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西藏
西藏,一直是我旅游梦想的顶点。布达拉宫,纳木错,羊卓雍错,林芝,这些地方对于我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个地图上的名字,在我无数次的想象中,她们的美丽,已经接近天堂。我反反复复地设计着自己的行程,想象着僧侣神秘的吟唱,想象着在高大的庙宇里,那些面对佛像虔诚祷告的人们。那时,我对自己说我还有时间,我要安排最好的心情,与我的西藏相见。直到九月的一个黄昏,我蓦然发现,时光已经悄悄地溜走,而等待太长,我几乎已经失去了上路的勇气。于是我才明白,我要做的,不是等待,最好的心情,就是现在。
9月30号
我们报的是中青旅的西藏双飞八日游,由于是早上七点直飞拉萨的班机,我们凌晨四点就起床了(因为旅行社要求五点半集合),洗漱完毕后,在半睡眠状态奔赴机场。
经过漫长的等待以后,我们开始安检。轮到我时,
在候机大厅里坐下,我给一个朋友发了一封短信。告诉她我现在的心情:我坐七点的飞机飞往拉萨,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对旅行的渴望,我要去那个最靠近天堂的地方,那里有全世界最灿烂的阳光。我总是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永远有你无法预知的惊喜,望着窗外静静停靠的飞机,我知道,我已出发。
经过四个小时零五分钟,到达海拔
休息一下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拉萨,去看大昭寺。布达拉宫,去想了很久的光明甜茶馆喝茶。
光明甜茶馆在大昭寺旁边的一个小胡同里,门脸很小,牌子已经破旧不堪,从样式和字体看得出来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如果不是导游带我们去,我们是绝不会朝它看一眼的。进去以后,里面光线很暗,人很拥挤,真不知道为什么起光明这个名字。喝茶的人大多是赶脚的藏人和背包客,还有好几个尼泊尔人在角落里。他们在黑漆漆,油腻腻的大长条桌子旁边手里拿着一杯甜茶,或大声或安静地说着什么。我们小心地找了个位子坐下,要了三毛钱一杯的甜茶,慢慢品尝着。甜茶真的非常甜,倒没有什么怪味道。坐在对面的藏族老爹和手拿转经筒的老阿妈好奇地看着我们,看到我们同样好奇地看他们时,他们会露出很淳朴的笑容。我们努力试着交谈,但很困难,听着他们用完全不同的语言说着什么,在这个地方,不由自主地有一种异乡的感觉。
走出茶馆,我们去逛大昭寺,看见大昭寺门口香火鼎盛,磕长生头的人络绎不绝。还逛了久负盛名的八角街,到那里是没有人能控制自己采购的欲望的,可是价钱要好好和卖藏饰的摊主谈谈,根据导游的提醒,是要把她的价钱砍一半,然后再砍一半,抹去零头才能成交。哈哈,很有成就感的。晚饭我们在旅游指南上推荐的玛吉阿米藏餐吧吃的,不是太习惯,但味道还可以。在二层的露天座位里看着八角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喝着酥油茶,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已经住了很久很久了。
今天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在布达拉宫的入口处据说有全世界最高的厕所,我没有去,但我看去过的人脸上都有很满足的表情。进布达拉宫不许摄像和拍照,我们团的一个人用手挡着电源灯,想偷拍,被一个喇嘛抓住带走了,回来后面色苍白,足以让我们放弃任何投机取巧的想法。
导游说西藏的财富60%在寺庙里,这在布达拉宫体现的最为明显。我看到了据说抵得上半个世界的五世达赖的灵塔,藏语叫“赞木耶夏”。用了
我还看见了最富传奇色彩的六世达赖的本座。因为五世达赖逝世时(佛家叫圆寂)西藏各个教派争权夺利,所以五世达赖八年秘不发丧,把六世达赖养在民间,直到长大成人后才迎回布达拉宫。六世达赖叫仓央嘉错,是一个很有名的诗人,我们昨天吃饭的那个玛吉阿米据说就是他约会情人的地方,算得上是喇嘛中的另类了。后来他获罪于朝廷,把他押解到青海的时候,离奇地失踪了。有的说法是他云游去了,有的是他被人杀害了,因为他的肉身不在,所以所有的达赖都有肉身的灵塔,唯独他的只有本座。
我们在布达拉宫的最高层——金顶,我们看到了布达拉宫的全景和整个拉萨。由白色,红色和金色组成的布达拉宫高高矗立在红山之上,五色经幡迎风飞扬,喇嘛的吟诵如天籁的低语,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下午又去了大昭寺,那里有最长的转经道和最灵验的佛像——觉沃。藏传佛教是要沿转经道顺时针转动经筒,而大昭寺里的转经道在藏传佛教里是最靠近天堂的,我一边转动着不知道存在多少年的经桶,一边想象着从这里走过怎样的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权倾一时还是默默无闻?无论是谁,都要以这样虔诚的姿势,乞求一个更好的来世和一个可以被拯救的灵魂吧?
