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神游(上篇)
有些地方就像一块磁铁,对人具有天生的吸引力。
那里的蓝天更高远,那里的阳光更炎热,那里的狂风更呼啸;
那里的雪山更雄伟,那里的湖泊更宁静,那里的河流更湍急;
那里的笑容更灿烂,那里的信仰更虔诚,那里的心跳更激烈。
那是一块高旷峻奇的土地,那是可供灵魂歇脚的地方,
那是无数颗疲惫的心想要抵达的心的归宿之地。
那就是青藏高原。
继去年藏旅失败后我就留起了小胡子,并许愿明年的这时我一定会回来并完成我的心愿,到时再剔掉胡子。
日记:2008年5月5日,怀着对青藏高原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之情,我和其他伙伴一行12人踏上了前往青藏高原寻找心灵归宿的旅程……
青藏线(三天)
西宁103km 倒淌河116km 黑马河80km 茶卡190km 香日德150km 诺木洪114km 格尔木90km 纳赤台30km 西大滩40km 昆仑山口110km 五道梁83km 二道沟67km 沱沱河沿92km 雁石坪100km 唐古拉山口89km 安多138km 那曲164km 当雄75km 羊八井87km 拉萨
天际苍茫,一列火车隆隆而过,划破了荒漠戈壁的沉闷。此时,一辆在公路上的汽车与一列在铁路上的火车逐路并行,你追我赶,几近纠缠的在一起行驶着,车后滚滚烟尘……这个只在电影里才能见到的画面就这样在青藏高原上每天重复着,那条公路就是青藏公路,那条铁路就是青藏铁路。
日记:2008年5月7日,离开西宁200多公里后,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青海湖。站在湖边的路基上遥望,目极之处尽是蔚蓝,这里水天一色。要不是湖边草地上的牦牛和绵羊的存在,或许我会错觉自己置身在纯净的大海边了。
青海湖为内陆湖泊,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海拔3195米,比西宁城还要高出近千米。青海湖四面环山,东为巍峨雄壮的日月山,西为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南为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北为高耸壮丽的大通山。四座大山犹如四大屏风,将青海湖环保其中,青海湖水色青绿,从高空俯瞰,宛如一块巨大的蓝色玛瑙,镶嵌在青藏高原。高山之下,湖畔之外,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在湖边在金银滩上王洛宾写下了他那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分别穿行青海湖南北两岸,一路西去。
日记:继续西行,离开青海湖后路上的汽车就很稀少了,途中翻越了3817米橡皮山口,橡皮山是之字形盘山道。再前行50公里就到了茶卡。
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奇观等,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
日记:过了茶卡,我们开车在路上又经过了几百公里的戈壁滩,翻过海拔3672米的旺尕秀垭口,到达都兰县和香日德镇。然后再从都兰翻过海拔3088米的乌兰山和海拔3015米的过脱山,一路苍茫戈壁奔向格尔木。
“在格尔木,你会忘掉籍贯,忘掉户籍,忘掉脐带,还有细腰和乳房。她赐予人的只有坚硬的行走意识和刚硬的双腿。”
格尔木作为一座城市出现在中国地图上是1953年以后的事了。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建成,1955年在荒漠建成起了第一座楼房,标志着作为城市的格尔木,开始告别“帐篷城”的历史。在青藏铁路通车前格尔木承担着近85%的进藏物资的运输桥头堡功能,但现在通火车一年来他的作用已经被淡化了一半多。
日记:2008年5月8日清晨,离开格尔木西行的旅程仍在继续中,我的心情也越来越亢奋,沿途的戈壁尽管荒芜,却有着无限的魅力吸引着我的目光,途中我总是强打着精神,唯恐错过一丝一毫的美景。有人说:几乎全线修建在青藏高原的青藏线风景实在是有点枯燥,路面也全是黑的,随时可以闭目休息片刻,不用担心错过了窗外的风景。窗外永远不变的都是缓缓起伏的低山和丘陵,稀少的荒草、裸露的土地。可是我却不以为然,这种荒芜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挑战,是上天给予我们的启示。
经过了纳赤台、西大滩、昆仑山口、索南达杰保护站、五道梁、风火山口,我们一行来到了长江最初源流的沱沱河。
