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西藏之行
西藏,心中的圣地。我们一伙四个人冲动之下做了决定,2010年冬季出发去西藏。简单的行程讨论安排后,四个人,我,光头,小林,蛤蜊一行四个人在2010年1月5日晚上踏上了进藏的旅程。我们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准备工作,觉得再多的准备都是多余的,不确定性才来得更为有趣,因为西藏的美是你无法想象的。写下这篇游记是想把旅途中的一些有意思的点滴惊喜和乐趣告诉大家一起分享。希望看了这篇游记对无论去过西藏的,没有去过的还是即将要去的朋友能有一些启发。我们出发了。。。。。。
第一天,1月5日周二 20:00上海-拉萨火车上
上海到拉萨的火车从2010年开始都是单号发车,我们四个人拿到的是821元中铺和845元的上铺票,兴奋地拎着大包小包上了T164号开往拉萨的特快列车。有意思的是我和光头小林他们带着20包袋装的方便面,这个架势上车的时候极壮观,本来想48小时在火车上的日子里可以天天吃吃方便面节省开支,后来的经历告诉我们每天人泡面,面泡人的日子真不是好过的。我们进入硬卧车厢后才发觉车厢出乎意料的小,大概1米多宽,上中下三铺,人就像沙丁鱼罐头里的肉一样被压缩着,但是想到火车要比飞机便宜一千多元的时候,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大包小包在车上安顿完了后就和一个车厢里去西安的两个乘客聊开了。如果我问你飞机,火车,汽车三种旅游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出行方式?多半人会选择飞机,因为快,但我们觉得有时候坐坐火车也是很不错的,能在火车上碰见各种不同地方的人,聊不一样的话题,当然艳遇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火车上蛤蜊开始得意地问我们有没有吃过红景天,高原安之类?这小子去年冬天去过云南香格里拉高反得比较厉害,所以这次出门前就有备而来。没有吃过药,我们几个傻傻地看着他,心里想网上说要注意这个那个什么的,几个大男人还怕什么。其实我还变态地想看看高原反应到底是什么回事?就像第一次去幼儿园的小孩,心慌慌的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现在蛤蜊看到我们莫名的表情更得意了,他说:“你们惨了,现在吃也没有用了,这个需要提前预防的,等着看你们一个个倒下了。”OMG,天晓得会是什么反应,随它去了。
第二天,1月6日周三 9:00上海-拉萨火车上
人躺在卧铺的床上,跟着火车一起在铁轨上轻微地晃动,感觉人像贴在地面向前滑行,很舒服。晃着晃着人就睡着了。早上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脚上,早上九点的车厢里,过道上已经是人影攒动了。这条线路要经过南京,徐州,郑州,兰州,西宁,格尔木站,有人会白天下车也有人会半夜上车,这是一条横跨中国东西的大通道。火车上活动空间和方式有限,基本就是重复两个动作,吃和睡觉。车厢里的中铺小的背都直不起来,两个兄弟干脆就使劲地睡觉打发时间。火车里开的暖气加上人口众多,空气比较浑浊,起床后就一直穿一件衬衫吃饭洗漱。上回说到那20包泡面今天上午中午晚上三个人立志每天三顿,比火车上的20元,15元的盒饭不知便宜多少。开吃 一顿、两顿、三顿下来,说话打嗝都是方便面味儿,各种苦儿自己讨去吧。想起周立波同志调侃模仿老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现在的软,是为了以后的硬。”也就先忍忍吧!