觉沃是佛祖释加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全身涂金,是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佛祖的等身像共有三座:八岁的,十二岁的和二十二岁的。因为是释加牟尼亲自开光的,所以非常珍贵,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二十二岁等身像原在印度,后来因为印度的教派纷争被投入了印度洋底,余下两座分别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小昭寺,所以这两座更加显得珍贵。
觉沃很灵验,我的一个同事托我给他献上一个哈达,我看到他时,他的面容栩栩如生,让人觉得他随时会从禅定中醒来。我没有买到哈达,就捐了香油钱,我是第一次感到对佛祖的敬意。
晚上,我们拍到了布达拉宫的夜景。灯火辉煌的布达拉宫,气势雄伟,如同天上的宫殿,让人不敢仰视。
我想,每一个想去西藏的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羊卓雍错,而我,今天就要看见她了。
我们早上从拉萨出发,走山路,前往日喀则,羊卓雍错就在通往日喀则的路上。“错”在藏语里,是湖的意思,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纳木错并称是西藏三大圣湖。而羊卓雍错,是三大圣湖中最为秀美的一个。这边的山路很不好走,都是土路,而且颠得厉害。前面车辆扬起的灰尘,足以把后面的车包个严严实实。路的一边就是陡峭的崖壁,我们的车不停地绕着山路在向上,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在往天上开。一路上都是好景色,许多人在车里就开始拍照,虽然颠簸的道路和车里的灰尘让这一路的旅程很辛苦,但很值得。
我们在快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到达了冈巴拉山口。这时,车子开始拐弯,刚拐过冈巴拉山口的牌子时,一车的人看见了另一侧的羊卓雍错,就都惊叫起来。
她就这样出现在我的面前,在海拔
一汪深蓝色的湖水,象一条蓝色的丝带,温柔地系在群山之间,云影轻轻映入湖心,如同洁白的花朵在水中柔软地盛开,远处皑皑的雪峰屹立在湖水之上,挺拔的倒影被微风中的湖水轻轻吹皱,再轻轻抚平。天空晴朗,大地寂静无声。
羊卓雍错的蓝是一种惊艳,在天光云影的变换中,那湖水时而浅蓝,蓝得象温润透明的水晶,时而幽蓝,蓝得如同情人的眼睛,让人不忍离去,宁愿就在这诱惑中,慢慢地沉醉。她美得让人如此猝不及防,以至于在你看到她的第一眼,她就拿走了你的心。我凝视着湖水,明白为什么藏族要把她看做圣湖,因为在她的身边,你的感觉是那么纯净,那么安宁。
我们沿着羊卓雍错一直开了七十里,每一处景色都如诗如画,每个人都在拼命拍照,没有人因为初次看见她的惊叫而不好意思,因为羊卓雍错,真的值得你为她惊叫。
离开羊卓雍错,我们继续向上开,前往卡拉若冰川,随着海拔的升高,很多人的高山反应也日益强烈,我就明显地感觉恶心和头晕,而在海拔
导游曾经告诫我们,在西藏因为空气稀薄,能见度很高,所以看着很近的山峰和云朵,其实离我们都很远。可我看着那山峰上厚厚的积雪和透明的冰柱,怎么都觉得只要走两步就能摸到它们,山口很冷,彻骨的寒风轻而易举就穿透了我的衣服,我赶紧拍了两张照片,就跑上了车,我想,能与这千年冰雪长年相伴的,只有山口那些写满经文的玛尼堆和风马旗了。
快到日喀则的路上,我们还在远处看了宗山古堡,据说电影《红河谷》就是以宗山古堡军民抗英的故事改编的,古堡很破旧,但却和我想象中一样的威严悲壮,就在这里,英国人遭到了中国牧民,汉人,僧兵的联合阻击长达两个月之久,那城堡下的土地被鲜血染红,然后被风吹干,然后再被新的鲜血染红,而现在,据说宗山古堡附近的土地,已经寸草不生。