沱沱河发源于海拔6621米的格拉丹冬山,与当曲、楚玛尔河同为长江的源流。沱沱河自由而放肆地流淌,冲刷出一条如同黑色鳞片般的河床,壮观的沱沱河特大桥横跨在沱沱河上,是长江源头第一桥。
日记:已经过了沱沱河,我们现在来到了青藏公路全线的最高点唐古拉山口(海拔5213米),也是青海和西藏的交界。
“唐古拉——高原尽头,时间深处。
于一尘不染的蓝天下,环顾无尽的雪峰,
你会感到自己站在地球的边缘上……”
唐古拉山峰顶终年积雪不化,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东南延伸处接横断山脉的云岭和怒山,是怒江、澜沧江、长江的发源地。
日记:过了唐古拉山口,经过安多,当晚住那曲,次日(5月9日)早出发去纳木措,到达纳木措时,湖面的冰已经基本融化,湖面清澈无比,因为天色已晚没敢久留,回当雄,翻海拔5200的念青唐古拉山口,下得山来觉得头非常疼,后脑勺脖子处——那是明显的高原反应,想睡觉但不敢睡,其他有几个在后面车上好象反应得更厉害,晚七点多终于到拉萨。太阳虽然还是高高挂在当头,但我们进了旅社便睡了一觉。晚上10点时,感觉好些但还是头痛,被叫去吃饭,回来去楼上酒吧喝了杯,晚12点好想头不痛了,睡觉。
纳木措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民间传说天宫御膳中的琼浆玉液就是纳木措的源泉。湖东有一石灰岩构造的半岛伸入湖中,岛的前端有奇特的天然地貌,一些山体上还留有许多古来的岩画。这个半岛就叫“扎西”,在这里可以饱览纳木措的湖光山色,感受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进湖先要上山,车进得风景区,然后漫漫爬升,山上下雪,湖在山凹里,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第二大盐水湖,是西藏三大湖景之一。
日记:5月10日早8点,睡不着了,起床,喝了碗麦片,好像高原反应都过去了,特庆幸。
我们住的拉萨平措康桑青年旅舍是主要背包客的集散地,此外就是东措了,距布达拉宫和大小昭寺之间步行都在10分钟内,由于“314事件”的原因街上一片寂静,很多路段被封锁,晚上更是很多区域被禁止进入,有些寺庙还被关闭着,我们所处的朵桑格路是本次314最严重的路段之一。凑巧的是我的房间号码也正好是314。
这天早上,我们还有一名同伴上路拍照被拘留,经多方联系以及组织解释,最终才以没收相机数据卡为最终解决。
下午去各大旅舍把寻人结伴和租车的帖子挂上了,并去租车市场逛了圈。
5月11日,继续找车、找人,见面,看车,看人,制定线路,并约好15人明天驱车去130km之外的德仲温泉一日游,也当是对未来探险之旅的旅伴们之间提供一个磨合的机会吧。
5月12日,早10点出发,中午到达德仲温泉(海拔4300米),据说是全藏最好、最自然、水温最适中,也最便宜(每人3元)的温泉。我们泡了大约有2小时左右。因泡了温泉本来体力就下降,又吃了许多东西和饮料,加重胃部负担,一名同伴倒下了,全身发白,赶紧把她抬下山来,给她吃了应急药品,在回来的路上睡着了。回到驻地已是下午4点多,睡了一觉很香甜,晚上去大昭寺附近一酒吧,结识了些新的旅友。
5月13日,陆续有队友倒下,挂水、吸氧、退出,次日又有5人宣布退出,重新组团,退出的队友们选择了与另一队人去尼泊尔。因为去尼泊尔的路程是从3650米在2天内先上到5200米然后直下到2000多米的海拔,所以反应不大,或是还没有反应就已经下去了。而阿里是在15天内始终在4500-5500米左右,所以较危险。我们余下5人一车,又结伴了2台车,一台已在拉萨见了面,沟通了一下,约定15日出发;另一台车人,要15日到,然后马上上路,没有任何适应期,为之担心。12日,四川地震了收到很多短信,但我们这一点震感都没有,拉萨四面被山包围,震不进来。
5月14日,拉萨城内游,然后购置物品,包括氧气袋,备用药,火种,大量黄瓜、胡萝卜、番茄、苹果、牛肉干、方便面、饼干、糖果等。我怕还特地买了一个奥地利产的高原打火机,准备在珠峰点燃我的雪茄!把车辆又检查了一遍,晚上吃了一顿尼泊尔餐,洗了澡,一切准备就绪。
拉萨
拉萨,这个有着1400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古城就活生生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激动,太多太多的感情,此时此刻我尽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
拉萨(Lhasa),是各地藏传佛教信众心目中的圣地,这里有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其中又以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八廓(角)街等闻名海内外。
布达拉宫
