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回忆我的05年西藏之旅(代友发表)

回忆我的05年西藏之旅(代友发表)

发表时间:2010/2/9 12:43:15 阅读:121次

西藏之旅于我,应该是几年的梦境成真后的那种人生无憾的感觉.
坤儿知道我和EMMA去了西藏后,建议我们将相片和游记放在网上, 他说他会上来看的~~~
但.... 请原谅哦,SG! 西藏回来后, 一直不想写点什么, 种种感受只能意会, 只愿意在某个时刻,和同样去过那里的人去体会和分享. 现在, 你也在西藏了, 好好感受吧,SG, 知道你会的!
走过不少地方, 西藏和尼泊尔是两个留住了我的心的地方. 很奇怪, 每次想起西藏,我都会想到尼泊尔; 想起了尼泊尔, 西藏又同时在我心里出现~~
两个地方给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尼泊尔,我是快乐和幸福的,心情每天都沐浴在阳光下;而西藏,常常是令我不经意的感动的. 我曾这样告诉一个六次进藏的朋友: 我的心情从开始抵藏的小小沉重, 到越来越轻松, 最后豁然开朗.这大概就是我在西藏的收获吧.

我也来说说几个在西藏不应该错过的地方:


拉萨:


大昭寺-- 全世界只有三尊由佛祖自己开光的释迦牟尼等身像, 一尊在印度, 一尊在拉萨的小昭寺, 另一尊就在大昭寺, 由此可知道大昭寺在藏传佛教的地位. 每天来这里膜拜的信徒络绎不绝. 在大昭寺的门口, 我们总会看到虔诚地叩着等身长头的藏族人, 他们可能是不远万里一步步这样扣着长头来到这里膜拜佛祖的,每次经过,我都会默默的看着他们,感动的情绪包围着我.一个朋友是从青藏线坐车进藏的,沿途他看到这样的叩着长头朝拉萨去的藏人,总会下车陪着他们走一段, 因为他觉得这样是他能给他们的最好的尊重.
我们还会看到 一个个手持转经桶在大昭寺转经的藏人, 每次经过, 我们也都会虔诚的加入他们转经的行列,感受同样的诚意

哲蚌寺--- 它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黄教)的最大的寺庙,建于1464年,僧人最多时达7000多人.它建在半山腰,徒步上去要一个多小时, 因为在高原, 会有点吃力,建议 SG 坐车上去呵. 该寺 下午的辩经( 僧人们在一起辩论佛经)活动是不容错过的, 僧人们分成两方,手舞足蹈的展开辩论,一方想用自己的论点压倒另一方,场面很热烈. 虽然这里的辩经不太公开, 但如果碰巧遇上的话, 应该不会拒绝你观看的. 虽然色拉寺也有辩经, 而且那里的辩经是向游客开放的, 但感觉那里的活动有点作秀的味道.sorry 拉~~


八廓街(八角街)---在游人眼中这条街为商品街,而在藏族人眼里却另有含意,它是藏族传统的转经之路.拉萨传统的转经路有三条,沿大昭寺大殿一周为小转,沿八角街一圈为中转,沿林廓路一绕为大转(约十公里),此三条转经路,都以释迦牟尼像为中心.
八角街内的商品充满西藏民族特色,随处可以看到西藏民族手工艺品和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既有老式的首饰、宗教器具、藏香、藏靴、藏帽、藏袍、藏刀、鼻烟壶等各式日用品,还有从印度和尼泊尔远道而来的各种商品。
偶们就在那里淘到了绿松石,玛瑙,蜜蜡,水晶等首饰, 还买到了几幅唐卡. 当时是随意的走进这家唐卡工作室的, 只是觉得那里画画的学生挺纯朴, 感觉他的老师很善良随和, 就买下了老师的作品, 还请老师签了名. 回来后, 看到CCTV-4 的"走遍中国"栏目的西藏专题, 有一晚的特辑就是介绍这位老师的, 这时方才知道 他是声名在外的唐卡师.缘份啊~~

