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新加坡植物园
(头天晚上先去夜间动物园,内容略)一早起来,已是七八点了。按照原定的行程,今天应该去新加坡动物园和夜间动物园的,但昨晚已经去了夜间动物园,所以改变计划,选择了离城区较近的新加坡植物园。这还是头晚打车回来时和一个出租车司机聊天,他告诉我们,新加坡植物园离市区很近。因此,植物园成了我们白天的第一站。
考虑着行程,快出门时已经将近9点了。在酒店的咖啡厅吃了早餐,样式还比较丰富,大都是西餐,有面包、香肠、沙拉之类的,也有少量中式食品,如烧卖、包子和粥。饮料有不同口味的果汁,还有热牛奶。吃了一个煎蛋饼味道还不错,热香肠也聊以慰藉早餐的单调,但儿子除了面包和粥以外,基本没怎么吃,大概是不习惯口味。
为了赶时间,还是选择了打车前往。这里的出租车司机大多是华人,但他们都已经把自己看做和华人不同的新加坡人,即使会说华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和中国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有的比较健谈。
到了植物园,在门口见到一群小孩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准备入园参观。听出租车司机说,植物园是新加坡的小学童们必去的地方。
进植物园的大门是不用门票的,我想在门口买好胡姬花园的门票。让我晕头的是,门口的女工作人员是印度裔,一点都不懂华语,只是拿出一份英文地图,用英文告诉我如何如何,但我也全然不懂,只是后来才弄明白在大门口不卖门票,只有到胡姬花园的门口才需要买票。
走进植物园的门口,只见略显粗糙的水泥地面上印刻着各种树叶的脉络痕迹,一种很别致的新颖设计。在通往洗手间的走廊旁侧还有用树根雕出的各种动植物造型,给儿子照了几张像。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公园洗手间大多带有露天的部分,比如洗手水池的一侧没有墙壁,只是用高大的树木遮挡。我想这就是这里的公共洗手间没有异味的部分原因,虽然天气很炎热,但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了空气的新鲜。
新加坡是一个充满热带风情的城市,植物园里的树木也大多是热带丛林的树种。因为雨水充沛、四季温暖,这里的花花草草长得格外茂盛,大概只要有土的地方都会长出植物来。
植物园的很多树木花草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每种植物前面都有附图的说明牌,可惜这里的说明都是英文,一点中文都没有。如果现查电子词典,又太浪费时间了。不知道这些奇花异草的名字,我只能遗憾地拍下照片留念。
在几株荷叶上,我拍到了独特的红蜻蜓。它们很警觉,发现我靠近就飞开了,所以还不太好拍呢。
这里可以说处处是风景,处处可以拍下美丽的照片。我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小支架,给自己和儿子拍了好几张不错的合影。比如在白色的凉亭里,在一树树丛花中。
有不少植物是按照气候条件组合的。在一处都是热带植物的展区,我拖着儿子,让他拍几张照片,这小子咧着嘴嚷嚷太热了,让我给找个凉快的地方。
植物园里还有流淌的瀑布、木质的长椅,以及随意停留、似乎不害怕人的黑色小鸟。
我们按照指示牌,很快就找到了著名的胡姬花园,胡姬花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的兰花,在这里是新加坡的国花。进入胡姬花园需要买门票,大约是5新元,儿童免费。
在胡姬花园门口的餐厅,给儿子买了一个冰激凌,当然服务员不懂中文,我比划着给买的。这里的冰激凌品种很丰富,我尝了尝,是芒果口味的。
胡姬花园里,四处都是盛开的兰花,有淡紫色比较常见的,有白色细长如须状花瓣的,有黄色带斑点冠以虎兰之称的,还有奇形怪状、但颜色艳丽的各种兰花。我想,其实兰花在中国也是颇富盛名的,但不知有没有这么多品种,单设一个公园陈列,可以如此美丽而繁盛。
这里的喷泉造型也很独特,儿子很喜欢喷泉,拉着我,让我给他照了好几张相片。
沿着长长的木桥,走出了美丽的胡姬花园,不远处就走到了一大片草坪。草坪上好像在举办活动,活动一结束,很多学生涌出了草坪。
依照我的观察,这里的草坪是可以随便踩的,大概是因为这里的草坪不是北方城市里常见的那种一踩就倒的草铺成的,而是一种看上去很坚硬、平实的叶状草,比较耐踩。
新加坡植物园是学校非常好的“进习所”(当地好像是这种说法),所以到处都可见当地的学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儿童。
这里还有高贵天鹅游弋的天鹅湖,可惜没有时间去仔细游览,当时心里想着应该再来一趟,不过后来还是没有腾出时间。
快要离开植物园时,在园内的一家餐厅给满脸燥热的儿子买了一个冰激凌,一看包装原来是上海生产的。坐在餐厅露天长廊的椅子上,看到很多人坐在这里聊天、看报纸,很是惬意悠闲。
几只羽毛黑色、嘴黄色的小鸟在身边不停地飞来飞去,一点也不怕人,大摇大摆地跳上桌子,叼着盘子上的剩菜剩饭。而服务员只顾忙来忙去地清理盘子,根本就不驱赶这些小鸟,哪怕这些鸟儿站在盘子里大叼大啄。
我后来在小印度也见到这种情景,黑鸟、鸽子在大街的人群中飞来飞去,无需担心有人会逮它们。这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觉,好像在中国是很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