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拉萨,首先映入眼帘的必定是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座宫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是集中体现藏族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一座丰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备注:布达拉宫的门票100元。这座世界闻名的宫殿外观很壮观、宏伟、传说很神秘古老、莫测,但布达拉宫只有很小一部分对游客开放。出得宫来,见周边街上很多人在磕长头(这是藏民对他们信仰的一种最虔诚的表达方式)。有人从千里之外的青海、四川、云南,耗时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时间一路磕到拉萨的。但他是我见过最年少的虔诚朝圣者,他使我驻足,他使我感动,当他站立起身时我在他口袋中塞入20元钱(通常给朝圣者1角钱,为此我们在入藏前还特意去银行兑换了几十元的零钱)。
大小昭寺 (军管,未开方,阿里回来时去的,但在此一并写了)
大昭寺位于布达拉宫以东约1公里处,是拉萨最早的建筑,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寺院中,大昭寺建筑规模不算大,但它的地位和影响却独占鳌头,令其他所有寺庙都难以望其项背。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信徒心中具有无比神圣的地位。拉萨老城也是以它为中心,因它而成的。佛殿是大昭寺的主体,也是精粹所在,现高4层。佛殿中部是空间高敞的覆顶天井,一层正面是主殿及配殿。主殿位居大殿一层深处正中,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请去的高1.5米的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寿量身鎏金铜像。这尊像原先供奉在小昭寺,金城公主将它移奉到此,增强了大昭寺的显贵地位。
从大昭寺出来行500米左右即可到达小昭寺。小昭寺与大昭寺同为7世纪中叶始建。据藏文史书记载,在文成公主一行即将到达目的地时,用于运载释迦牟尼十二岁寿量身像的木车行经此地时陷入泥沼,随行的力士百般努力,始终不能撼动,公主卜知佛意,遂命四面立柱,覆盖白绸,将佛像就地安放,建寺供养。
八廓(角)街
名扬中外的八廓街是沿环绕大昭寺的转经之路形成的。“八廓”在藏语里的意思是中间转经道。拉萨的转经道习惯上主要分内外中三条,除“八廓”之外,内转经道(藏语称“囊廓”)指大昭寺内的转经回廊;外转经道(藏语称“林廓”)是绕行包括八廓街地区以及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等处的外围环形线。
千百年间,八廓街一直是西藏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即使不买东西,逛一逛八廓街也会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沿街转经的人流和磕长头的朝圣者,使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在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又透着几分肃穆和凝重。
日记:修整5天并且进行重新组团后,我们终于向着阿里环线进发了。
无论是途经神山圣湖的阿里南线还是都是一望无际草原的野生动物乐园的阿里北线,整个阿里环线在西藏旅游的6条线路中都是最为艰难的线路。除去路途的颠簸及艰险,海拔的不断升高,也是对探险者极大的考验。
阿里南线
拉萨157km 浪卡子88km 江孜104km 日喀则152km 拉孜107km 桑桑122km 22道班58km 萨嘎206km 仲巴91km 帕羊213km 霍尔28km 巴噶100km 门士54km 巴尔130km 狮泉河117km 日土
阿里小北线
日土400km 盐湖184km 改则99km 洞措405km 萨嘎109km 佩枯措62km 拉龙拉山口140km 定日85km 拉孜152km 日喀则213km 曲水60km 拉萨
阿里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为万山之王。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狮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等国际性河流均源于阿里境内的冈底斯山主峰一带,这些河流孕育了早期人类文明及部落古国。