玛吉阿米--- 那是在八角街上的 一家西餐厅, 餐厅的名字" 玛吉阿米" 是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 所钟情的姑娘的名字, 六世达赖在这个地方对她一见钟情, 写下了一篇篇爱情诗作,为后人称颂. 偶在大昭寺就买了一本仓央嘉措情诗集,有点遗憾的是中文的译作 似乎无法表达出原文的韵味, 令偶看了以后有种想学藏文的冲动~~

山南: 离拉萨3小时的车程, 是藏文化的发祥地.西藏最早的寺庙和最早的宫殿都在山南.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凝聚着藏、汉、古印度三种建筑风格.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去桑耶寺必经的雅鲁藏布江. 渡船上,骄阳下,凉风吹送, 碧蓝的天空仿佛离我们很近,我们望着清澈的蓝天,宽阔的江面, 只觉得心是空的, 脑子是空的,这大概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净吧,那种感觉,记忆犹新.

纳木错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海拔4718米,位于拉萨当雄县和那曲班戈县之间."错"在藏文中是湖的意思,“纳木错”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许多信徒不辞辛苦,来转圣湖.
从拉萨去纳木错,直达大概3-4 小时.但通常建议在拉萨呆了一个星期,才去纳木错,因为,那里的海拔比拉萨高1000米. 纳木错很美, 茶茶的贴图真实的反应了那里的美景, 站在湖边看着对面念青唐古拉山的时候,只想着能在这里常住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天气好的话,晚上站在帐篷外,仰望满天繁星, 真想从这里摘颗星星带回家....

日喀则: 地处西藏南部,昔日的后藏首府,海拔高达3800米,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当年后藏的政教中心,也是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美丽旖旎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的后藏生活,这里被誉为“最如意美好的庄园”。
人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为了一睹“地球第三极”的伟岸,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魅力。日喀则地区以拥有这座世界第一高峰为骄傲,今天它已成为西藏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还有令我流连忘返的 扎什伦布寺 和 圣湖 羊卓雍错....


扎什伦布寺---
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是西藏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庙,也是班禅的行宫,是去西藏不能错过的.寺院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经历代班禅修缮、扩建,形成了如今气势磅礴的建筑群。
它建筑在日喀则市郊尼色日山的脚下,沿山势而起,从外面看去,一座座大殿、扎仓错落有致,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很气派、富丽堂皇的感觉。寺庙的建筑风格与拉萨有些不同,远远望去,30米高强巴佛殿,拔地而起,更像是一座碉楼。金灿灿的转经筒包围着寺院,在后山上闪闪发光,山上挂满了经幡,山石上还有数不清的摩崖造像.
它的大弥勒殿内供奉九世班禅主持铸造的鎏金青铜弥勒坐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坐像。寺内藏有珍贵文物多种,都是研究西藏各个历史时期政教和社会发展的无价之宝。


西藏于我的回忆,是和人连在一起的,走在路上,除了沿途看到的风景,所遇到的人和事,点点滴滴都会让人感动. 西藏最吸引我的, 不是它的自然风光, 而是它的人文寺庙文化,和我们遇到的那些善良虔诚的藏族人. 回到都市, 每每想起西藏, 我都会想起大昭寺,想起日喀则...心中一片温暖,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还有我们有幸遇到的他们....

扎西:
在扎什伦布寺, 我们请到了腼腆和善的喇嘛扎西 带我们参观寺庙,讲解寺庙的文化历史.
在那两个多小时的过程中,他娓娓道来,回答我们关于藏传佛教的疑问和不解, 在一些殿堂里, 时不时会有小喇嘛叫住扎西, 向他请教几个英文单词(小喇嘛正用MP3学英语呢);在殿堂外,有外国游客向扎西提些佛教的问题,他会停下脚步,用英文给他们解释...
我们惊诧于扎西的博学和他的悟性,他才23岁,而且,喇嘛们在学院只学藏文和佛经,汉语和英语都要靠自学的, 但他这两种语言都说得那么流利, 当他问我们: 他是否表达清楚的时候,我们由衷的赞叹:你说得很好,我们很明白!! 这时的他,清秀的脸上还是那腼腆的谦逊的微笑.
令我们不好意思的是, 一路走来,我们都时不时拿着水壶喝几口水, 但寺庙内没水卖的,作为听众的我们在喝水,而有点感冒的扎西就这样两个半小时滴水未沾,当我们向他表示歉意时,他不停的说: 没关系...我现在还记得他当时真诚的表情.


