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海螺沟飞雪行

海螺沟飞雪行

发表时间:2010/2/11 10:19:32 阅读:117次

海螺沟飞雪行

海螺沟,神往已久!

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过新疆,想去天山一号冰川看看,没有去成;也曾经在冬季到丽江,沿着大研—石鼓—桥头—核桃园—大具—大研的路线绕了玉龙雪山一圈,也没有上过冰川;到过青藏高原,也没有亲近过冰川。

那时候,独自远行,“银子”又少,没有成熟的冰雪旅游项目,看不成冰川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没有见到冰川,心有不甘。

目标,盯着海螺沟。

海螺沟,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冰川,冰舌前端伸到海拔2500多米处,有原始森林、天然温泉相伴,现在开通了旅游路线,放假了,可以和老婆孩子一起走走啦!

再不走,体力、精力跟不上了!

怎么走法呢?

我是喜欢东张西望的人,喜欢在“银子”有限的范围内多多看一些风土人情,所以开始想走一条环形路线,包一辆车从成都到王朗到丹巴到康定到海螺沟再到成都,花五天时间人均2000元左右(不计上海到成都来回的机票费用)。

从网上也看了不少材料,还与四川的几个越野车司机、网友、旅行社联络了几次。

但是,冬季的山路不好走啊!冬季山里的雪景比较单调啊!

比较熟悉情况的亲友,一再劝告。

细细思量,一行五人,除了我三口之家,还有两个大学生侄子,毕竟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出了问题是难以承受之重。

所以,五天旅游的内容改为成都附近的西岭雪山一天、三星堆和大熊猫基地一天、海螺沟三天。这样,游玩的内容可以多些,孩子们可以更尽兴些。而且,成都的旅游市场比较发达,5个人出去在成都周边旅游,旅行社基本上是派一辆长安小面包出行,相当于享受包车的待遇,但不需要花“包车”那么多的钱。海螺沟三天跟旅行社走,自己不需要动很多脑筋,时间安排上比较紧凑,经济上也比较划算。在出发前的晚上,还可以到会展中心的顺兴老茶馆一边喝茶一边看变脸等典型川剧(报幕人象煞有尬事地说“Sichuan opera”)。

也许是老天爷也喜欢我们这样从善如流的儿孙吧,竟然让我们在海螺沟大开眼界,看到了真正的冰雪世界。

在二郎山,一道百丈悬崖堵在车前。悬崖上布满雪花的树枝,像披着铠甲的冰雪战士弯刀劈剑。下山的一辆辆车子停在路上,纷纷搭上铁链。

藏族导游尼玛次仁真是善解人意,放大家二郎山隧道前下车留影。

在厚厚的雪地里,捧着松软松软的雪花,这才是冬季出行的味道!

在二郎山隧道前的纪念碑上,刻着“二郎山“这首歌的词曲。可惜,大学生、中学生都不会唱这首歌,只有我们——年过半百之人哼了几句。

啊呀,如果了解历史,旅游就有更多发自内心的共鸣,就能发现更多感化心灵的美丽。

进出海螺沟的时间是不由得旅行者的自我想象来的。

我们的海螺沟之行是先到泸定桥,直到下午三点钟才从泸定桥发车回到甘谷地,下午五点半到磨西镇。这还是因为是在春节前夕来海螺沟,车辆行人比较少的缘故吧!

20058月间,海螺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将水泥道路冲毁了几处,现在只是在冲毁处修了便道(据说今年夏天重修)。再加上从甘谷地到彩虹桥也在修路,所以现在进出海螺沟是有严格管制时间的。成都方向过来从甘谷地进海螺沟,每天下午四点半才放行两个小时;从海螺沟方向过来到甘谷地,每天上午也只放行两个小时。

但是一边在车上看风景一边看着险象环生的进沟道路,内心还是怕怕的,还是只看风景不看到道路为好。看着远处积雪的山峰、近处挂满雪花的树枝,看着汽车绕着一个又一个盘旋,终于冲上了磨西!

