浪漫的海、博鳌激情而澎湃的海,三亚湾温存而慵懒的海,亚龙湾的海,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车行至一个巨大的招牌处,上书“亚龙湾海底世界”,游人多起来了,许多游人泳衣披挂,小朋友挎着花花绿绿的救生圈,正顺着一条长廊向海滩方向走去。放慢了车速,左边上坡是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于是顺道停了车,带上像机,锁好车门,随着人流踱向海滨。 下了长廊尽头的阶梯,前面就是海底世界的入口,有卖票点伺候,但其实进去是不要门票的,所售的是一些潜水、摩托艇、滑翔伞、观光船等娱乐项目的项目门票。你尽可以一路穿过售票点,到亚龙湾的沙滩上一睹亚龙湾的全貌。
亚龙湾的沙滩果然如传说中的洁白细腻,虽近黄昏,沙滩上仍然游人如织,远方近海的山峰淋浴在夕阳的余辉下,山顶腾起一团厚厚的云雾,如绒帽般覆盖了山顶,是以为奇观,被我封为“亚龙湾云顶”。
亚龙湾的东面,远远的可以看到几艘银色的舰艇,在墨绿色的山峦和蓝色的大海间格外醒目。一看便知是军舰。和一位工作人员聊起来,她肯定了我的看法,又指着海上不无处一个大的岛屿说,那就是野猪岛,亚龙湾最大的一个岛,它和军舰停泊的军港一起,构成一个军事禁区,虽然近在咫尺,游客却是不能登岛游玩的。她还说,其实亚龙湾原来也是属于军事禁区内的,只是后来三亚的开发开放,部队才让出了这个海滩,成就了亚龙湾这个后来闻名于世的国家
转眼天色又暗下来了,游人也渐渐散去,虽然在亚龙湾的环球城酒店订下了房间,但权衡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回市区住宿。后来知道,这天环球城酒店是潘婷环球小姐大赛指定入住的酒店,没想到一念之差,错过了亲眼与佳丽们一亲芳泽的机会。只好从别的地方拖一张过来,只当惋惜一下吧:)
回来市区的路上,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可能是饥饿的缘故,竟然觉得回来的路比去时的漫长许多。黑漆漆的夜色,深黛色的山峦,路边山风拂起夜幕下的浓荫,让人不禁有一阵凉意,心里一阵忐忑。终于出了山路,又一次回到通往三亚宽阔笔直的大道上,才算舒了口气,想想这何尝试不是一种人生的境遇-总有些人生的路,虽然艰难,却必须你自已去走;孤独的时候,自已的心灵,才是自己最忠实的朋友。
到了大东海的那条酒吧街,找了许久,才发现其实所谓的海鲜饭店都有宰人的嫌疑,于是彻底放弃了吃海鲜的念头,倒发现一家装修的十分雅致的酒吧餐厅有久违的山西面条十分对味口,于是进去尝个新鲜,果然十分不错,只是坐在欧式风格的落地窗边,看到窗外人来人往的俄国游客,还以为自已在东欧的某个城市呢。这家饭店的顾客也大多是俄国人,菜单上竟然没有英文而全部是中俄双语,回想起去年来大东海时处处遇到的俄国游客,还真奇怪老毛子是怎么发现了三亚这么个风水宝地的,竟快把大东海变成俄国的飞地了。不管他们,他们吃他们的色拉火腿,我吃我的山西炸酱面,各得其所。
趁着吃饭的功夫,总算订下了一间酒店,是在不远处的一个名叫嘉宾国际的,听说是座落在山上,环境还不错,也有海景房,是从山顶远眺大海的那种。也罢,能看到海就行,也算圆了我拥着大海入睡的期望...最主要的是,呵呵,这是我能找到的海景酒店里最便宜的一个了。于是吃完饭赶过去,办好手续, 入住房间...可惜是夜里,站在阳台上连海在什么方位都分不清...唉,谁叫是最便宜(也是最远)的海景房呢,只有等明天起来再看啦:)
(三亚湾,慵懒的海)
(让大海见证爱情)
(亚龙湾,游人如织)
(海边咖啡厅)
(亚龙湾的海边)
(环球小姐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