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中国国家地理》之中国景观大道318国道后,便把计划锁定在走川藏线,但由于四川今年夏天的雨水较多,只能放弃。夏季本来就不是川藏线的最佳时间,雨季的泥石流、山体滑坡还是很恐怖的,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临行前翻阅了《藏地牛皮书》、《中国自助游》、《中国国家地理》,对《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专集、西藏专集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本次行程中想去的318国道旁的重要景点,主要有拉萨、纳木错、林芝、巴松错、南迦巴瓦、米堆冰川、然乌湖、来古村、羊湖、日喀则、珠峰。提前一周在携程、磨房、去西藏论坛发贴找人,顺利找了两个同伴北京的汤汤和上海抱抱熊。
去西藏前的准备工作比较重要,尤其是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拉萨被誉为佛国,如果你对佛教兴趣不大,那么西藏之行将会略感失望。还有就是西藏的海拔平均4000米(除阿里地区),传说中的高原反应,会让你感到压力。其实并不如想象的严重,散利痛、加合百服宁应付头痛还是很管用的,高原宁、高原安应付高原反应也还不错。适应两天一般都可以了。至于零食和其他用品都可以在拉萨的超市里买到,远没有想象的贫乏,价格也没有想象的贵。比较重要的事情是换50元一毛的零票备用,否则你会很快破产的,给朝拜、乞讨、敬佛每次一、两张就可以了。
本次行程主要是沿着318国道行进,自从看了《中国国家地理》的中国景观大道之后就一直梦想能走一遭,本次虽然不能走完全程,但精华段已经涵盖其中了。拉萨—林芝—波蜜—然乌来回五天,拉萨—羊湖—江孜—日喀则—定日—珠峰—纳木错4天。感谢星云酒店的乔志强(0891-06308899)帮忙搞定了包车,乔帮主的经营算比较有道的。我们本次包车的司机王波(13908905410)人、车都不错,包车费用共计10400+小费500,9天,包司机吃住,整个行程应该超过3500公里。
西藏的饮食和高原反应一样,让我们觉得很不习惯,沿途都以川菜为主,而且是很难吃的川菜,贵!土鸡、冷水鱼、藏香猪基本没有100元以下的,狂晕。故本次沿途的餐饮一概不做推荐,拉萨—林芝途中过米拉山口后的一处饭店集中处,尤差。地名已经不记得了,但有多难吃确历历在目,且狂贵!但司机都喜欢在那里停靠,因为司机带客人在那里吃饭免费,还可以根据客人消费获赠红牛、云烟。西藏沿途的川菜馆盈利模式基本都是这样的,但你也没有其他选择,唯一的选择是少消费。
相比沿途,拉萨的吃饭地方选择多了很多,其中八角街上的玛吉阿米餐馆比较有特色,还有天天渔港让你感觉看到了亲人,拉萨百货旁边的良木缘咖啡里的餐点也还不错,亚旅馆对面的冈拉梅朵酒吧还有大昭寺附近的旅行者酒吧也还行。
D1,上海—重庆—拉萨 3200公里
8月18日,8点10分上海到重庆的上航早班飞机5折(头班飞机不容易晚点)、重庆飞拉萨6折,共计1990/人(含税费),转机航班中间间隔了2小时,以防飞机晚点。下午3点多到达了贡嘎机场,在飞机上运气好的话能看见露出云中的南迦巴瓦雪山,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会降压,让你对高海拔有个初步的适应过程。拉萨海拔3650米。
通过携程预订的世纪宾馆,在北京路上,离市中心较远,打车10-15元,420的豪标,含双早,提供免费接机,这点做不错,桑塔纳3000的车,专程跑一次机场也至少要150元,这样算下来性价比也算不错了。
拉萨市内出租车是不打表的,一般不问价,10元,顶灯始终是空车标志。三轮车3元起步,2个人乘坐价格会略高一点点。会合了北京的汤汤、抱抱熊一同找车,终于在晚饭前搞定。第一天到拉萨最好多休息,感觉走路时间长些都气喘,胸闷。第一天晚上充分的享受了一下高原反应,头痛、睡不着,盖被子嫌热,不盖一会就觉得冷,特别干燥。老婆的反应比较严重。
第一天的高反会比较重,不要洗澡,少走动,多喝水。平措青年旅社感觉比八朗学好些,这里贴条的很多,可以在此找同伴。
D2,拉萨—八一 420公里
8月19日,一早起床,感觉稍微好些了,9点从出发,沿着318国道向东走,路边就是雅鲁藏布江,河面很宽,水流平缓,云很低,仿佛就在你身边。一个小时之后到达松赞干布出生地,龙达村。景色一般。11点半到达了米拉山口5013米,可以停车拍照,这是本轮行情的第一个高点。海拔低的地方阴天下雨,到5000米的地方就变成了冰雹了,按照小时候学的知识,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5000米就下降30度,所以感觉挺冷的,8月中旬的天气,穿着厚厚的冲锋衣才行。在这里实在是不宜久留,稍微好些的头又开始痛了,到是3位女将显得很兴奋,让偶很郁闷。然后就是下山吃了第一顿极其难吃的午餐。加合百服宁在治疗神经性头痛方面还是比较有用的,高原反应在半小时后得到了缓解,真应该早吃啊!