第二天一早,跟着导游就进沟了!观光车(车费55元自理)过了一号营地,就绑上了铁链,轰隆轰隆向大山进发。

一路积雪的前方,似乎还没有车辆通过。

但是,想错了,不是没有车辆通行,是雪太大了,覆盖了前方车辆的轮辙。

这不,在三号营地前,有一辆和我们一样的观光车挡住了道路。原来,这辆车出来的早,没有挂铁链就上来了。开到三号营地,进退不能,挡住了道路。

我们只好下车,下得车来,才知道路面积雪已经没过了鞋面,而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

怎么办呢?导游说,男子汉都来推车,将车推到一边去。我们使劲向前推啊推啊,推动了一点又回到了老地方。

不知道是谁说了声,向后推不是也可以吗?

对啊,大家倒转身来,向后一推,车子移动到了路边!

观光车一直开到索道站。天空的雪花似乎没有那么大了,似乎飘的是雪丝或者雪晶,高空也是亮的,好像出太阳了。

我曾经和导游谈过我的计划,先坐索道上四号营地,下来后再步行到观景台甚至下到冰舌。当时导游不同意,说时间来不及,看情况再说。我说,我们可以不吃午饭,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赶来集合。导游说,赶紧赶紧。

赶紧买索道票(来回160元)上四号营地。一车人中只有我们五个人坐索道。

这条索道很长,约3500米,上升高度约500米(这个相对高度可是自己用gps定位仪测量的),斜向从冰川上空穿越。可以想象,如此近的观察冰川,冰裂缝、冰塔林等等,满足多年的神往,多少开心啊!

从缆车上看海螺沟冰川,近在咫尺,一览无余。

从空中可以看出,海螺沟冰川的冰舌在两侧森林的护拥下向山下延伸,冰舌前方是一洼湖面,湖面前方是一片低矮的草地。冰川的中部高低不平,有的张开裂缝,有的挤成一堆,露出尖尖的锥角。一边看,一边想,草海子那么大,那么长,可能是冰川后退造成的吧?

行驶约18分钟后,到达海拔3500多米的四号营地。

绑上冰爪,前进!但是,家中的“领导”说,不行了,不行了,冷死了,冷死了,气喘不过来了!工作人员过来看了看,说,赶紧吃碗汤吧!只好将“领导”安排到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安排吃碗牛杂汤(15元一碗)。好像没什么事了,我们四个男人向大冰瀑布方向走去。

老天爷真是照顾人,尽管仍然飘着丝丝雪晶,天空却是亮的。太阳把7000多米高的贡嘎雪山照得亮白亮白,像围在天空的哈达,圣洁,崇高,可望而不可及,让人们充满各种各样的想象。像这样阳光普照的机会是不多的,还是赶紧以一号冰川、二号冰川和大冰瀑布为背景拍照留念最为重要。

我一直叮嘱儿子和侄子,踩着别人踩过的雪地,走道路中间,不要踩新雪,不要踩两边。但是走了一段,突然发现两个小子没有跟上来。另一个小子高声大叫,没有回音。我再叫,也没有回音。

一霎那间,可吓坏了!我赶紧退回去,拿出上课用的大喉咙大叫起来,叫了几次才有了回音。原来其中一个小子的冰爪松了,另一个小子陪着帮忙呢!

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是在3500米高度(当时用GPS定位仪测量气压只有799毫巴),温度又那么低,我们又上升的那么快,大声喊叫对喉咙和肺部肯定是不利的。当晚回到磨西,咳嗽、胸骨痛都来了,第二天,到了成都,连喉咙也哑了,到了上海,咳嗽更加厉害,这就按下不表了!

有几个说着港台腔的青年男女也上来了,那个男的不慎一屁股滑倒在雪地里,自我解嘲地哈哈笑起来。想不到他一笑倒启发了其他女同胞,她们一拥而上,将他又推倒在雪地里,抓起堆堆白雪砸了下去,先前寂静的营地,霎时回荡着欢快的笑声。

从四号营地坐缆车回到三号营地,走了几步路,家中的“领导”又说不舒服了,我赶紧请工作人员买来氧气让她吸氧。一边吸氧,一边看着满地冰雪,满山坡参天大树银装素裹。我们一起想象,如果冬天到东北的林区去,大概也不过如此吧?但是,毕竟年龄不饶人了,看着脸色通红的我,“领导”也不让我去观景台了!本人也有自知之明,只好到原始林区的入口处蹒跚几步,意思意思吧!尽管如此,由于没有绑上冰爪,还是摔了一跤,看着沾满雪花的衣服,被“领导”批评不说,还被指令以后必须有专人“押送”方可出走。

雪中行走是艰难的。有一个托老带小的大家子,下到冰川再回到三号营地,竟然比预定时间晚了一小时。先到的人,尽管饥肠轱辘,还是耐心等待一起开饭呢.