第三天,1月7日周四 2:00上海-拉萨火车上
早上在格尔木站被上上下下的人群吵醒,后来就一直没有睡好。到了格尔木站就进入高原了。
很多人不太敢来西藏的时候,就被出主意先来格尔木打打底儿,住上一天调节一下自己的生理状况。早上2点我还躺在被窝里,透过昏暗的灯光看到了格尔木站台。差不多同时我意识到床头过道上的供氧口氧气全部打开了。
人其实真的就是那么有意思,越是措施完备的预防,越是叫人感到不安。看到过道,床头的一个个供氧口让我觉得是不是我已经开始缺氧了。
去西安站的两位朋友早已经下车了,包厢里只剩下我们四个人了,呵呵,宽敞了许多。光头的胃口最好,抽烟喝酒吃面瓜子花生没有停过,小林开始盘腿坐在床上练起了他们福建的气功,用他的话说这叫调节气息,蛤蜊和我开始高反了。。。。。。
我没有中过暑,有人说感觉和高反一样,我觉得是氧气不足,呼吸很急促,头很沉很晕,太阳穴很胀就像是喝红酒过头那样的头疼。来之前就有一点小感冒,这会儿张开嘴帮助大口吸气。下午2点左右火车要翻过海拔5300米左右的唐古拉山的时候,我就躺在床上,对付火车上的高反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躺着。因为大脑供养不足,我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快要晚上6点了,头还是胀得厉害,这个时候火车上去拉萨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也已经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来这里干什么呢?风景美,人美,可这都与我无关,我只要头不要再疼了。
迷迷糊糊中时间到了晚上8点,从上海出发的火车终于历经2天2夜到了梦想中的拉萨。下了火车,我终于闻到了久违的新鲜空气,大口大口地吸气。拉萨的空气特别稀薄含氧量不到53%,这里吸气两口才抵上上海吸一口气。拉萨的冷和北方地区一样是一种干冷,没有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出了站台我开始有点亢奋了,大叫了几声:“拉萨,拉萨。”给自己抖擞精神。在车厢里憋得太久,睡得太多,把脾气都引出来了。40元我们四个人打了一辆小面包车直接开往网上找到平措拉康旅馆。
那个据说还不错的旅馆居然当天停电,我们只好去推荐的吉热路先去吃点东西,旅馆老板说22:30过来入住,那个时候电就来了。一般来说拉萨市内停电还是比较少的,这次不巧被我们赶到了。吉热路是一条美食街,原来一旁的许多饭店都是四川菜,去了一家叫犀池的小吃店,服务员老板娘亲一色的四川人,我们随便吃了点便饭,我什么都吃不下喝了一点番茄蛋汤。可能是火车上颠簸太久,泡面吃了太多的缘故,一碗热汤下肚,胃顿时舒服了许多,人就像活了过来,高反没有了,头不再晕胀了。原来高反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高反之后的人是很兴奋的。我开始自由自在的哼起小曲儿。
第四天,1月8日周五 9:00 拉萨
早上不是自然醒的,是被冻醒的。“有人醒了吗?”我在床上试探地问了一声,“冻死了”三个人齐声回答,大伙原来都没有睡好。其实这个叫平措拉康的旅馆适合夏天来住,冬天没有空调,卫生间热水又很少,绝对够呛。但是这家小店墙壁上的涂鸦倒是很有特色,看着这些旅友留下的话,会发现每个人的感悟和体会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很有意思。
早上我和蛤蜊光头爬到旅馆楼顶等着拍日出下的布达拉宫,有趣的是在屋顶拍下了这段文字,其中真意见仁见智了。
早上8:30的拉萨天空还是微亮,床头的窗户蒙上了一层冰,出门必须带上帽子手套围巾,没有太阳光直射的拉萨着实干冷。我们一起吃了早饭漫步到了布达拉宫广场,以前听别人说了很多,也在网站上看了很多它的故事。可是当真的生平第一次见到布达拉宫的时候心灵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这是一个又高又宽广的建筑,壮观的让人怀疑是不是上天创造?此时,许多藏民转着藏经沿布达拉宫走上一圈,我们沿途也拍了几张信徒膜拜的照片。生平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看到布达拉宫,深深被震撼,觉得人实在渺小。