到了日喀则以后,导游说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一天,以后几天的高山反应会有所减轻。明天去扎什伦布寺,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我们已经累到极点,而没有消失的高山反应又让很多人昨夜没有睡好,脑子已经反应不过来了,只想能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我想如果他说的是让我们集体到扎什伦布寺剃度为喇嘛,也没有人会反对的。
今天到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的驻地,曾经力主西藏和平统一的十世班禅的灵塔也存放在此。据说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同为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达赖”在藏语里是海的意思,而“喇嘛”的意思是上师,只有修行相当高深的活佛才能冠以喇嘛的称呼。开始时,藏传佛教一直是奉达赖为政教合一的精神领袖,统领西藏事务,班禅的地位类似于达
我们参观的历代班禅的灵塔都是用纯银打造,以镶嵌的宝石,以及黄金做成的花纹和图案雕饰而成的。唯独十世班禅的灵塔是通体用黄金制成,共耗用黄金600多公斤,折合人民币6700万左右,是政府拨款建造,为表彰班禅和平解放西藏的功绩的。但仍然比不上布达拉宫的灵塔的气派华贵,雕工精美。
远观扎什伦布寺,它在山脚下呈“一”字排开,整个寺院,都沐浴在早晨明亮的光线里,连寺庙的金顶也被照的闪闪发光。寺院看门的喇嘛们(我还是用我们习惯的称呼吧)微笑着和信徒说着话,树木环绕着寺庙的四周,斑驳的树影爬上院墙和红色的庙门,在洁白的墙上,古旧的门环旁,轻轻地摇曳着。一只不知道名字的小鸟,在广场一角的树荫里,安静地啄食。由于第一天看到了威严肃穆,凛然不可侵的布达拉宫,倒是觉得它很平实朴素,不那么高高在上,象手拿转经桶,对你微笑的藏族老者,一下子感觉非常亲近。
其实在扎什伦布寺里,最吸引我的不是佛像和灵塔,而是它的一个小巷,小巷不是很长,我站在一端,可以清楚地看见在另一端巷口匆匆经过的僧侣,我慢慢走进巷子,走进两旁楼房高大的阴影里,感觉一阵清凉。楼是深红色的,那种红柔和而凝重,看上去很舒服。楼上的窗户是藏式房屋中最具特色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窗子大多是正方形的,窗棂都被漆成黑色,一道黄色的窗幔在窗子上方遮挡阳光,而在窗台上,摆了满满的五颜六色盛开的鲜花,那缤纷的色彩在黑色窗棂和红色墙壁的映衬下,更加显得光彩夺目,虽然这是将近
我在离开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一个笑嘻嘻的小喇嘛,肩上扛着一箱东西走进寺院。我很纳闷的是他扛的东西我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等到他经过我身旁,我才发现那是整整一箱蓝带啤酒!我急忙偷偷拿出相机,一边追着他的背影,一边笑着拍下了他的“罪证”。西藏,因为这个小喇嘛的背影和这一箱蓝带啤酒,而在我的眼中显得如此生动,如此亲切。
林芝一直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在许多旅游指南里,9-10月是林芝最美的时候。在开往林芝的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季节在悄悄地变换。漫山的青葱尚未完全退去,而许多树木的叶子已经开始发黄,清澈的尼洋河在我们身边,时而湍急,时而平缓地流着,如果不是远处不时出现的黑色的游牧帐篷,和瞪着大眼睛安静吃草的牦牛,你真的会以为这是山明水秀的江南。
我们的旅行车继续往前开,两旁的山势逐渐升高,山上的草也都变成悦目的鹅黄色。大群大群的黑色牦牛,星罗棋布地游荡在这绵延不绝的高山草甸之间,而雪白的羊群胆怯而温柔地想靠近草地上秋天的最后一点青草,极目远望,广阔无边的鹅黄色草甸,白雪皑皑的陡峭山峰,黑色的牦牛,湛蓝的天空,高原上的阳光在头上尽情挥洒,全是一片草原牧歌的景象。这恬静安详的景色一路上让我们心醉不已,而在米拉山口下车,迎接我们的五色经幡在猎猎的山风中呼呼作响,再低头看经过的地方,只觉的那是一大片辽阔如大海的软软的地毯,你会很想在那片鹅黄色中躺下,躺下,然后睡去。