下午三点,一行人到了二号营地,要进行温泉浴啦(温泉费65元自理)!

在雪中,泡温泉,要说多爽有多爽!想想日本雪国汤,我们的海螺沟更爽!

童话般的木屋、真实的雪景,热气腾腾的宽大浴池,人生有几回、全球有多少人享受!

海螺沟的露天温泉集中分布在两个营地,一号营地的“贡嘎神汤”,二号营地的“冰川温泉”。

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的温泉都是和宾馆连在一起的,如果住宿在那里,洗温泉就免费招待了,住宿费是每人二百元(也不算贵),扣去温泉费,也只有135元。但是,我们是旅游团,到此一游,没有那么多时间“泡温泉”,而且旅游团第二天早晨七点就发车了。从营地到磨西镇还有三十多公里的路,晚上住在营地早晨再赶到磨西,再赶在公路管制时间之前到甘谷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们都提前一晚住到磨西,即使如此,也是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办用餐,起点天黑黑的,就发车了。也好,满天星斗是城市里难得看到的。

二号营地的“冰川温泉”分为大大小小的十来个池子,水温从38度到92度,每个池子可以容纳几十个人,游泳的空间是绰绰有余的。

我在每个温泉池子都去泡了泡,最适宜的温度是四十度左右,三十八度就有点凉了,六十度的温度就有点热了。不管如何,都要去试一试啊。

桑拿浴是在一个很大的木头屋子里,利用地热汽将木头和石头加热,使得木屋里热气腾腾,站在透风的窗口和门口才可以有“半凉半热”的感觉。

桑拿浴室是男女不分的,咋一进去,看到穿着红红绿绿泳衣的女同胞也在里面,还真吓了一跳。

室外还有木桶蒸汽浴,三个木桶,蒸汽的温度不同,还带硫磺味。头露在外面,盖子将脖子以下的部分挡在木桶的蒸汽中,舒服啊!

最爽的是,穿着游泳裤,赤脚站在温泉旁的雪地中,赤膊指点身后积雪的山坡树木,留下充满豪情的雪景。我是很少留影纪念的人,这次,也忍不住,留下了不文明的“裸体”纪念照。

不过,沸腾的九十二度温泉没有想像得那么烫,我把带的几个鸡蛋放了下去。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沐浴完毕,将鸡蛋捞了上来,你猜如何?

一个小时,根本没有熟!

打开一个小洞,将流质慢慢吸进嘴里,也是一种乐趣!肚子饿了,吃什么都是香的。

所以,不要做温泉煮蛋的魅力浪漫遐想了,还是让房东将鸡蛋烧熟了自己带上去让温泉热热才是真的,也不需要为鸡蛋是否打碎提心吊胆了!

我们的三日游是跟着康辉旅行社的,每人价格为350元,包括两天的住宿(有空调)、成都与海螺沟往返车费、途中所有用餐、第一门票(泸定桥和海螺沟),还有保险。

价格不高,所以想来吃住的要求也不能过高,住在磨西镇就可以了。我们所住的地方有一个好处,离磨西教堂比较近,旁边就是毛泽东住过的地方,第一天到达后赶紧去看了一下,有些关于红军时期的文字解说内容闻所未闻,还真长了不少见识。磨西教堂的内装饰不错,比想象中的要好,现在包着脚手架,正在进行外立面整修。看完后,到古镇上蹓一蹓,了解一下民情,顺便买一下鸡蛋。这里的鸡蛋论个卖,小个三毛五分,大个四毛五分。我买了十个,再买一点红糖(其实是黄色的),五个带上山在温泉里煮,五个放老板娘那里,等第二天从山上回来烧成糖水煮荷包蛋(上海人称“水浦蛋”)。啊呀,现在的城市孩子真可怜,连红糖都没有看到过、何论吃过哪!