蛤蜊带着的水在进宫的时候被令全部倒光,没想到进入宫内安检查的那么严格。幸好是淡季时候,游客不是很多,也不会拥挤。布达拉宫的美透过照片很难全部诠释,这种美是无法言表。布达拉宫顶部是达赖办公会客的地方,阳光洒进来金灿灿得很漂亮。转一个弯就到了白宫,白宫里是保留完善的藏佛铜像,这些佛像和珍宝雕刻的栩栩如生,因为不能拍摄,建议大家有机会实地看看。虽然这个季节旅客少了,但是来朝拜的当地藏民还是不少,很多是带着一家老少来的。见到一家三代人来的,爷爷肚兜里躺着小孙子,老人手里拿着一角钱(他们叫做毛子钱)碰一下小孩的头,再把钱放在香炉旁边,老人的儿子负责在香炉前面浇上一点自带的酥油,这是一种强大的宗教信仰。宗教是他们家庭生活的话题,是增进感情的催化剂。我们顺着人流从一处参观到另一处,因为不能完全理解臧宗的内涵和寓意,我们只是停留在欣赏精美的工艺上面。有个维护次序的喇嘛对着我喊了一声:“喂,你,戴墨镜的,天堂里不要戴墨镜。”把我吓了一跳,这才意识到从进来以后一直还戴着墨镜呢。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布达拉宫就是藏民心中的天堂,在天堂到处是光明,就应该来接受光明啊。喇嘛的这句话让我印象太深刻了。
下午我们一起出发去了大昭寺,淡季的原因,广场一般还在装修,但是走在大昭寺的广场,看到那么多的虔诚的藏民在广场上磕头伏地膜拜还是吃了一惊。
他们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专程过来,有的带着一家老小,但是信念都是一样的,念经拜佛会让他们家人平安。
大昭寺后面就是藏饰一条街,八角街。这已经是条很成熟的商业街了,像上海的城隍庙,藏民特别多,买热水瓶,藏饰,衣服,唐卡什么都有如果识货,可以在这里买一条地毯回家很漂亮的手工织物。
走累了,我们在大昭寺广场边上找了一家叫刚吉餐厅的地方歇脚。这是个有阳台可以喝茶吃饭的地方。下午4点阳台上已经没有位子了,坐满了人,我们只好坐在室内喝甜茶,这里点茶一般都是按照热水瓶大小来点,三盎司和五盎司的两种,我们四个人点了3盎司的甜茶。那甜茶有点像珍珠奶茶的味道,一口下去甜甜的爽口,原本干燥的嘴唇湿润了许多。我们几个坐着晒晒太阳看着饭店里吃饭的普通藏民,不知不觉消磨了1个小时光景,最后四个人才消费20元,但是享受了城市里买不到的惬意和安闲啊
第五天,1月9日周五 8:00 拉萨
蛤蜊之前在网上找了个叫梁宏的司机,我们在拉萨的第二天就和他会和一起出发去他推荐的山南路线。老梁不是西藏人是陕西人,35岁的年龄和他的肤色不相符合。坐在老梁开的进口丰田陆上巡洋舰感觉很宽敞。老梁很实在,车上说要是看到好看的好玩的随时可以叫他停车下来拍照。其实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包车的好处就是自由。
从拉萨出发去嘎拉山隧道向左一拐,我们去了开往山南的小路上,山路是条搓板路,陆上巡洋舰的优势就可以发挥出来了,这样的地面还能拉到80码实属不易。早上阳光还没有照到车内的时候很冷,车窗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用力擦开一块霜面,早上9:30阳光开始慢慢地渗透到了车内。看着车外雅鲁藏布江的水和崎岖的山道让我不禁想说真是人间仙境啊。
我们的车子一路上颠簸过去,能看到路上放牛羊的牧民,偶尔看到一两个独自行走的牧民和一家人开面包车出去朝圣的藏民。冬季像我们这样来玩的人的确不多。开到几处有沙漠的的地方,一直嚷着有高原反应的小林叫着要出车子拍照,看着照片就能想象当时大家兴奋的心情,什么高反什么小病在这一瞬间都消失殆尽了。
穿过崎岖的山路,中午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开进了桑耶寺,这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用老梁的话说以前人以为西藏是是个女妖,桑耶寺就是这个女妖的心脏。因为是淡季,,不需要什么门票,我们就一路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拍到哪儿。巧合的是,今天是当地喇嘛捐食施行的时候,藏民开心地拿着饼干喝饮料,连我们也都被热情感染了,被招呼着拿一些饼干。蛤蜊忙着拍照也把上海带来的本子圆珠笔给了比较大一点的小孩子。
藏族女孩,男孩微笑的时候特别好看,特别纯净美丽,这样的笑容是和城市里人完全不同。我们在桑耶寺凑巧还看到了树林里面进行的喇嘛辩经,两三个人一簇,吵架一样的架势,辩论到了高潮还会自己拍一下手掌。我们和几个也不是很懂藏经的藏民在门外看着这场人数众多的辩经活动。