还有那个帅哥:
日喀则,我们住的宾馆的保安.一踏进宾馆的大堂,偶就看见他了,呵呵,偶对帅哥特别敏感,他古铜色的皮肤,轮廓鲜明的五官,很帅气,偶当时就觉得:像陈坤!!
偶们check-in 后, 就向帅哥打听: 帅哥,那里有理发厅?(为避免感冒,偶们选择在理发厅洗头).
帅哥直指宾馆外,"就在马路对面",然后和身旁的同伴说: 她叫我帅哥.
偶当时有点纳闷: 是不是在当地,这个称呼有点不妥? 但偶没时间细想,就冲出大堂,先找理发厅呵.
但,没有营业... 偶回来对帅哥说: 没有开门呢, 还有哪家? 帅哥想了想说: 要坐车的.然后顿了一下:我带你们去~~
"好啊" 偶向来不和帅哥客气的,跟着帅哥跳上公交车,偶终于忍不住问他: 我叫你帅哥,你不会不高兴吧?
他摇摇头,"不会啊". 车里的乘客回过头来看看我倆, 偶的问题是否有点奇怪?
车到站,帅哥招呼偶们下车,又教偶怎么回去.
知道了,帅哥! 偶们可是走南闯北的老驴拉~~( 偶在心里说, 怕这等大大咧咧吓着帅哥,也损害偶们淑女的形象~~)
第二天,要离开拉,在车旁又见到帅哥, 帅哥帮我们将一个个大背包放进后车箱,关好门.
偶说:谢谢帅哥! 他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轻快的在我们车旁哼着藏族歌, 偶不知该如何向帅哥表达一下谢意,(这里不是国外,不能乱给小费,要不,会伤帅哥感情的),偶从包里拿出一袋巧克力,递给他, 他赶紧摆手: 我不吃这个的. 啊?? 不知谁问他: 抽烟吗? 帅哥答道: 不抽烟,也不喝酒. "啊,做你的女朋友真有福气" 不知又是谁说了一句.
该上车了,朝帅哥摆摆手,"再见,帅哥,下次再来找你呵"
他也向我们摆摆手,帮我们推上车门,一个漂亮的转身,然后一个淘气的敬礼,望着我们的车驶远…

曲扎:---在大昭寺带我们参观的大师
我们来到大昭寺,就决定像在别的寺庙那样, 请个师傅为我们讲解.这时,我们见到了在门口坐着的曲扎--- 平静的脸上挂着淡淡笑容的他, 当我向他提出这个请求时, 他略带歉意的说: 因为要办点事,他不能帮我们讲解. 但我很诚恳的说: 不急,您先办你的事, 咱们可以等你. 他看了看我们, 说:我半小时后要出去的,我挂个电话问问,看能否改个时间. 挂完电话, 曲扎向我们点点头, 让我们等一下,稍后就陪我们进大昭寺.
跟着曲扎师傅,我们来到大殿,来到一幅幅壁画前,来到一尊尊佛像前. 站在佛像前的曲扎,原本看似不善言谈的他,马上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两眼发光,侃侃而谈,而我们,耳中也只传来他沉稳的男中音: 他是在用他自己的领悟,向我们讲述他对佛教的理解,讲述他的感想,他的见解....周围其它的游客都受到曲扎的吸引和感染, 我们身边跟着的围着的人越来越多,有时我只有费劲的拨开其他人, 才能站到曲扎的身边,看着他智慧的眼睛,听他讲他的道理...