我们所住的地方叫“柏林宾馆”,是一家夫妻老婆店。夫妻老婆店不等于是小店,他们家有两幢楼,可以住百多人。到达海螺沟当晚就餐时,我发现饭店抵门用的石块是含有云母的片石,闪闪发亮,可以用作纪念。第二天晚上就向他们要一块,并且就我买的一块石头(不知是否天然)请教一些问题。不问不知道,原来男主人是在景区的中国科学院贡嘎山观察站的工作人员;原来墙上挂着许多漂亮的山野照片是他们夫妻俩人的留影。由于高山工作的特殊性,男主人有较长的连续工作时间(一次连续一个月),也有较长的休息时间,他就积极开展了第二职业。贷款造了“柏林宾馆”,主要由老婆打理;他还和人一起承包了荒坡山地草地,养了几百头牦牛;他还积极跑市场,将海螺沟特有的石材介绍出去。他告诉我,他想把贷款还了,再想每年有十万元收入,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出去“耍”。他说,“你们到我们这里来耍,我们到你们哪里去耍”。

真佩服这些山里的年轻人,有文化、有魄力、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不怕吃苦,为家庭的幸福用足力气!我想,以后有机会再去海螺沟,还是住他家或者住他们的考察站,还可以多了解一些有关海螺沟地理。在他那里,我还证实了自己看冰川时的猜想,海螺沟冰川的确在退却,已经从海拔2500米退到海拔2600米左右了。

“柏林宾馆”的对面有一个烧烤“广场”,可以烤鸡烤羊。由于磨西镇的改造,主人家的这块地被征用,旁边已经在起地基了。利用这一点时间差,主人家的大女儿白天在这里开洗车店,晚上又开烧烤店。大女儿是警校毕业的,但是由于藏语文没有通过(海螺沟属于甘孜州,是藏区),考了几次都没有被公安局录取,只好自谋出路了。小女儿在100多公里外的石棉县上高中,女主人是海螺沟景观车那个公司的。男主人是当地供电局的中层干部,工作之余,还要照看家里的100多头羊和上百只鸡。当晚我们用八十元(包括烧烤费用)买了一只大公鸡进行烧烤,主人家所有的人都来帮忙,早早将鸡杀了,涂上调料腌制。

主人家告诉我,土地征掉了,农民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政府考虑得很好。失掉土地的农民可以有街面房子,每一家的房子有三层,第一层开商铺、第二层做旅馆、第三层才是自己住,这样农民就有了新的生活来源。我问主人家,是准备自己干还是转给人家干?他说,自己干,自己干好,多多少少都是自己的;干个几年,年纪大了,就让她们(指指自己的女儿)干。说着说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我们的烧鸡刚下架,主人家的烧烤开始了(利用余热?),时间大概是晚上十点了吧,他们一家人烤着一条鱼和红肠,男人们一人一瓶,抱着酒瓶,喝着啤酒。

看着男主人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从高原红而高原黑的脸庞,猜想他们家应该是当地比较富足的人家吧,但是他作为一家之主,还有他一家人,还是奋斗着、憧憬着、又欢乐着。

第三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就吃过早饭开车了。导游说,如果不在管制时间之前走掉,想走也走不成了!

回家的路真快,中午在天全县用餐,下午三点就到成都武侯祠了。武侯祠内外到处张灯结彩,年味浓浓,还办起了大庙会。武侯祠旁边的锦里,是成都新开的一个开放式仿古街市,正好可以歇歇脚。

春节后,回到上海温暖的家中。

海螺沟飞雪的场景,虽然寒冷,却留在了心中!


(海螺沟二号营地木屋2006年1月25日下午四点)


(2006年1月25日下午5点海螺沟二号营地温泉即拍)


(2006年1月25日三号营地海螺沟公路大雪)


(海螺沟四号营地看贡嘎山一号冰川2006年1月25日上午有雪)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