在桑耶寺看到了有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四个方位的塔,当地人说四种颜色代表四种不同的祈福。在这个偏远人口稀少的小村子里能看到像桑耶寺这样的寺庙,简直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破旧的房屋居所却拥有如何精致美丽的寺庙。
下午出发开往雍布拉康的山路还是崎岖的厉害,人生或许就是这样,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样子。
雍布拉康是为为了成公主建造的宫殿,因为在山上,人们需要仰望,很雄伟精致。
这样的建筑在西藏很多寺庙宫殿建筑中算作是美丽小巧和精致的,堪称经典。我们出于好奇是骑着马上山的,蛤蜊,光头还要去山顶给家人祈福挂经幡,山上风很大,一层沙风从身上掠过,他们还给卖经幡热情而美丽的藏族小女孩拍了一张我觉得很自然不亚于大牌广告海报的照片。
我和小林在山腰等他们,做了传统的藏式烧香祈福,先拿起叫做藏神草的塞进香炉,将酥油摸在神草上,撒一把青稞向天空嘴上道出三声祈福的藏语,心中写下祝福的心愿。下了山我们几个还很有心情地填了雍布拉康明信片寄给了自己的亲人朋友。
第六天,1月10日周六 8:00 去日喀则
光头在拉萨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克服高原反应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自己的兴奋点。”今天准备出发去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小林和我,蛤蜊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我们早上先去羊湖,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车子从山下盘旋公路到达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头。老梁的车子在爬山公路上蜿蜒向上,他的车技真的没什么好说的,看着车外陡峭的山坡,被甩在后面的汽车,很激动兴奋。我在陡峭的山边居然看到了成群野生的牦牛,他们安静地啃食他们的食物,全然不顾我们的经过,四肢和高原草地形成45度站立,脾气习性像极了藏民。
上了山顶看到了一堆人,就知道我们的羊湖到了。4个人跳下了车,走近了山边往下看去,简直是惊呼出来的美啊。羊湖像一条碧蓝的丝绸缠绕在山间,在西藏所看到的景色每天都会有惊奇。羊湖是常年雨水积攒而成,在阳光的映射下,蓝的就像天空那么圣洁。我们调皮地和牦牛,藏獒,小羊羔拍了合照。
下山路上我们又几次叫老梁停车下来采风,湖色和景色都美得让人管不住相机,西藏真的是人类最后的美丽家园。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开到了红河谷拍摄的冰山下方,原先白色的冰雪覆盖到山脚,现在全球气候变暖雪像男人的发迹一样往山头秃的厉害。下午我们开车到了江孜,看到了宗山古堡,在古堡边上的宗山广场石碑上写着上海虹口区,徐汇区捐赠90万建造广场,看了心里很自豪。走没有多远到了白居寺,淡季门票35元,在里面看了万佛塔,就匆匆开车去日喀则留宿了。
第七天,1月11日周日 8:30 日喀则
今天是自由活动时间,光头和小林没有护照今天去日喀则一起去办边防证,2个小时就办好了,很快,这是去珠峰必须要的通行证。老梁今天很早就休息了他说明天早上七点出发所以不要太累了,他就回房间休息去了。中午我们四个人晃晃悠悠去扎什伦布寺路上觅食吃饭去了。还记得在大昭寺刚吉餐厅喝的甜茶吗,今天午饭过后我们提议去日喀则找个饭店喝甜茶休息一下,在街上随意找了一家叫做拉萨餐厅的小馆子。进来后发现小店很干净,温馨,喝着甜茶品味着雪顿酸奶。我们晒着高纬度阳光,聊着天,十分舒心。蛤蜊的相机没有停过拍这店里老板女儿写着藏文,字很秀气。
人要是坐得太久就懒得动了,出了门我们又在长椅子上戴着墨镜晒了一会太阳,一旁讨饭的看着我们滑稽地摆了个的pose。