米拉山口之前,风景比较普通,过了山口风景开始转好。由于海拔高度的迅速降低,道路两旁的植被开始丰富起来了,国道旁的尼洋河很漂亮,兰白色的河水与新疆白哈巴河有些相似,水流也时急时缓,途中有个中流砥柱的景点即湍急的尼洋河中间竖着一根大石柱,这里也是可以停车拍照的,川藏线中可以让你停车拍照的路段并不多,几乎只有两车道,要想停车拍照是件比较奢侈的事情。决大多数的途中风景只能抓拍了。
下午五点,到达了本次旅行的第一个付费景点巴松错(海拔3469米)。巴松错离八一镇大约有40公里,路上因为有个地方在修水电站,故路不好走。前几年门票是35元加摆渡2元,现在是100元,竟然比纳木错还贵,简直是抢钱。一个湖加一个岛,本来还能勉强算个景点,但当地人不知道想什么,竟然架了两个桥通往小岛,岛上竟然还有游艇供游玩,好好的风景也就彻底破坏了,估计是门票涨价需要理由,于是修了两个桥。估计没有人会来第二次了。
来到八一镇已经7点多了,八一镇是林芝的首府,号称小江南,海拔2900米,和内地的小镇没什么区别,满城尽是小发廊。入住工布宾馆标间160,性价比不高。八一是进藏第一个敢洗澡的地方,毕竟海拔是一路上最低的。
失望的一天。尼洋河旁生长了很多的野桃花树,行走川藏线的最佳时机看来应该是3月,满山遍野的桃花开满国道两边,美不胜收。
D3 八一—然乌 325公里
8月20日,今一早出发,继续沿着318国道东行,今天的目的地是然乌镇,这一路的风景很美。从八一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色季拉山口(海拔4555米),在这里可以观赏南迦巴瓦(海拔7782米)雪山,南迦巴瓦在的意思是“直刺天空的长矛”,如果你运气够好的话,传说可以看见的概率是15/365。我们的运气真的很好,南迦巴瓦清晰地露出了云端。南迦巴瓦之所以被评为名山第一名,估计和能见度较低有关,见过的人少,自然显得神秘些。南迦巴瓦峰谷的落差之大,实数罕见,从谷地到山顶超过了6000米,谷地为热带气候,山顶则终年积雪。不过可能是由于距离太远了,偶感觉好象不如梅里雪山看上去漂亮。南迦巴瓦山下就是排名第一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从色季拉山口往下不远,有个观景台,门票好象是10元。在此观看鲁朗林海和雅鲁藏布江,满山是茂密的云杉林被评为最美的森林第五名,很壮观,这个观景台造的比较别致,值得一看。鲁朗林海继续往东就是鲁朗牧场,在沿途你可以欣赏到号称“西藏的瑞士”的田园风光,牧场、牛羊、兰天、白云,雪山河流、青稞,风景如画。鲁朗的石锅鸡、菌类可以尝尝,价格也算合理,4个人中锅足够了,据说用的石锅是从墨脱运来的,偶仔细的研究下,发现好象是整块石头掏空制成的。
过了鲁朗就是本次行程的最险路段,排龙—通麦天险,全程约15公里,全是只容一辆车宽稀松的土路,左边是峭壁,右边悬崖,下面是汹涌的帕龙藏布江,不过还好不算很深,大概也就2、30米,比新疆独库公路旁的悬崖浅多了。提心吊胆的1个小时在颠簸中度过了,幸亏天气不错,真不敢想象碰到下雨,我们是否还有勇气继续前行。
过了通麦大桥,路稍微好走些了,可以松口气了,除了偶尔会有小碎石掉下来以外。沿路的雪山很多,植被也很好,很不错的。不到然乌几公里处,有个小村寨,名曰“瓦村”,田园风光很美,就是会有很多脏兮兮的小孩蜂拥而上,围着你的车,张口要笔,没有笔的话就要钱,世风日下的感觉。偶原本以为西藏的藏民很是纯朴,但现在看起来也有不纯朴的。7点半左右到达了然乌(海拔3960米),入住然乌宾馆,标间120,差,吃饭也差。没有办法,将就吧。
今天的风光很不错,尤其是有幸看到了南迦巴瓦,超值。鲁朗附近的景色也很好,偶觉得如果单纯来林芝意思不大,一定要继续往东走。
D4 米堆冰川
8月21日,清晨7点不到,就被附近军营的号声惊醒,然乌这里有个兵站,我们国家在西藏的驻军还是很多的,在珠峰大本营竟然也见到了一个兵站。然乌的清晨由于海拔高的缘故,还是很冷的。8点半出发,米堆冰川位于波密至然乌间,离然乌约30公里的地方,昨天我们经过的时候远远看见了米堆冰川的一角,惊艳的感觉。