中午在林区吃的午饭,有一道菜是用当地的蘑菇和罐头肉做成的,味道不错。在路上发现不少藏民放养的小猪,在农舍和道路之间慌张地穿行,猪是纯黑色的,据导游介绍,这是当地的特产,曾经是上供皇帝的贡品,叫藏香猪,长不大的,肉质极其细嫩。我们很想和它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只可惜团餐中没有它的芳踪,实在是这次旅游的一大遗憾。
下午四点多钟,我们来到了红教著名的圣湖,位于错高湖中的巴松错。巴松错是湖心的一个小岛,浅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岛上小小寺庙的檐角在浓密的树木间清晰可见。我们是站在木筏上由当地人拖过去的,岛真的很小,在寺庙前的草地上,有两只大狗在下午温暖的阳光下旁若无人地嬉戏着,很多人想和它们拍照,都被它们赶跑了。我去找据说有经文的叶子,但导游说那不过是一种传说,很可能是被虫子咬过的树叶被人看成是有经文的痕迹,让我惆怅良久。
我印象中的巴松错应该是极其安静和悠闲的,只能有微微的风声和静静的水声,也许会有一两声绵长悠远的钟声轻轻回荡这山水之间,不应该是现在这样游人如织,恨不得把别人推开照相取景的。我的同事说应该在巴松错住一晚,第二天会被清晨的鸟叫声唤醒,然后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一边看湖景,一边吃早餐和新鲜空气。享受不到了,但听听就心旷神怡了,不是吗?
晚上住在八一镇,很累了,顾不上头疼和难吃的晚餐,很早就睡了,梦中隐隐有巴松错轻轻的水声。
早上起来,去看有3000年历史的柏树王(西藏这个地方的景点动不动就五百年,八百年以前,真正体会了什么叫文明古国的自豪感)。柏树王要二十几个人才能合抱起来,它的巨大的枝干上挂满了献上的哈达,对于这千年岿然不动的树王来说,时间仿佛只是一个名词,是它至今仍然茁壮茂盛的生命力的俘虏。
出了柏树王公园,由于我们对巴松错的集体失望(当然这不是巴松错的不好),为安抚我们,导游临时决定带我们去看卡定神佛瀑布。
去卡定神佛瀑布需要徒步上山,一条羊肠小道上,我们三三两两走在山间。两旁是绿色的灌木,一簇簇不知名的白色小花,紧紧地挨着,密密地开着,还不知道秋天的到来。路边的小溪清澈见底,枯叶不时落在水面上,看着却已经颇有秋天的凉意,抬头远望,一道飞瀑高悬在峭壁之上。而林芝清晨的山岚,缭绕在青色的山峰上,仿佛神话中的仙山。那一刻,我觉得山上真的可能有独自修行的高僧,呼风唤雨的喇嘛。
下山的时候,无意中看见对面山上飘动的山岚,,如同捉摸不定的精灵,在高耸的山间飞翔。空气清凉而湿润,山风徐徐吹过,闭上眼睛,轻轻呼吸,可以闻到松木的清香。恍惚之中,你会以为你看到的是武夷山的烟云,而你身后一片挺拔苍翠的竹林,也不过是井岗山上漫山遍野,刚刚拔节的新竹,这就是林芝,在西藏旅行中,永远给你错觉的林芝。
在回拉萨的路上,山岚随着光线和山势一路变幻,倏忽散去,又悄悄聚合,想着一生中的聚散,是不是也如同这山岚,在不经意间相逢,在无可挽回中离去,留下的,只是曾经有过的记忆,我们的聚散因这记忆而美丽,我们的记忆因这聚散而永恒。
纳木错,在藏语中,是“天湖”的意思,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首。上大学时的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今生能看见一次纳木错,就是一种幸福。
