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四姑娘山,海螺沟,丹巴环线游记(三)
————四姑娘山-丹巴
8月2日(日隆——丹巴)
不知是海拔高的高原反应还是比较兴奋,我们很早起了床,七点就出门逛逛,吃早饭了。小店很早就开门了,有一家一个女孩子开的小店,价格开得比较公道,挂坠2元,耳环5元。随后在边上的小店吃了荷包蛋豆苗面(5元),量较多,我没吃完。回到宾馆,拿好行李,8点准时出发去有双桥沟。坐上观光车,到达沟口马站。双桥沟也可以骑马,不过个人认为不用骑,因为有栈道直接到枯树滩,而且因为比较潮湿,这里的马道很多泥浆。边走边逛,大概三小时才到枯树滩(边走边玩),一路上都是原始森林和潺潺的流水(水很急)。由于我们是团队,所以没有再往里走,枯树滩的风景非常美。一片枯树林被流水包围,还能远眺四姑娘山。回程花了一个多小时,事实上喇嘛寺看四姑娘山也很美。在喇嘛寺处借了漂亮的藏服拍了照(5元)。等观光车的时候,在边上小店买了沙棘果的冲调饮品(回家后尝了,感觉象没加任何糖的果珍,5元),沙棘果的维C含量是猕猴桃的四倍,每年十月结金黄色的果子。
为了抓紧时间,这天的午餐是在车上吃干粮的。下午我们就出发,向丹巴进军。途中,经过达维会师纪念碑,是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这儿,还遇见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缠着导游要给我们解说,还一套套地说什么要勤工俭学,要锻炼自己等等,口才真是太好了(不过导游说这小孩一直在这里,从未看见去上学)。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到了丹巴县城,这里是大渡河的发源地,群山环绕,是一个靠山建起的小县城,路上我们还看见了前年塌方的地方,据说政府觉得这里太危险,要整体迁走,可是当地人不同意,因为这里是交通要道,所有的旅游线路都会经过此处。进入县城后,一个嘉绒藏族的美女导游带我们去观景台看了丹巴最有名的古碉楼,然后又去了甲居藏寨,我们在那里吃到了小金苹果和梨,还非常开心地跳了藏族的锅庄舞。锅庄是吉祥的盛会,在嘉绒藏语中,锅庄叫做“达尔嘎”,意为庆祝丰收和幸福吉祥。吉祥的锅庄,欢乐的歌声,歌颂日月山川、英雄神佛,赞美劳动生活、青春爱情。男子的舞步刚健有力,女子的舞步飘逸敏捷。舞到高潮时,男女两队都围绕中心进退旋转,此起彼伏,展现出藏传佛教“八宝”图形。甲居乡(寨)的藏民居是丹巴县诸多寨子中最具特色的。甲居乡的藏寨房屋结构比较接近理县米亚罗的格局,但是在墙头上都用黄、黑、白勾着边,所有的门均是彩绘,村后有覆着雪的山头,山下是大金河,山脊上有残存的碉楼,几乎家家都围在果树中。甲居的藏族村落非常干净,干干净净的锅庄,每家每户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日久天长虽然墙壁已经变成了漆黑的颜色,但是地上总是干干净净的。这天晚上,我们在靠近大渡河上第一桥的彩虹桥边的饭店吃了团餐,还行。饭后,回到宾馆(餐厅对面),放下行李叫了一辆出租车(2元一人)去步行街逛了一圈,没什么好玩的,但是看到了一大群人在大街上跳锅庄舞(难怪他们的舞跳得那么好,原来从小到大天天练出来的)。最后,回宾馆休息。(这里没空调,是条件相对较差的一处宾馆,幸亏晚上不热)
注:
1 日隆还是比较冷的,早晨穿了三件长袖觉得差不多,进入双桥沟,太阳照到的地方有一点热,但外套还是要穿的。
2.丹巴海拔不高(1886米),白天太阳出来很热,紫外线也非常强,但到了太阳落山(8点半)就觉得挺舒服凉快的。
3.丹巴小店饰品的价位和日隆差不多。
4.丹巴美女很有名(宁静就是最出名的丹巴美女),听说是西夏后宫嫔妃的后代,所以长得很特别。不过有点遗憾,现在在丹巴很难看见真正的丹巴美女,漂亮丹巴美女初长成就漂洋过海了。这样我们只能看着照片欣赏丹巴美女了。
5.丹巴有五万人嘉绒藏族,是聚集嘉绒藏族最多的地方。丹巴藏族属嘉绒支系,与其他地方的藏民有显著不同:第一,他们不像其他藏民一样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丹巴海拔一般为2000米左右);第二,丹巴藏族以农耕为主,不像其他藏民以游牧为主,而更像汉族。藏区称嘉绒藏族为“绒巴”,他们只有语言,无文字。四川话在这里是通用语言,就连老人也听说很流利。
6.四姑娘山属于小金县,小金的苹果非常有名(最便宜的时候5毛一斤)。
7.锅庄是吉祥的盛会,在嘉绒藏语中,锅庄叫做“达尔嘎”,意为庆祝丰收和幸福吉祥。吉祥的锅庄,欢乐的歌声,歌颂日月山川、英雄神佛,赞美劳动生活、青春爱情。男子的舞步刚健有力,女子的舞步飘逸敏捷。舞到高潮时,男女两队都围绕中心进退旋转,此起彼伏,展现出藏传佛教“八宝”图形。
(双桥沟的枯树滩)
(千碉之国-丹巴)
(长坪沟见到的藏寨)
(高原反应下膨胀的饼干)
(卧龙可爱的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