米堆冰川被地理学家们称作“世界级冰川奇观”,它有着近800米落差的冰瀑布,此外,它还是一条会“突然跃动”的冰川,这在全世界的冰川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在我国境内的46298条冰川中,只有两条冰川会做这种特技动作,一条是米堆冰川。另一条是相距它200公里左右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旁的“神山”南迦巴瓦峰下的则隆弄冰川。
据记载,1988年7月15日深夜,米堆冰川突然跃动,断裂下来的巨大冰川末端冲入冰湖中,使冰湖里与断裂冰川同样大小体积的湖水狂涌而出,冲溃湖坝,几千立方米的湖水在几分钟内夹杂着泥石流翻滚而下,冲毁了川藏公路上大小桥梁18座及42公里的路基,使这条藏东南唯一的“生命线”中断达半年之久。
米堆冰川和来古冰川一样属海洋性冰川,米堆冰川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之一,另一低海拔的冰川是梅里的明永冰川。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300米,去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最美的冰川第四名,从而一举成名。名票50元,原本来此的游客就比较稀少,8月的川藏线走的人就更少了。游客很少,真是太可惜了,有点“养在深闺人未知”的感觉。海洋性冰川看上去有点脏,主要是分布在降雨量较多的低海拔地带,由于冰川的流动将周边的泥土带起造成的。从景点入口到米堆村还有段距离,米堆村仿佛是世外桃源,隐藏在深山里,黄色的青稞,绿色的豌豆尖,蓝色的野花,风马旗,玛尼堆,一切西藏的元素都具备了,远处就是米堆冰川,从两座雪峰之间缓缓流下,我们请了个12岁的藏族小女孩做为我们的向导,来回近六小时,赚50元也真不容易,最后我们将携带笔全部给了她,也算做一件善事。
在米堆村可以远眺冰川,感觉冰川就在眼前,望山跑死马啊,从米堆村(海拔3800米)往上爬需要3个半小时,在没有路的路上前进,大部分时间是走在冰川上,只是那冰川上覆盖着厚厚的沙石。你可以看见融化的冰水在你脚下一点点的流淌。几乎在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米堆冰川的脚下,站在了冰面上面。前面是2座高高的雪山高耸如云,山谷间是一条长800米的冰瀑一直延伸到我们的脚下,你可以站在冰面上,这个是你在看其他冰川时不会有的待遇,因为这里还没有人开发,要去趁早啊!据说已经列入了开发计划。
从米堆回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搬家,换到了然乌风情园,三人标间150,有浴霸,可以洗澡。感觉比然乌宾馆强些,吃午饭连晚饭。
今天累坏了,但很值得。在那么高的海拔爬山,和去年在南疆看慕士塔格冰川一样,区别是上次没有爬到底,这次坚持下来了,不容易啊!强烈要求藏民开通骑马业务
D5 来古村
8月22日。来古村、来古冰川位于然乌湖的上游,从然乌镇到来古村一直是沿着然乌湖岸边走,需要另外包车前往,400元,30公里,门票20。传说当地的北京吉普司机在途中挖了不少坑,使得外来司机不敢进入,在途中我们领略了当地司机的逶迤前行法,不过路确实不好走,搞不好就陷在里面了。途中需要2小时左右。
围绕着来古村的6条冰川,在村子前形成了2个冰湖,因不同的冰川所在的地质和土壤成分不同,2个冰湖都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一个是湖水混沌,一个较为清澈,有一个冰湖上还漂浮着两座小冰山,看上去真有点到了南极的感觉。冰川的未端与冰湖之间,断裂的冰川露出十数米高蓝幽幽的冰层。
