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火车站的路很很漂亮,尤其是,从上了拉萨河大桥后,风景愈加的美了。安静的拉萨河流淌着。宽宽的,款款的,一种别样的优雅,虽然河中也有湍急的暗涌。河中间有很多的沙滩,点缀着拉萨河,使其更多了些高原的本色。远处的山,巍峨着,或卧或立或如大剑直刺天穹。低处还有着厚厚的青草,渐渐地向上,颜色渐渐地浅了,天上大朵的云压着他们,很低,高原的特有接近天的感觉。
我让司机放慢了速度,举起了相机向拉萨河大桥、拉萨河和远山咔嚓起来。下了车,远远的,巍峨的拉萨火车站,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就进入了售票厅。
(拉萨火车站)
此时我才忽然意识到由于过多地注意风景,却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居然没有带够买火车票的钱!
NND,早上太激动了?么办法,只好又乘公交回到市区取了钱回到火车站重新买了10日从拉萨到西宁的票!本来想买早上8点的直通上海的那班车的,可是,居然到14日前早上的8点的票都没有了!没有办法,只好买了10日上午11点20分的票了。对我来说,青藏铁路是一定要走一遭的!
票买回来时已经接近12点50分了。我预约的是布达拉宫下午2点20的票,而我必须提前半小时到布达拉宫,以确保自己能够准时参观。如此看来,我已经没有时间去找比较好的特色餐馆了!么办法,就在一家街头小菜馆将就了一下。
然而让我实在意外的是,就这样的一个街头快餐店!居然一份普通的麻辣豆腐也要8块一份凉拌粉皮也要6块的RMB!
吃完饭,已经差不多1点半了。于是我就向着布达拉宫走去了。
出示预约票、通过安检,我终于进入了这个曾经政教权力的最中心带了。仰望着如此高大庄肃的白色宫殿。我竟然一时头脑空白,这里,曾经是怎么样的地方呢?曾经有着怎么样的历史呢?
踏着那古老的石板一级级拾上去,心情却十分的复杂。我不断地回望着,自己的脚步踏过的地方。那样的石板,从数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是怎样的人物也曾踏过的呢?石板不会说话,但是那光光的石痕,承载了多少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多少人物的怎么样的命运!
(布达拉宫台阶)
在接近顶部的地方用预约票换了门票,付了100元的参观费,我随便跟了一个旅行团,就进了布达拉宫。
导游是个一看就很实在的人。他很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向大家详细地讲解着几乎每一个屋檐壁角、每一个唐卡、壁画和佛像的故事。也难怪,1300多年的历史,即使中间曾经被荒弃了六、七百年,布达拉宫的每一块石头、草根都有很多的故事。在白宫,我情不自禁地举起了相机,虽然我本来就关掉了闪光灯,但是还是被一个保安看到了,他不但严厉地要我立刻把照片删除,还用话语讽刺我说很好看吧?我也只能照删了。我并不是故意关掉闪光灯偷拍,而是我的确没有看到外面的禁止摄像、拍照的标示牌。保安立刻又严词要求导游再向大家强调下不准拍照,然后才走。导游一副很老实的面孔跟我们说,大家一定不能拍照,否则不仅是你们,我们也会挨骂的,今天他算客气的了。
对我来说,观看布达拉宫,的确是有些走马观花了呢。随着导游,听着讲解,那些远古的故事。达赖喇嘛的起居、政务、佛事、会客、护卫等等等等的地方。我听着,入神着,仿佛一个遥远的神话。而它又如此地真实,真实地在我的面前,在很久以前,有的甚至就是解放前,那样的社会环境下,这里,绝对的权力中心,发生着怎样的一个又一个的政教权力更替与贵族斗争的史事。
(仰望白宫)
木制的陡梯,踩上去,低沉的声音传来的是亘古神圣权威的力量。越陡,声音越加地沉了,而那正是身份越高的人呆得地方,让人有种震慑感,不由得就放轻了脚步,压抑了呼吸。仿佛自己回到了数百年前的农奴时代。而自己或许就是这雄伟建筑里的一个小吏,战战兢兢地尽力地放轻脚步,生怕惊动了在这里休息的神明,或者是怕因此而被这里某位贵族随性就叫了出去,而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布达拉宫是雄伟的,连洗手间都一起雄伟了,让人震撼。导游说那是一泻千里。虽夸张了点,但是仅从蹲坑向下望,那样的深度也足够我一俗人的遐思了,在这里如厕可谓飞流直下,空谷绝响。在远处观看布达拉宫,绝对无法想像,其内部空间的宽大。如此多的房间与广场,如此多的储藏室,如此多的经书,如此多的壁画,如此多的佛像,如此多的佛塔……目不暇接,美轮美奂。无论如何,你都不能不佩服,在如此世界之巅,纯土木结构架构起来的,一个如此伟大又如此精致、如此庄严又如此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殿群!