扎什伦布寺门票55元没有降价,本想请个喇嘛做导游淡季人也没有。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待得地方,当然了班禅在北京,是不会回来办公了。我们花了差不多2个小时才给整个寺庙兜了个大概。寺内有一尊全世界最高的全铜刚巴佛(如来)雕像。中午是寺庙休馆的时候,我们在3点才能进去,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广场下面的青春休闲广场打了1元1局的桌球消磨时间,青春广场,有意思的名字我和蛤蜊两个奔三的人会心一笑。
夜晚的日喀则和拉萨一样,太阳下山的特别慢,这里的晚上7点就是上海4点,出门我们还是要带着墨镜。蛤蜊对这里的甜茶太痴迷了,吃了晚饭还执意要去中午到过的拉萨藏餐厅喝点茶。到了小店,见到了中午没有在的老板娘,很热情的一个人,她的哥哥见到我们一个劲地叫我们做到火炉边上取暖。藏民的热情再一次感染了我,旁边玩着骰子的藏族朋友后来也客气地过来打招呼敬酒聊天。老板娘的哥哥名字记不得了,实在是太长,但是他的热情开朗和并不流利的汉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把帽子脱了下来给光头叫他朝着帽子吐三下口水,表示干净和友情,然后带在自己头上引的主人们哈哈大笑。
一起的藏族同胞说自己的孩子又在上海读书的,有的几年前来上海演出过。女主人后来拿出糍粑(据说一般不给客人吃得)和我们一起分享,还拿出了香粉送给我们,太客气了。其中一个朋友居然还唱了起来:“我们都是一家人,名字叫中国。”很有意思了。出了饭馆,我们决定回上海把拍的照片好好整理好寄给他们,当作纪念。当晚,酒也喝了,歌也唱了,心里有种比甜茶还甜的幸福感。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大概就是藏民朋友当时的心情吧。
第八天,1月12日周一 10:00 定日
出了宾馆我在一家藏餐小饭店点了一碗藏面,平日他们几个比较反感藏餐,怕味道不习惯。其实没什么,不吃过怎么能那么早下结论呢。这时,电话响了,蛤蜊沮丧地告诉我护照不能用,他也被挡在门外了。最近去珠峰查的特别严格,所以还是办好边防证去比较稳妥。光头和小林想了一会还是决定也放弃了不上去,既然是兄弟要来就一起上去看看,不能让一个人留下遗憾。真男人!
话说今天凑巧,老梁的儿子出生了,他叫我们几个人给他的儿子起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因为是他儿子是文字辈的,所以只要想最后一个字就好了。我们没有闲着,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个齐刷刷写了下来。光头想了梁文熙,取义拉萨是阳光之城,光明美好;我给了梁文灏,美好的意思,中间的一个景和老粱工作不谋而合;蛤蜊取了梁文畅,寓意一生通畅顺利;小林起了梁文山,呵呵,周杰伦和方文山看多了,山表示当下就在珠峰山下。
呵呵,到了西藏有了点遗憾,人生因为一点点遗憾而美丽,因为一点点美丽而感动,遗憾常有,感动不常在。
第九天,1月13日周二 14:00 拉萨
要准备归程了,我和光头拿着蛤蜊相机里面那6G的照片导出来放在自己的优盘里面,电脑比较破的缘故,照片导了足足2个小时,回到上海以后看着液晶屏幕里放着我们拍的照片,这点辛苦都值了。
蛤蜊还是不依不饶拖着小林去大昭寺买了礼品送人。我们在黄昏下的布达拉宫汇合,找到了布达拉宫下面一个山洞状的茶馆里歇息,给小林点了只有他才能喝得下的酥油茶。很有意思的山洞茶馆,我还用手机拍了一段有趣的视频。
第十天,1月14日周三 8:00 拉萨
一早就出门了,到了拉萨火车站等待10点出发回上海的火车T166次。即将离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圣地,心情变得复杂。
睡在火车的中铺带上耳机回忆在西藏发生的许多美丽事物,听到了郑均的《回到拉萨》,于是就抄了下来: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牵着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 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 雪山尽头/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姑娘她没完没了的笑/ 雪山青草/ 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唱我们没完没了的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