从景点门口到在来古村,步行需要90分钟左右,全部是上坡,经历了昨天的运动,偶是实在走不动了,骑马到来古村80元。在来古村你可以同时看到6条冰川据说,但我们只看到了2条,这些冰川都围绕着来古村,所以它们被人们统称为来古冰川。其中生成于岗日嘎布山东端长达12公里的雅隆冰川最为雄壮,它从海拔6000多米的主峰,一直延伸到海拔4000米左右的来古村边,黑白相间的“中碛”又为它在宏伟之中再添上几分美丽,在其它的冰川很难看得到。 在来古村,可以看见2条冰川而并非6条。象这种小村寨在西藏还是比较多的,但坐落在冰川、湖水旁的就绝无仅有了,难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多期推荐,果然是名不虚传,8月的季节似乎不是最好的季节,野花很少,只有黄了的青稞田,这里的春天应该是到处开满野花,冰湖的颜色也更漂亮,天气也会更好。
从来古出来吃完午饭已经是下午3点了,按照原路返回,又担惊受怕地走了一次通麦天险。还是在鲁朗吃的石锅,到八一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入住福州宾馆,是家新开的宾馆,卫生条件都还不错,标间150,司机住宿50。整个行程犹如拉练一般。
来古村以及沿途确实很美,由于我们的行程安排今天需赶回八一,这里实在是应该带好干粮玩一整天的。
D6 八一—拉萨
8月23日,没有什么可写的,和来的路上一样,再回味了一边匿洋河的风光,也再一次领教了西藏交警的智慧,一站站的路单,在规定的路程里规定你多少时间到达,你超速了,就只好在路边等时间,所以你经常能在路边看到很多车排队休息的场景。在这一路的另一道风景就是磕长头和骑单车走川藏线的人特别多。你可以适当地给予他们资助5元、10元或者随身携带地食物都可以,这样你就可以和他们合影了。什么是虔诚,在西藏你可以找到答案。
下午4点左右回到了拉萨,入住亚宾馆,标间300元,很干净,但很小,连行李基本都没地方放。这里的老外特别多。
顺便逛了下大昭寺广场,到处都是游客以及转经、磕头的信徒,在这里你感受宗教的力量。晚饭是在玛吉阿米解决的,这里的西、藏合壁的饮食有点特色,这里号称是最小资的地方,建议去三楼,在这里你可以俯视八廓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有种俯视芸芸众生的感觉。这个店的名字的来历好象和西藏最浪漫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有关,这是一个极度浪漫的僧人,被称为是“爱情中的如来”,著有《仓央嘉措情歌》在藏地广为流传,摘录最经典的一首: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桶,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至于玛吉阿米的来历,在其菜单的扉页上有详细的说明。
D7 拉萨—羊湖—尼木—江孜—日喀则 约400公里
8月24日。亚宾馆的顶楼餐厅观看西藏市内景色的不错地方,由于整个拉萨的房屋以3曾居多,在建造时的原则就是不能超过布达拉宫,所以一般都造的比较低,在这里可以远眺布达拉宫,可以俯视八角街。
拉萨往日喀则方向的路上,可以稍微绕行去看下羊湖(海拔4400米)。本来可以看完羊湖,走浪卡子顺路看卡惹拉冰川的,但据说好象修路不通了,所以只能特地绕一圈。前往羊湖的盘山公路淹没在云雾里,羊湖的光景台在岗巴拉山,海拔在5000米左右。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面很平静,犹如丝绒一般,只可远观。
看了羊湖,沿着318国道西行到江孜,沿途的风景与去林芝方向完全不同,山上几乎没有植被,山势很开阔,河流也很宽。其中一段可以走土路到白朗。这段土路上竟然有沙漠风光和成片的野花和油菜花,很壮观!走在土路上的感觉很不错,犹如在海上漂泊,一路上我们大呼小叫,很刺激,当然晕车的人会很不爽,丰田4500的优势体现出来了。