日记:5月15日,出发啦。我们5人乘一辆车先行,另2车有5人中午到再赶上我们。离开拉萨的2小时,过拉萨河、曲水桥(拉萨的门户)便到了羊卓雍措——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湖面海拔4441米,有多种水鸟在此栖息,无论你在哪个角度,都不能看到湖的全貌,她由四个姐妹措,相连而成,她们是:空母措、沉措、巴久措、古羊卓雍措,她的身躯蜿蜒在群山中达130公里在不同时刻阳光的照射下,她会显现出层次极其丰富的蓝色,好似梦幻一般。羊措的一绝是她的水源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但她却没有出水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妙的动态平衡。
再西行100多公里到卡若拉冰川,山口高5036米,其峰卡鲁峰是年楚河和羊卓雍湖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周围冰川地貌突出。
再西行约40km到白居寺,宗山古堡
白居寺:一寺容三派在西藏绝无仅有,而且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萨迦、噶高、格鲁三派)
塔寺结合的典型: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
宗山古堡:1904年西藏历史上唯一一次抗击外来入侵的战争,是西藏军民英雄抗击入侵英军的历史见证。电影《红河谷》就在此拍摄。
扎什伦布寺:86公里,日落前到达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6大寺庙,由宗喀巴弟子一世达赖于1447年建成,1500年四世班禅主持时扩建,并成为班禅的驻锡地,是后藏地方政府机关驻地。内藏文物广泛历史久远。晚住日喀则,在上海街上吃晚饭。西藏的大部分城市的马路由内地各省市援建,所以街道就使用城市命名了。
5月16日早8:00出发,无风景行650km至仲巴,行12小时,日喀则到拉孜是新修公路,在拉孜午饭,买刀一把,拉孜是藏刀最好的出产地。出了拉孜就是土路、石子路、沙砾路。仲巴就一条小街不过100米,就一个旅社,一个招待所,卫生状况极差,狗很多,二个字恐怖,建议不要在此留宿。
5月17日,仲巴到玛旁雍措400km全土路,早9:00出发,行10小时。
玛旁雍错
海拔4588米的玛旁雍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是西藏除了那措,羊措外的三大圣湖之一,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海拔4400米,湖水最深处77米,湖形如满月,据《大藏经.俱舍论》记载,在神山冈仁波齐山下有四大江水之源的圣湖之母——玛旁雍措,是佛教、印度教、苯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是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极乐世界。
当晚住霍儿,一个圣湖边、神山脚下的小镇,后2车终于赶上我们了,但决定明天还是我们打头阵,他们多睡2小手再赶上来。
浩瀚的玛旁雍错是世界上多个宗教认定的圣湖,也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最负盛名的湖泊之一。在诸多古经书中,它都被称为“圣湖”之王。历来的朝圣者以到过此湖转经洗浴作为人生最大幸事。
玛旁雍措边的沙尘暴
下午3:00到达玛旁雍措,此时后车还没有跟上,我们就将车停在公路一侧,经一块约5km的沙漠向圣湖徒步前进。圣湖湖面宽阔宁静,西北西南面雪山围拢。由于海拔的高度及雪山的融化使湖水异常冰凉。岸边可见小鱼儿在其中游动。岸边有帐篷供游客住宿,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来此转湖,由于我们没打算转湖。因此在湖岸边溜达了1小时体验了圣湖并各自许下美好的愿望后向着我们的汽车返回,行了约有2公里时,就见身后西北方向,就在圣湖西北之鬼湖方向升起一个小黑点,我们开始并没有在意。然后变成一个小黑团,一条自上而下的黑带,慢慢向东向我们推进,由慢到快,越来越快,这时我们感觉不对,赶紧向汽车方向跑去,此时距车约2km,由于在沙漠中跑不快,沙尘暴速度比我们快,在我们距车约1.5km处赶上了我们。一瞬间什么也看不见了,就连汽车的方向也找不到了,为了不走错方向以至于迷失在沙漠中,我们决定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沙子向我们的头上、衣服上,嘴巴、鼻子袭来,使我们呼吸都感到困难。只听耳边风沙声,其他都安静的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围得更紧了,手拉得更牢了。以便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呼吸。2分钟、5分钟,大约有20分钟的样子,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只有我们仿佛从另一个世界,从头到脚、从上到下都是沙子。
