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也夹塞儿,请允许我夹一篇<廓尔喀雇佣兵.>.尼泊尔特产,误打误撞拍了
他们的准军事设施,在有关当局的干涉阻止下,总算下了台,瞧我不像毛党,倒像
个楞头青============================去的早,
宣扬他们英雄事迹的博物馆还没开门,我在外面拍
的,管理员认定我热爱尼泊尔人民和尼泊尔近代史,就放行了.
憨厚的廓尔喀战士 在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山麓丘陵上,一幕奇特的景象正在
水流湍急的喀利根德格河附近上演着。
大约150名17到22岁的男子脱得只剩下内裤,排起队来接受体格检
查。这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淘汰赛”的第一轮。
这次筛选将在3个月后结束。到时,在成千上万有志者当中,最后被选中的
只有230人,他们将参加世界上最成功的、也许还是最令人生畏的雇佣军
队———廓尔喀部队。在尼泊尔的东部和西部山区,为总人数3700人的
英国廓尔喀旅招兵买马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印度一侧,在西姆拉附近的军事训练营里,另外一幕奇景
正在秋日的阳光中上演:毕业阅兵仪式。经过9个月的训练之后,120名
尼泊尔青年摆脱了“小鬼”的地位,毕业成为羽翼丰满的“小伙子”———
4万人的印度廓尔喀部队中的一员。印度全年征兵,每年招募2000名廓
尔喀人,几乎是英国的10倍。
对于两支军队而言,仪式是一样的。每一名廓尔喀士兵都要向一面外国国旗
和一个外国政府宣誓效忠,承诺听从他的外国指挥官的命令并英勇杀敌。但
是有一项例外———如果敌人是印度教教徒,廓尔喀士兵就不能使用武器。
这是尼泊尔政府于1947年提出的一项警告。
19岁的杜尔加已经走了两天的路,从他住的那个山村来到测试场。这是他
的第三次尝试。他说:“我们都想加入英国军队,因为那样我们就会赚一大
笔钱,还可以到世界其他地方去。我们在这儿没有工作。”
本季在尼泊尔的征兵工作一共有500场选拔,上面提到的只是其中一场。
选拔的日期和地点由征兵代理人通知,每位代理人负责5到6个村
国军队共有67名征兵代理人,全部由退伍军人担任,他们的工作是到乡
下寻找合适的士兵。他们不会到平原地区或城里,因为那里的人往往被认为
不够硬
每个代理人都要负责招募一定数目的士兵,通常不会超过80人。这些被代
理人选中的青年将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拔,称为“山选”。在这一轮筛选中,
身体和智力的测试将更加全面,淘汰也更加残酷。在参加“山选”的大约6
000名男青年中,只有789人能参加为期一周的最后测试。
最后测试在尼泊尔西部城市博克拉的英国廓尔喀士兵招募中心举行。在这7
89人中,230人将加入英国军队,另有100人继续接受挑选,以加入
新加坡警方的一支精锐部队。应文莱苏丹的要求,英国的两支廓尔喀军队的
其中一支长期驻扎在文莱。这支部队每三年和在英国的另一支廓尔喀部队轮
换一次。
廓尔喀士兵已经成了总数为11.35万人的英国陆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队。廓尔喀部队也是总数为100万人的印度陆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于廓尔喀人一向以勇猛著称,再加上他们使用的阔头弯刀———这种弯刀
能一下子砍下一颗人头,他们周围常常笼罩着一种特别的气氛。他们的信条
也对这种氛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懦弱地活着,不如就此死
去。”
在过去150年里,廓尔喀人已经参加了几乎所有与英国或印度有关的冲
突:阿富汗、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巴勒斯坦、埃及、北非、马来西亚、缅
甸、婆罗洲、孟加拉、巴基斯坦、福克兰群岛和伊拉克。他们还参与联合国
的维和行动,并因此去过刚果、卢旺达和黎巴嫩。今年,他们还在科索沃、
格尔吉尔和东帝汶服役。一支印度廓尔喀部队目前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加入
新成立的在塞拉利昂的联合国部队。
((文字是转载的,图是我去老博卡拉拍的(矮小捍战的廓尔喀人))
((凶悍的廓尔喀雇佣兵,婆罗洲1964年))
((二战时的英军廓尔喀旅,在缅甸对日军1942年))
(凶悍的廓尔喀雇佣兵,婆罗洲1964年))
((联合国雇佣军,东帝汶199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