到达江孜(海拔4040米)已经接近5点了。江孜地处河谷,开阔的谷地上是大片平整的青稞田,像是块硕大的金黄厚实的地毯,一望无际。 还没来到江孜县城,我们就看见宗山城堡伫立在宗山上,有点象布达拉宫的感觉。这里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1904年英军从印度入侵西藏,当地藏民在此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白居寺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门票40。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一寺容三派,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另一特色是十万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只要花上10元钱,就可以在塔内任意拍照,一定要花,超值的!塔内的神、佛造像千奇百怪,金刚、度母尤多,每座似乎都有很大的来头,偶等纷纷见佛拜佛,见神拜神,撒出百张的一毛大票,孝敬菩萨!
白居寺里的狗非常多,黑的黄的白的花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在寺庙的空地上肆无忌惮,据说庙里狗是不咬人的。不但江孜狗多,整个西藏的野狗也是狂多,好象和藏民、佛教信徒不杀生有关。
从江孜到日喀则(海拔3830米)已经快9点了,入住国土宾馆,标间120,司机60,这里可以免费洗衣服,还算可以。我们留下了一堆衣服,等珠峰回来取,正好!
今天的羊湖不错,比巴松错强,而且是没有门票的,应该去看看。路上的风景也很大气,地貌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景色很开阔!白居寺的十万佛塔一定要拍照!
D8 日喀则—定日—珠峰 约250公里
8月25日,本来打算从珠峰回来去扎什伦布寺的,但由于26日是珠峰旅游节,扎寺不开,所以就今天过去了。日喀则算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了,市内还算比较繁华,与内地的小城市相似。市内打车5元,不打表。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门票55元,导游100元,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扎什伦布寺最初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于1447年倡建。1600年时,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任扎什伦布主持时,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扎什伦布寺极盛时房间总数达3000余间,寺僧5000余人,下属寺庙50余座,庄园牧场30余处。从第四世班禅起,后世班禅均以此寺为驻锡地。现在的扎什伦布寺共有大小金顶14座,扎仓4个,经堂56座,房务3600余间,寺僧800余名,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寺中的强巴佛(即弥勒佛)殿,它是整个扎寺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大殿。强巴佛殿建于1461年,高30米,分设5层殿堂。整个大弥勒殿内是空的,为了用来供奉1914年九世班禅确吉尼玛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强巴佛像,像高22.4米,一只中指便长1米、肩宽11.5米,莲座高3.8米,总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这座佛像用黄金279千克,铜115000千克,珍珠300余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种珍贵宝石1400多颗,仅大佛像的眉间镶嵌特大钻石1颗,蚕头大的钻石30颗,是由900个工匠花9年的时间完成的。让偶等凡夫俗子直淌鼻血,以至于我们的抱抱熊同学养成了每次看见这些宝贝就流鼻血的后遗症。实在是惊叹西藏人民的筹资能力!