日记:5月18日早8点起床,吃了自己做的早餐,然后出发,环圣湖向北经鬼湖转西去普兰,中国和尼泊尔关口,路非常难走,是这几天来最艰难的行程,共100km,其中的70km特别难走花了3个半小时,都是草原车轴道,所谓的18车道,也就是根本没有路,全考眼力和经验判断然后选择走哪根车轴印,到了那已过正午,很失望,因为314国道为了保护奥运会的顺利进行,因此关贸口岸被关了。在关闭的口岸处逛了一圈,吃了午饭便返回,同时通知后2车不再前行以便今晚我们能在神山脚下会合。返程重在鬼湖边停留,大家昨天已经领教了鬼湖的厉害,也早就有所闻关于鬼湖的众多传说,所以大家一至同意只在稍远处停留10分钟,不接近湖水。鬼湖其名拉昂措虽距圣湖玛旁雍措只有10km,但拉昂措却是个咸水湖,因此无任何生物,毫无生气,据说它无风三尺很变幻莫测,可它确实美!背靠神山冈仁波齐,又被众雪山环抱,在淡蓝的天空下,在深蓝的湖面之上是几朵雪白的白云,这天地之间就我们一车5人,出奇的静,只有风声,湖水的波涛声,仿佛时间,一切都在此凝固,突然白天变灰云,而且大片大片盖过湖面,远处雪山上方不知何时密布黑云,显得阴森恐怖,使鬼湖呈现出一种神秘、诡异,和莫测的美丽,我们不敢久留,赶紧驱车离去,晚六点许到达神山脚下小镇塔尔钦,住冈底斯山孤儿救助站招待所,站长北京人,孤身一人来此已经工作好多年了,招待所里物价略贵,但它的每一分收入都将被用在当地的孤儿救助上,所以我们选择在此入住。再后来的救援行动中帮了我们的大忙,饭后开始讨论行程,我们全部13人一致同意,不在此增加行程,就一天转山,其中一对3人,车送至山脚下并接回,走32km的大环线。其余7人分2小队走曲波寺,另外3人不转。
冈仁波齐
神山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主峰,海拔6638米,并非是阿里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终年积雪的峰顶能够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冈仁波齐峰行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它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万字符”,让人不得不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冈仁波齐藏语意思是神灵之山,是苯教的发源地,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苯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据说转山一圈可洗净一生罪孽,转山两圈可成佛升天,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藏区的朝圣队伍络绎不绝。朝圣对于一个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时间去认真对待的并历经千辛万苦并跨越真正的时空来完成的神圣之举。
冈底斯山,世界最高地区,中亚多条河流发源于此,据说,水源始自于神山融化之雪水,汇入圣湖,然后流向东西南北四方,向北森格藏布,狮泉河其下游为印度河;向南马甲藏布孔雀河,其下游为恒河;向西朗钦藏布象泉河其下游为苏特累季河;向东当地藏布马泉河其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而神山之神与其奇峰异貌有密切关系。在峰峦起伏的群山之中,凌空直耸云霄,独具雄姿,气势磅礴,其顶终年积雪,犹如一个大银冠,而经由长期风化而形成的天然台阶,纵衡峰体中央,好似通往天堂的悬梯,两侧悬崖绝壁,整个山体庄严雄伟,像个大宫殿。
转山分三种方式,外线是以冈底斯山为核心的大环山路线,转山线路32km加上驻地到山脚及返回共计约50km,通常要2-3天完成转山,内线是以冈底斯山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路线,全线加后头也有近40km,而且直上直下难度大。一天完成可能性也小。分三条线,哎大经广场转了圈,然后上到曲波寺转13圈等于大圈一圈,总长也要近20km,转小环线必须在完成13圈外线后才能可以转内线。