从拉萨出发,路的两旁都是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车过当雄县,再向北行,就能看见左侧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 海拔7100多米的雪峰,仿佛近在眼前。在藏族的传说中,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是天上人间最美满的一对情侣,为了证明自己的爱情,纳木错独自走进魔法森林,因为女巫说只要天亮以前她走出森林,就可以赢得念青唐古拉的心,而最后,她没有走出森林,被魔法化身为湖,而悲痛的念青唐古拉赶到时,只见到这一面伤心的湖水,于是他发誓要永远守在心爱姑娘的身边,就化做雄伟连绵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环绕在纳木错的周围,从此天长地久,永不分离。因此,纳木错又被人称为“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
车到根居拉山口,远远地可以看见如同蓝宝石一样的湖水镶嵌在远处的高山草甸上,但从山口到纳木错湖边的路非常难走,不到三十里的路我们开了一个小时。从根居拉山口顺势而下,转过山脚,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让人眼前豁然一亮。左边是连绵起伏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一直延伸到天边。云很白很低,仿佛伸手可及,有的云好象是从草地上生长出来的,象一道孤烟冲天而上,导游说这是纳木错特有的景色,别处是难得一见的。
到了纳木错,我第一个下了车,跑到湖边的高岗上。我终于看到了纳木错,那一刹那,她的美,竟让我停止了呼吸。
深蓝色的湖水,辽阔如无边的大海,从眼前一直铺向天际。在湖的左岸,湖水之上,就是落满积雪的山峰。念青唐古拉雄伟的倒影,在波平如镜的湖水里清晰可见,右岸是我所在的扎西半岛,可以远远看见五彩的经幡在水天一色处默默飞扬,而白云柔柔地漂浮在峰顶,阳光从云中直射下来,为湖水抹上一片金色的光芒。我当时想,这里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天堂。
我的同事告诉我,一定要去湖边看自己在湖水中的倒影,据说纳木错的水能够映出你的前生和来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藏族有“马年转山,羊年转湖”的说法,“马年转山”指的是冈底斯山,“羊年转湖”指的就是纳木错,根据藏族的传说,在羊年绕纳木错湖一周,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我们正好赶上羊年转湖的盛况,实在是很幸运,但导游说纳木错方圆1972平方公里,如果真是绕湖走一圈,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他说我们可以绕扎西半岛一圈,不但能看到纳木错不同的风景,也算完成转湖的心愿了。
于是我们沿着扎西半岛前行,我看见了一个很大的玛尼堆,玛尼堆上的石头上都刻着精美的经文,我看着这些久远的文字,想着写这些字的人,有着怎样的祝福,而这些经文又有着怎样的力量,能够让这些虔诚的人们,梦想成真。一道极长的五色经幡划过湛蓝的天空,我抬头仰望,石刻的佛像在蓝色的天宇下低眉含笑,沉默不语。
很多的藏人和我们一起绕扎西半岛,他们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手中摇着转经筒,不时用藏语交谈着什么,看见我们好奇的目光时,黝黑的脸上都会露出淳朴或羞涩的笑容,走在这样转经的人群中,看着纳木错如此的美景,原来快乐可以这样简单,笑容可以这样灿烂,天空和湖水可以这样的蓝,而你的心,可以这样的自由。
转过玛尼堆,我看到了静静伫立的合掌石。它很象一个双手合什的手掌,又叫佛手石,掌中的缝隙可以容一个人走过。根据科学家对合掌石的研究发现,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洋,后来因为地质运动,形成了现在的青藏高原。而合掌石要经过怎样的地质变迁,才能形成今天这样虔诚的手势,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谜。藏族人视它为神石,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迹。穿过合掌石,如同穿过时光的隧道,这一边是千万年之前,不过是弹指一瞬间,你的下一秒钟,就来到了现在。回头望去,巨大的岩石在湖边高高耸立,看上去好象是支撑天地的柱子,我和它一起向上天默默合什,这极简单的手势,让我感觉在那一刹那,我已历尽沧桑。
