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来三亚也是第三次了,今次来着里也大约20天了。到是多多少少对三亚有一点感触。
三亚是个美丽的城市。
得天独厚的是这里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城市。树木草地,常年常绿,常生常长,不枯不落。花开四季,品种繁多,路边海边,无处不在。尤其是下过小雨,我住处外边墙头上的那丛叶子花开得更是挺拔娇艳。据世界环保组织测评结果,空气质量世界第二(第一是哈瓦那)。地处北纬18度,几乎太阳就在头顶上,太阳底下戴着黑眼镜看人少的地方,也是白光一片。中午走在太阳地里,确实像掉进火炉子,酷热难当。可是,只要横跨一步挪到树下,清新凉爽,立马见效,海风一吹,又更觉舒适宜人。
这里还得地独厚。海、山、河集于一处。一个很小的城市,南邻大海,由东向西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把这个城市的海岸线画出三个相连的新月型。顺着海的走势一条马路――解放路,几乎构成了三亚城区的全部。马路再往里,一条三亚河与马路成平行线,最终在市区东边入海。过河不远就是丘陵山地,这里是三亚的新区,相当于北京的通州、顺义,从海边往里走,过闹市、跨三亚河到新市区,不过3、4公里,打的只要7块钱。怪不得有的楼盘用“依山、邻河、望海”作为卖点。
三亚是个季节性城市。外国人叫度假城市,中国人远没有达到度假的条件,
所以叫他季节性城市吧!
好像在内地惊蛰节气一过,大地解冻,万物复苏。各路冬眠的动物、大虫
子、小虫子纷纷从地缝里、草嗑垃里探出头来伸伸懒腰,开始新的一年生活。三
亚这个地方,一到冬至各路侯鸟式居民纷纷飞来。第一等有钱的“侯鸟”,落在亚龙湾,大概多是欧美老外,这里是三亚的真正的度假区,一间房子的租价平时也要两三千,到春节就是万儿八千了。大东海则是第二等有钱“侯鸟”落下的地方,大概以东欧和俄国人为多。因为在这里许多商店门口可以看到俄文广告。至于新兴起来的中国“侯鸟”大多在三亚湾一带租套民房住下,也算是过起享受阳光、海水、沙滩的生活了。常驻居民中有相当一个数量也是外来户,且以东北人居多,不过,他们在这里名声并不好。据说是当初东北人在这里搞传销发了一笔,后来传销被禁止,就在此落户。至于本地土生土长的,多是黎、苗、回族人,随着三亚城市的发展,许多已经放弃打鱼,改到海滩上卖假真珠,在大街上摆摊卖槟榔果为生了。
三亚的经济生活也与季节性特点相一致。大概房地产是它的第一支柱了。通常在大街上看不到政治性的标语,但街上却到处可以看到“8-10万起一套,电话××××××××”、“首斧3万8,海南按各家”、“海景豪宅制高点”、“海岸经典珍藏版”这样的售房广告。就连在北京被称为牛皮癣的小广告,在三亚都是租房、售房的内容。大街上的商业点到也很密,但按行业说,最多的是旅馆,从高档的度假村、中档的海景酒店,到低档的家庭公寓一应俱全。其次,是售民航机票的代理处。再其次,是电信公司的营业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步一家,五步一户。还有就是饭馆了。每到入夜大饭馆灯火通明,小饭馆都在门前搬出桌椅,开起大排挡。
说道了饭馆,就要说说三亚的吃。吃的东西当然首推海鲜。鱼类有什么,千年笛雕鱼、红笛雕、紫红笛雕、立鱼、鲳鱼、比目、偏口,数不胜数。蟹类细长的梭子蟹、胖园的面包蟹、羔蟹、三点蟹、以及浑身花里胡梢的蟹,稀奇古怪。至于海蚌、海螺,街上 卖的不下几十种,千奇百态的形状连参观“海底世界”也看不到。其次就是热带水果,除了大陆能见过的芒果、杨桃、木瓜之外,什么鸡蛋黄果、红毛丹、番荔枝、番石榴等等,没听过、没见过的多得很。
三亚是个管理太差的城市。
尽管三亚既得天独厚又得地独厚,得不到人的独厚也达不到一个真正的旅游城市、度假城市。规划混乱,临海盖起二十多层的建筑,多层底层建筑往后站,海景就被有数的高层建筑独家饱覧了。夜间大排挡快摆到马路中间了,汽车、摩托尾气与炮竹的硝烟,凭空给菜里加了不少免费佐料。三亚人爱嚼槟榔,嚼完以后满嘴红液,随口一吐,大街上几乎步步都可以踩到,好似大口的鲜血,比痰迹还可怕。
可见,一个落后地方尽管有多好的自然条件,不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经营,是达不到现代意义上的滨海休闲城市的。这恐怕是绝对真理。
作者:神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