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太累了,此生第一次睡在国外也能睡的很香……一觉醒来已经是早上了,不早不晚正好电话铃响起,原来是MORNING CALL…洗刷一番之后,赶紧出了房间,楼下导游和其他团员都已经等着了。
导游带着我们一起去吃了顿新加坡早餐,一家中国人开的餐厅,不怎么样,但东西还能凑合,白粥、馒头、榨菜、面包、米粉、香肠、中国茶…….东西还满丰富的。吃过早饭我们继续出发,今天上午去的地方是新加坡一个著名的景点-----花芭山。山不高,却也是新加坡最高的山了(比上海的铁臂山高点,哈哈….),也很美丽!站在高处往下眺望,基本可以看到整个个新加坡的景色!有新加坡的金融中心、著名的港口基地、平民百姓的居民区…….山顶还有一个小小的鱼尾狮身像,大家都抢着拍照留念。新加坡的马路确实很干净,干净的在一根草、一片树叶上都找不到一丝灰尘!真的,我可是亲手摸过,很干净的!这可归功于当地严格的法律制度(当然气候也有影响,低气压使得灰尘无法扬起也有因素),三十年如一日!看来重罚之下,确有成效!路上,导游还讲了个真实的故事:1994年年仅18岁的美国青年麦克菲,因用油漆喷连续破坏18辆汽车及收藏赃物,被判坐牢4个月,鞭打6下以及罚款3500元,在国内外引起激烈舆论,就连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十分关注此事。麦克菲的父母当时还请了女皇律师上诉,结果失败。同年
新加坡鞭刑使用的鞭子分三种:一是是九尾鞭,是用9根皮带组合的,这是英国人留下的,现在已经废除;二是藤鞭,长
游毕花芭山,我们又来到了有着“小印度”之称的印度街。据资料记载:小印度是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海外劳工聚居的地方。印度街位于新加坡悟糟路和实龙岗路一带,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海外劳工都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聚集,人山人海,非常热闹。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印度的缩影。难怪很多游客说:“置身于此,仿佛到了印度”。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无法光顾所有的地方,只来到了这里的一个印度庙。作为前来新加坡的印度人,他们也把自己的宗教、文化和艺术带到了新加坡。印度庙则成为许多印度节日与庆典的焦点。他们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响,由于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设有祭坛或祷告室,所以他们都前往印度庙进行宗教活动。在新加坡参观印度庙有一些规矩。无论是谁都要在庙宇的门口将鞋脱掉后方可进入,而后敲响大门上的风铃,告知神灵前来祈祷。来到印度庙前,抬头望着那有众多人物造型,色彩艳丽,线条优美的浮雕金字塔门楼,一种神圣的异样感觉油然而生。据说传统的印度庙宇门楼中的人物有大名鼎鼎的湿婆男神;最有地位的毗湿奴神;造型各异、婀娜多姿的男神和女神们以及大象和猴子等印度教中的动物神等,它们或坐或站于塔上,造型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壮观瑰丽。光脚走进庙宇,庙内庄严肃穆,所有的雕塑都是金碧辉煌,色彩斑斓,地上干干净净。这座印度庙属于古老传统的印度建筑风格,庙院宽敞明亮。特别是庙堂里、墙壁上、天井四周,到处都是鲜艳夺目的雕塑艺术,那些众神们好似呼之欲出,这种氛围立刻不由得使人融入到印度神话的世界里。庙内光着上身的印度僧人、身穿纱丽的印度女人,对游人的到来,都报以微笑以示欢迎。空气中弥漫着茉莉花的幽香和印度人特殊的熏香气味,旋律优美的印度音乐不时传入耳鼓,有好几位印度人双手合十,虔诚膜拜。今天很巧,庙里正在为一个刚出世的婴儿做祈祷仪式,我们也有幸地被邀作为见证人旁观,为此次新加坡之行增添了一点别样的色彩。
短暂的停留后,我们告别了印度庙,来到了下一个景点----游览新加坡河。新加坡河是新加坡一个著名的标志性地方!早期移民都是从这里登陆的,他们是新加坡从落后的小渔村到现代化海港转变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一分子。当时,这些移民都是靠着新加坡河维系生计的,因此这里才是一条真正的生命之河!随着数十年的努力,如今的新加坡河已然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河岸两旁已演绎成购物和就餐的天堂,原来的60多家仓库变成200来家商店和餐厅了,到处是酒吧、娱乐场所,成为了当地人民休闲和娱乐的聚集地!
我们从克拉码头登上了铁皮老驳游船,随着河流的漂泊欣赏着两岸古老的建筑,在这里能看到亚洲第一摩天轮、榴莲状的新加坡展览中心、新加坡高等法院、鱼尾狮身像(大型的标志景点)……. 水流舟行,横卧河上的一座座锈迹斑斑的铁桥争先恐后地走进我的视线。这些铁桥既是英国殖民统治时代的产物也是新加坡百年风雨的写照。游船上的船夫也很热情,深情的和我们讲着他的祖先来到这里的故事….