记得他说: 物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记得他说: 人不能迷信佛,佛不能帮你, 他只能引导你,净化你的心灵,人要靠自己....


又回到大殿前, 曲扎的讲解结束,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以后的每天下午,我们都会来大昭寺转转,然后到大昭寺的楼顶晒太阳,看日落;因为曲扎, 大昭寺的印象更为深刻….

羊卓雍错---
西藏四大圣湖之一,与雅鲁藏布江仅一山之隔,距拉萨以南100公里。乘汽车离开拉萨,路经曲水,沿着之字山路往上爬,便可抵达羊卓雍湖。那爬山的路九曲十二拐,真有点险~~

羊湖海拔4441米,湖岸线200多公里,湖宽70公里.羊卓雍错,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象珊瑚一样的湖”,湖水像天鹅绒般碧蓝,幽静,延绵在雪山之间,透明清澈,如同清丽俊俏的少女.
牧羊人的羊群散落在不远处,极目西望,远处的山峰高耸入云,俊朗的身影伴随着温柔的湖水,偶尔两三只飞鸟展翅划破长空,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宛若置身于图画中…..

( 雪域唐卡手工艺店
八角南街16号,它的主人叫次旦朗杰。次旦朗杰是西藏民俗协会会员,唐卡艺术师。......
------------------------------------------------------
呵呵, 偶就是买了这位唐卡老师的作品, 偶们当时就叫他老师.
那两天,我们天天逛八角街,进了好几家唐卡店,都是转一圈就出店门了, 只有这家唐卡店,令我们停下了脚步,细细欣赏,轻声请教,爽快成交~~ 回到家后,偶然一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专辑,才知道老师的声望.当时,偶真是有点自豪和窃喜哦~~
还记得老师的和善谦逊,还记得那位藏族学生的纯朴善良…. )

还有阿里--- 许多次,我听见自己心底的声音:我要去阿里,我要去古格,我要去转冈仁波齐峰,我要去看玛旁雍错.....阿里,魂牵梦绕~~~~这次,时间不允许,没有安排阿里的行程,不过,没有遗憾.
但是,不是没有遗憾,有遗憾:
那是刚到西藏的第二天,我们在拉萨街上的小店吃着早餐,两个衣着很朴素的藏族男人来到店门口,和老板娘说着什么, 旁边经过的懂藏文的小姑娘帮他们解释:原来他们想买两碗饭,两碗白饭. 老板娘听到后拒绝了, 她不愿因为两碗白饭的价钱亏了两个座位的生意. 在外面站了一会, 这两个男人买了一袋包子离去.
我们坐在里面,看着全过程, 想不明白:为什么只买两碗白饭? 突然,我们恍然大悟: 他们两个一定是从很远一步一步走到拉萨朝圣的,每一角/每一元都得来不易,所以,他们只舍得买饭!! 要是我们能为他们买上几袋包子就好了,我们为自己的反应迟钝懊恼和自责....
在离开拉萨的那天,我们将带来的没送出去的笔留在了旅馆,"应该不会遇到需要文具的小学生了"我们这么说. 在去机场的路上,我们的车赶上了一部载满小学生的拖拉机, 听司机说, 因为学校离家远,很多学生就是搭乘沿途经过的拖拉机去上课的, 我们想起了那些留在旅馆的文具?
........................
昨晚,去朋友的酒吧小坐, 才知道朋友正在拉萨回来的飞机上. 不知过了多久,神采飞扬的朋友推门而进, 顾不上和别的熟客打招呼,朋友径直来到我们身边: "真不想回来了!" 这是朋友进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真想继续呆在那里..." 朋友继续倾诉着. " 下次再去!" 我说, 是对朋友说,也是对自己说.
喜欢走在路上的感觉,
喜欢期待下次走在路上的感觉,
我会继续

走在路上.......

Mary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