扎寺还是值得细细品位的,可惜我们的时间留的太少了。中午11点从日喀则出发,途径萨迦、定日、拉孜、定日到珠峰。过了拉孜会经一个318国道上海人民广场到西藏拉孜5000公里纪念碑,让我们感到了离家的距离。珠峰的门票在新定日购买180,进山的车也要买票,越野车是400。在定日会有个边防站,需要检查边防证,如果有护照的话则可以不用办理边防证。途中会翻过一个5248米的山口,嘉措拉山口,这里的高度比珠峰大本营的海拔还要高,在这里可以远眺绵绵雪山,并排的珠峰、卓奥友峰、洛子峰、马卡鲁山四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全世界超过8000米的雪山共有14座,在此一次便可看到4座!!。在西藏,凡是高些的山口,都遍布经幡、玛尼堆,在米拉山口、色季拉山口、老虎嘴都是如此。不过有个问题是有5、6个小孩子会盯住你向你要东西,或钱或物,一付小无赖的样子,烦人的很。过了嘉措拉山口就算到珠峰地界了,也越来越荒凉了,偶尔有牧羊人看见我们都举手向我们致意,据说是他们太寂寞了,好不容易见到人,能有人打个招呼也是好的。路渐渐变的模糊起来,正应了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路。在这里本来是没有路的,因为奥运采圣火的专用路还没有修好,所以我们只好沿着地上留下的胎印前进,好在王波擅长珠峰这条线路,一路虽然很颠簸,但还是很顺利地穿过了高山草甸、高山冰河在晚上7点半达到了珠峰大本营。其实这里离真正的大本营还有4公里的路,这里的海拔是5100米。珠峰大本营其实更象一个小镇,大概沿着路有50米左右,路两边有几十顶帐篷,有小店铺,也有邮局,在这里可以将珠峰门票明信片寄回去。现在不是珠峰的登山季节,每年的4-6月,这里会上百顶帐篷,充斥着各国的登山家,到10月这里大雪封山,全部人员将全部撤回定日。
去珠峰一般有三个原因,一好象是为了挑战自己,二是仰慕世界第三极的高度及风光,三是以后逢人吹牛时多了个题材。不过在5100米的大本营住上一晚,确实是很大的挑战,虽然我们进藏已经有8天了,但夜里仍有失眠、牙痛、头痛等高原反应。当晚入住洛子招待所,40元/人,帐篷通铺,被子还算干净,据说比绒布寺干净多了,夜间有炉火取暖。根据当地管理部门规定,每个帐篷只能睡6个人,并对大本营的物价也有限定,虽然有些贵,但还是能够理解,毕竟这里运输成本很高。8月,确实不是来珠峰的最佳时间,天很阴沉,虽然我们就在珠峰脚下,但仍然连珠峰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很遗憾!但我们在太阳落山时拍到了久违的晚霞映雪山的美景。
今天的扎什伦布寺不错,一定要请个导游,或者跟着人家的导游偷听,这样有助于你对藏传佛教历史的理解。去珠峰的路上风景也不错,尤其是嘉错拉山口能见4座8000米的雪山!
D9 珠峰-日喀则 250公里
8月26日,今天一早七点便起床了,主要是因为睡不着,到大本营的尽头已有四驱双人座“宝马”等候,来回50元,在真正的珠峰大本营等你半小时左右。裹着毛毯,穿上了带上的所有衣服,还是觉得冷!坐马车4公里约40分钟到达5200米的真正珠峰大本营,有碑为证!这里有个哨所,需要登记上来游客的身份证。
今天的天气仍然阴沉,虽然起了个大早,但赶了个晚集,真正的珠峰大本营没有游人住宿,略往前走可以看见“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8844.43米”,是2005年5月22日的测量结果。记得小时候地理书里的记载是8848.13米,原来是将峰顶3.50米的雪深也算到了山峰的高度里了。这个纪念碑旁坐落着2、30处的墓碑,都是各国的登山家遇难的标志,我们怀着对烈士们的崇敬心情在他们的墓碑前添加了一块块的小石头。
8点,9点,10点大本营四周仍是白茫茫的云雾,什么也看不见,我们横下了一条心,让宝马司机回去了,他们等2个小时我们就要花50元成本。我们开始在这里玩起来了堆玛尼堆的游戏,原来这些玛尼堆都是游客堆出来的。过了10点,渐渐地出现了转机,太阳的阳光开始突破云雾,阳光从云雾的缝中洒了下来,有点云开雾散的味道,首先露出来的是珠峰的卫峰—珠东北峰(海拔8393米),到11点珠穆朗玛峰终于露出来了,虽然整个山体没有完全显露,但我们已经很知足了,毕竟我们在8月的雨季有幸目睹了世界之颠的风采!