走在那平滑如镜的地面上。怎么也无法想像,在世界如此的高原上,是什么样的力量、什么样的智慧成就了如此宏伟的建筑艺术。曾经在一本书看到这样一句话:不管是哪本,哪怕是最简陋的世界建筑史,上面都必然会提到印度的泰姬陵。我没有去过印度,没有去过泰姬陵,只见过泰姬陵的简介。但是在布达拉宫的面前,我实在无法想像,在那样的远古年代,在如此的地形地势下,它真的超越了布达拉宫了么?因为即使是布达拉宫的地面,在当年不知水泥为何物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创造出了如此的特殊建筑技术,让地面如此地与水泥几乎无异甚至超越了水泥的坚固与平整光滑如镜。
依次地听着导游讲解着每位达赖喇嘛的佛塔。大小各不相同,错落着。均用黄金和各种最珍贵的宝石镶嵌着。以五世与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佛塔最为奢华,据说因为他们的功绩也是最大的。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佛塔高
我完全被震憾了!实在不能理解,在西藏这个地方,在古旧的社会里。他们是如何得到的如此多的财宝。而据导游说,这些珍宝,只是西藏曾经财宝的一小部分。1959年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几乎把民间及宫廷里其他的金银财宝等全部带走了。但是因为他们信仰佛教,不会对佛祖不敬,因而没有打这些佛塔上黄金珠宝的主意。如此它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损坏而保留下来了。但是我心中却结了一个疑问:那文革呢?当初这里有曾经被破坏么?这里有没有是当初被破坏了的,而今只是有的赝品在这里呢?
当然对我来说,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我最关心的,是六世达拉喇嘛。然而让我伤心的是,其他的达赖喇嘛不管佛塔大小,至少都整齐地、金碧辉煌地立在这里,供朝拜者顶礼膜拜。唯独缺少的是六世达赖喇嘛,甚至连一个最简单的介绍都没有,就彻底地在布达拉宫里被抹除了!一个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的活佛,一个至情至性的爱情诗人,一个傀儡政治下的达赖喇嘛,一个宗教最高精神领袖的达赖喇嘛,一个一生命运坎坷的人,一个从穷人小子到万众顶礼膜拜的神再到人最终暴亡北京路上青海湖的转变,短短24个年头,时光扭曲地在他身上变迁着。我宁愿相信他的传记里的那个结局,是他的部下杀死了他,是那个野心勃勃的拉藏汉杀死了他!是那个莫名其妙的社会与宗教制度扼杀了他作为诗人的所有的热情、友情与爱情。虽然它也成就了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宗教与政治地位,遗憾的是,他是如此地莫名其妙地被选为达赖喇嘛,而他又是如此地对政治不感兴趣。为了爱情,为了过上正常人的普通生活,他甚至要辞掉万民崇拜敬仰的活佛达赖喇嘛尊位!
游览过了达赖喇嘛的佛塔,我已经完全不记得后面的我是如何走出布达拉宫的,只是依稀地记得有些压抑。出了宫殿的后门,俯视山下整齐的楼群林立的现代化国际都会拉萨。心里的落差忽的如此的巨大,如同一个梦,刚刚醒来,又如同一个梦,才刚刚开始。
沿着宫殿旁的之字形台阶向下走,每走一段,我都抬头回望着,仰望那红宫。背景的天空很蓝很蓝,白云悠悠地漂着,不紧不慢,与布达拉红宫形成鲜亮的对比。它们一如年轻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吧。蓝色,是冷色调,它象征了农奴制度下冷酷的政治与宗教制度,在普通人看来,其有最尊崇的地位与权力。而仅仅的红色则是仓央嘉错年轻的内心的热情与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了。红色是活泼的,然而布达拉宫那尖尖的檐角与平整的宫墙一下就把那一抹热情的红色挑起、撑开,成为庄重的政教核心的最权威。那布达拉宫尖尖的金顶,则更如同镇定一切的宝鼎,使其无从改变。仓央嘉错就这样被挑着,不由自主,更无自由,即使被挑成了全藏的最高精神领袖,他也仍然没有丝毫的欣喜,而是在痛苦中,在政治漩涡的最中心,最终被撕裂了所有的期待与梦想,风干在世界屋脊的冷冽寒风中。
(蓝天下的布达拉宫)
也许是因为仓央嘉措坎坷短暂的一生,我对他如此地同情。这些文字的后面大部分不是在西藏写的,而是西藏旅行结束后回到南京看完了他的传记后才写的,也许是因为传记小说情节的原因。在这些文字的最后段,我对他有了更多的评论。但不管怎么说,他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在我看来,他更是一个在高墙宫内呐喊的集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为一身的政教制度年轻反叛者,纵尊为最高精神领袖,作为政治傀儡,他的呐喊也是无力的,并最终搭上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07,9,20
(布达拉下的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