船靠岸后,导游领着大家继续参观了象征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它演绎了新加坡如何从一个鱼港“淡马锡”成为狮城的故事…….接着,大家一起漫步在伊丽莎白大道,抬头仰望着新加坡政府大楼、高等法院、维多利亚纪念堂、人民纪念碑,穿越了娄德生大桥(类似上海的外白渡大桥)……每个人都拿着照相机为自己留念。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午,大家都觉得有点饿了,该吃午饭了。人多吃饭就是香!虽然菜很普通(远远不如在国内吃的好),但大家你争我抢的,一会儿就把“战场”打扫干净了。接下来,该办正事了。其实这次是商务旅游,我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来参加国际PLAME音响电子展览会的。这次展会是在位于新达城 (Suntec City)广场内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整个新达城 (Suntec City)广场是新加坡最大的购物中心。它由五个建筑物组成,并围成圆形状,设计类似一个手掌!五个建筑物各代表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中间的圆形水池代表为掌心!意喻简单明了:通过劳动人民的手能招财进宝、广交朋友!
展会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人气大不如以前,和北京展会也不能相比,但层次还是比较高的。基本上国际上著名的品牌都到齐了,也不枉我们此次虚行!作为我们这次旅游的的主办方:BIEMA音响公司,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到产品的特点,还特地安排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个典型的工程案例:位于新加坡城郊的一个综合娱乐城。那里是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有商场、有游乐园、有咖啡厅、有保龄球馆……规模很大,设施也很完善。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展览完毕,时间还早,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准备去坐一坐新加坡的地铁交通,感受一下当地生活习俗。从娱乐城到地铁站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我们一行人就穿街走巷,徒步过去。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的,还满有意思。新加坡确实是个很文明的城市,马路上没有人乱穿马路,也从未听到汽车的鸣笛声……四处是鸟语花香,到处是绿叶丛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里的“雨树”,基本上到处可见。为了打造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政府从近万种树木植物中选中了它。其实雨树就是中国的蓝花楹,但在国内蓝花楹开花始终没在新加坡的好,这和气温有关。雨树树冠饱满,平展,圆润;树干高大,挺拔,结实;树荫巨大,密集,遮光。整个树型酷似一把撑开的绿色巨伞,几十个人站在底下不拥挤,卡车轿车通行也没问题。由于它与含羞草同科。叶片与含羞草差不离,翠绿,但更密集。每逢阴天下雨,每天日落天黑,叶子就收卷起来;天晴了,太阳升起来了,包裹在叶片里的雨水、露水纷纷落下,应而称为“雨树”。马来人也俗称它为“五点钟树”。傍晚五时,天空光线减弱,雨树叶子便开始闭合。雨树的花儿也非常特别。含苞时,一个个团团圆圆的颗粒状花蕾,团结在一起,看似饱满鲜嫩的果实。花开了,如针如线,雪白与粉红相间,在巨大的绿伞盖上绽放出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扇圆形的鲜艳。同行中的朋友这样赞叹它:真的“很美观,很苍劲,很有韵律。”
新加坡的地铁和上海的差不多,也是自助售票。可接受纸币和硬币,也可调换零钱,还能找零,满方便的。不过车票都有押金的,除非你还想继续冲值使用,否则必须再到售票机上去将卡还掉,将押金拿回。也许我们坐的时间正值上下班高峰,新加坡的地铁也很拥挤。但感觉不乱,每个人都很遵守规矩,很自觉,不推搡,很礼貌!半路上,上来个怀抱小孩的妇人,孩子睡着了,很可爱。我起身让座,她也很客气的谢了我!大家都感觉很开心,说我是为国争光了!哈哈……很有荣誉感和自豪感!
我们从终点站一口气坐到了牛车水(CHINATOWN)。因为时间早,就顺便从这里下了。也可以转转这个“中国城”。其实,我也知道在国外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有个“中国城”的。当然,我们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去参观一下。其实,这里的“中国城”并不大,不过也有商场,DFS,还有很多的小吃店,基本上都是华人开的,感觉还是很亲切的!这里有个很有名的小吃-----叫“叻沙”,有点象米粉,放些豆腐干、蚶肉、豆芽之类的,味道很鲜,有股奶油味,确实很好吃(不过,对于不吃辣的人可就没有口服了)!接着,我们又去了DFS逛了一圈,这里的DFS不大,价格也一般,不过这里兑换外币可算是很便宜的!比起机场、银行都来的实惠!当然这也要看你兑换的数目,数目越多就越合算!(我将6000人民币兑换成马币,他给我的汇率是1:2.099,而同行的朋友换了500人民币,汇率则成了1:2.32了,这一进一出可就大了!)……要出国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兑换外币要找当地的“中国城”里的DFS兑换,而且要几个人合起来一起兑换,越多越好!哈哈…..旅游小窍门!
时间过的很快,逛着逛着天就黑了,总算也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今天晚上是“BIEMA”音响公司特地为我们召开的欢迎PARTY。为了让大家品尝一下新加坡的海鲜特色,特地选了座落在克拉码头岸边的最大的海鲜餐馆----“鱼尾狮海鲜馆”。所有来宾到齐后,便正式开始了晚宴。一开始,大家还很客气,彼此寒暄……随着时间的推移,晚宴也进入了高潮。也许是太高兴了,也许是兴奋……总之,那天我是喝醉了,醉的不省人事!先是白酒,然后洋酒、葡萄酒、啤酒,“四中全会”都上齐了!最后怎么出的餐馆,怎么进的酒吧,怎么回的酒店都一概不知,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躺在了床上….才发现房间都换了…..(因为吐的厉害,房间的床都被弄脏了,所以换了房间睡…….哈哈,真的很丢人!不过,也是第一次醉倒在异国他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