珠峰脚下绒布冰川(海拔5800米以上)是偶最向往的,实在是可望不可及,据说从大本营往上爬4、5个小时就可以到绒布冰川,绒布冰川以冰塔林著称。由于把我们的宝马提前放下了山,我们只好徒步回营地,幸好全是下坡路程,4公里的路一个小时就走完了。5200米走一个小时,我们也算是强人啦!
回到了日喀则仍然入住国土宾馆,拿到了前日洗的衣服,真好!从5100米下撤到4000米以下,果然什么高原反应都没了。
看珠峰一定有信心,看不到偶就等,等到看到再回去,偶就不相信感动不了“第三女神”哈哈!听说中尼口岸城市樟木风景很美,没去可惜了!
D10 日喀则—纳木错—拉萨 约500公里
8月27日,9点从日喀则出发去纳木错,不必回拉萨中转,有直达的路线即路过羊八井的老路,路上大约需要8小时。沿途的风光多变,这条线上可以看见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山,高山草场,青藏铁路,还需要翻越一个5400米的雪古拉山。这个高度是我们本次西藏之行达到的最高海拔了,5400已经是雪线了,路边的积雪还是新鲜的,软软的,大概是刚下的。你可以爬到雪山上找到蓝色的类似天山雪莲的小花,也可以站在高处仰天长啸发泄一番,如果人多的话也可以打雪仗。从日喀则到纳木错这一路能看见的雪山是最多的。
过了羊八井就转到了青藏公路了,青藏线的风景不如川藏线。青藏线沿路比较平坦开阔,山势的起伏也不大,风光主要高山草原为主。到纳木错已经是5点了,纳木错门票80,海拔4718米。“纳木错”意为天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纳木错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最美的湖泊第三名。
扎西半岛是游览的重点,这里有扎西岩画,玛尼墙,白塔,经幡,佛掌石等景观,站在观景台上可以将湖光山色一览眼底,在这里你会觉得纳木错美的惊人,在这里你可以拍到最美的照片。
从纳木错回到拉萨已经10点多了,通过携程订的大昭寺附近唐卡酒店,新开张的藏式酒店很干净,卫生间很好,不但有淋浴还有木桶浴,498的价格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D11-13 拉萨
拉萨是个国际化的城市,老外占拉萨人口的比例绝对是全国最高的,好像宾馆、酒吧的服务员以及八廓街的小商贩人人开口都能讲几句英语。在拉萨的三天是懒散的,吃饱了就玩,玩累了就睡,生活非常的充实,体力的消耗也比较大。拉萨的景点都比较近,我们游玩了哲蚌寺、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常规景点。
哲蚌寺特点是喇嘛的辩经,但不是书上写的下午3点,我们就上当了,如果是想看辩经的话,一定要事先问清楚。雪顿节的焦点是哲蚌寺的晒佛大会,可惜我们已经错过了。
布达拉宫,传说中的圣地!传说门票已经被炒高到500-1200!如果你够勤劳,愿意少睡一个懒觉,那么你可以买到100元的门票。感谢我们的汤汤同学,放弃了休息时间,8点去布达拉宫左侧边门排队买票。布达拉宫的门票管理制度还是比较有效的,一个人规定可以买四张票,需4个人身份证,本地人似乎不能买,以防黄牛!当天是排队是领预约券,预约券上记录了四人的出生年月记录,第二天在规定的时间里入场,在进入红宫前付钱,对身份证进入。门票被炒高的主要原因应该归咎于当地的谣言!好像你不排个一个通宵就买不到票,在这次我们的经历来看纯属以讹传讹!再加上旅行社这个大黄牛,门票价格就这样被炒高了。布达拉宫现在开放的部分很少,仅红宫部分,参观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为1小时左右。散客则不限时间,可以慢慢看,殿内的灵塔、坛城、造像、壁画堪称经典。可以和殿内的喇嘛交流,增加自己在佛教领域的造诣。