离开合掌石,我们来到扎西半岛正对着纳木错的一侧。这一边是纳木错的全景,水天一色,满眼是悦目的蓝。我以为我看到的是海,浩瀚的大海。
站在湖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每一个到过纳木错的人,想起她时,脸上都会有一种好象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表情。
她是一颗蓝色的眼泪,美得竟会让人心碎。我低下头,一滴水落入湖中,来到纳木错,注定是要为她流泪的。
当早晨的第一道光线照在我的床上时,我知道,这是我在拉萨的最后一天,也是我在西藏的最后一天了。
我和她吃过早饭,就去八角街买藏饰。本来想买两张明信片给同事,但标明9点上班的八角街邮政所到9点40还关着门,八角街上卖藏饰的小摊大多都刚刚开张,街上的人不少,但都显得很悠闲。
我们拍了不少八角街的照片,还趁着摊子刚刚摆开,和摊主疯狂砍价买了好多小玩意,就这样,一个女康巴人还送了我们两个手链,很让我们怀疑自己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然后去寄明信片,两个南方口音的邮政人员忙着寄托运的藏刀,根本没有机会搭理我们,好不容易把事情办完,离吃午饭的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到北京路上逛逛,最后好好看一眼拉萨,好好吃一顿藏餐。
我们坐着三轮车来到了号称是世界十大山地旅馆之一的八朗学旅馆,在旅馆的藏式窗户前拍照。户外的阳光很好,人们象一只只被晒得懒洋洋的猫,在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每一个人都如此悠闲,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离开八朗学,我们顺着北京路往前走,找到了远景咖啡店。我的旅游指南上说,这里做的冰淇淋好吃得可以让你把舌头吞进去。咖啡店老板是一个留着胡子的小伙子,很和善,微笑着让我们进去。
店里布置得很简洁,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有雪山,河流,还有跋涉的人,我想每一张照片后面,可能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吧。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店里的书架上,不但摆着整整40年的原版国家地理杂志,还有一整套彩色版的“丁丁”。抚摸着那崭新的书页,真让有一种老友重逢的感觉。
拿一本丁丁的《黑岛》,坐在店外的长椅上,沐浴着拉萨温暖的阳光,大口吃着美味的香草冰淇淋,我真想不到还能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谢过老板的冰淇淋,我们去冈坚餐厅吃饭,我们坐的位置很不错,正好可以俯瞰大昭寺前面的广场。藏餐并不好吃,我要的人参果炒饭是用一种红色的小果实拌上米饭,再撒上砂糖吃的,味同嚼蜡,难以下咽,我吃了一半就放下了。倒是很多人喝不惯的酥油茶,我还觉得挺香的。拿起酥油茶,一边喝着一边看着旁边的大昭寺,广场上人来人往,寺庙的香火在人们的头顶上轻轻缭绕,看着拉萨中午明媚的阳光,大昭寺广场上悠闲的人们,我几乎忘记一个小时以后,我就要离开这里,回到我熟悉的城市,去每天按时上班下班,对周围的人有礼貌的微笑,几乎忘记一个小时以后,所有曾经的美丽与心动都只能在照片与回忆里重现,我只是象一个拉萨人那样,把自己放到阳光下,满足地看着古老的寺庙和淳朴的藏民,在那一刻,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什么,叫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