布达拉宫周围有一圈转经桶,每天都有来自八方的信徒前来朝拜。在药王山可以拍布达拉宫正面,在布达拉宫背面龙王潭可以拍到完整的布达拉宫倒影。进入布达拉宫需要安检,和机场一样,打火机不能带入,毕竟是进入了一座历经千年的文物了。踏上了千年前松赞干布踩过的台阶,跨过了千年前文成公主跨过的门槛,我们回到了历史中,并再一次被布达拉宫里的珍宝震撼,历代达赖的灵塔都是数千公斤的黄金打造,四周镶满了几千颗各种大如拳头的宝石,我们抱抱熊同学也再次流下了鼻血!出于职业习惯,偶对他们建造这些灵塔建造时的筹资方式向宫内的喇嘛提出了疑问,他告诉我都是藏民信徒募捐的!多数的藏民佛教信徒会把一生辛苦积攒下来的钱财全部捐献给寺院,以修来生。看看人家藏民的思想境界真是超过我们百倍啊!不是我等凡人能做到的。根据偶的专业判断,布达拉宫仅展出部分的有形资产(不含土地及附属建筑物)估值就超过1000亿人民币,难怪抱抱熊要流鼻血了。
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布达拉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罗布林卡现在是公园,可以坐电瓶车,再请个导游介绍,里面的宫殿虽不如冬宫,但布达拉宫开放的地方明显太少,可以到这里略补遗憾。
大昭寺前磕长头是一景,我和老婆在晚上9点多坐在大昭寺门口的石板上,静静地看着虔诚的信徒一个接一个地叩头。在拉萨很多当地人下班后就来到大昭寺门口磕上三个头然后离开,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八角街上转经的信徒们日复一日地拿着转经桶围着大昭寺祈祷着。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大昭寺香火之旺盛超过偶见过的任何寺庙,终日有信徒排着长队,拿着承满酥油的水瓶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前来朝拜。进入殿内有种窒息的感觉,可能是人太多了,空气流动不畅造成的。大昭寺的二楼绝对是拍照的好地方,可以远眺布达拉宫和俯视大昭寺门口朝拜的人群。
大昭寺周围的八角街也是拉萨一景,八角街是拉萨保留得最完整的街道。它是拉萨的宗教、经济、文化、民族手工艺乃至西藏的风土人情的集结地。数百个各式风格的小店卖着几乎同样的东西,你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旅游纪念品,这里是抱抱熊和汤汤的天堂,不过真假难辩的绿松石、红珊瑚、天珠让人生畏,世界上真有那么多珍宝吗?你在买前先问下自己。侃价按照三折,基本都能成交。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布达拉宫还是大昭寺都是按照顺时针行走的。
D14-15 拉萨—重庆—上海
拉萨到机场150元,机票全价,至少要提前一周订票,在重庆修整一晚后回上海。重庆还是10年前来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的建筑很有特色的,依山而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势,错综复杂,山城名不虚传。尤以洪崖洞最为巧妙,相当于立体的城隍庙,有各种川菜、小吃,工艺品、酒吧等休闲场所应有尽有,10层建筑依山而建,有趣的很!解放碑相当于上海的南京西路,高楼林立,房价好像只有5000一平米,有投资价值。
本次旅行耗时15天,2人共花费26000,预算是25000,略超,比新疆消费高。西藏绝大部分地方需使用现金,不能刷卡,不接受硬币;本次旅行拍摄照片2000张,6G。本次旅行主要是走318国道西藏段,车程接近3500公里,米堆冰川、来古、珠峰、纳木错、布达拉宫这五处景点重点推荐。
如果你想去西藏,本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的帮助;如果你已经去过西藏,希望给你带来一次美好的回忆!
(嘉措拉山口5248米全景)
(云中的南迦巴瓦)
(然乌湖上的彩虹)
(然乌湖夜景)
(鲁朗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