冈仁波齐山上的历险
5月19日早5点,一队人马由汽车送至山脚下出发转大圈了。7点其余2队人从驻地徒步出发转曲波寺。出了小镇塔尔钦,走4-5km山路翻过金帆顶到金帆广场。转场3圈,其他人沿河床向曲波寺前去,我们3人决定登天葬台,花了近1小时登上天葬台,居然还能看到刚天葬完的痕迹。
转完曲波寺下午开始返回时正好起了大风,我们顶风前进了一个多小时,由于风很大,吹得我们头晕了,当上到山顶时只见圣湖对面刮起沙尘暴,一片、二片,越来越大,但不是冲我们方向来的,我们正为此庆幸时,只见湖上出现一片乌云,越来越大,天越来越黑,并向我们方向压过来,我们赶紧向营地下降,但我们怎么也赶不上云移动的速度。1小时后,伴随着乌云压顶,一场暴风雪来到了,雪越下越大,顶着大风雪我们继续前进,不能停下,因为我们谁都知道,一旦停下就再不可能站起来了,近3小时后,天将黑之时,我们安全撤回营地,但有一组2人转大圈的没能撤下来。1小时后,其中一女生撤下山来被车送回营地,告知我们他在山顶,高原反应了,被留在了休息处(因事先有约定,当有人身体不支时,其他人将其安顿好,先撤并请求救援)。当分析了当时情况和其人一贯行为作风后决定即刻组织人员上山救援。车送至山脚下,二队人员,一队在前一路直上。晚10点出发,另一队紧随其后扩大搜寻范围,缓慢前进。晚11点前队回信息已到半山寺庙,没见到其人,我们指示他们继续上行,目标两人分手地,离寺约4-5小时的休息地。又1小时后收到消息在距寺庙上方约5km处发现了他在河的对岸。这是一条干涸的河床其左岸经寺庙通向山脚,而右岸则引向大山树林深处,如果再差半个小时或擦肩而过,那么他将有很大可能永远和我们分别了。半夜3点多,全体队员,终于全部安全返回营地。
日记:5月20日,扎达古格,还是我们先发车,当车行离扎达120KM处时,由于昨天的大雪,路况变得越来越坏,山上积雪很深,雪在阳光下开始融化,使路面变得异常泥泞,车碾随时有陷下去,或滑落山的危险,最后我们决定,等后2车到后一起前进,古格王朝,在距今1000年前,奇迹般的出现在西藏高原上,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然而300年前,突然由盛而衰,并瞬间消失于茫茫沙海之中,古格从此成为了神奇大地上的不解之谜。
5月21日,狮泉河(阿里)休整,本次行程中最条件最好的一站,晚上洗了个桑拿,7天来第一次洗澡,美美的吃了一顿烤羊肉,啤酒大家喝到午夜才睡去。
5月22日懒散的一天,行一小时到本次行程的最远关时,游班公措,一条界于西藏和克什米尔之间的湖,此湖在中国,一边是淡水湖,而到了克什米尔就变成了咸水湖。水冰冷是因为昆仑山脉的雪水,湖中有鸟岛、天鹅湖、月亮岛,湖色微绿色,周围被昆仑山脉包围,景色出奇的迷人,是我们此次阿里之行中最美、最静、最清的湖,此湖的裂腹鱼,一种无鳞的淡水鱼,长的很慢。据说一年只长50克,我们找了个家饭店美餐了一顿。饭后在一藏茶馆喝油茶到10:00,天才黑,这是最漫长的一天。
班公措
“班公”是印度语,意即一块小草地。藏语称此湖为“错木昂拉仁波湖”,意为“长脖子天鹅”。从狮泉河向北130千米是日土县城,班公措就位于日土县城以北10千米的中国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处。东面三分之二的面积属中国领土范围,余下西面三分之一则属于印度。湖的独特处在于:湖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是淡水,物产丰美,水质洁净,水色碧绿;而在克什米尔境内就成了咸水。湖中盛产一种名为裂腹鱼的无鳞淡水鱼,受高原环境影响,生长缓慢,但味道十分鲜美。
日记:5月23日-24日,藏北草原,1200KM的3天赶路行程。每天有16小时在路上。半途住改则。
藏北,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人烟稀少。路非常难走,多土路,多河道,但沿途风光和南线完全不同,湖泊、草原、雪山,还有温泉,藏北又是一个天然野生动物园,草原宽广,当汽车经过时可见许多的藏羚羊、藏野驴、黑胫鹤等野生动物,而印象最深的是S206—350Km处,扎日南木措,其海拔5400,比纳木措还高,更大,更美,只是离拉萨较远,在藏北,少人路经。
还有S206—350Km处温泉,更胜羊八井,海拔挑战了这3天到了极限,每天在5000米以上,桑母拉大板山口达到了5600米,但差极了,是北线的径*处,还在措勒附近路遇2个羊车族。此2人从拉萨出发,30天环游阿里线,敬佩,祝他们一路顺风。无人区给人感觉,首先是自然风光美丽,这里蓝天和大地的色彩更强烈,没任何空气污染,空气透明度极高,这里的美是一种狙狞的美,景色远远超出了许多人的审美经验,让人感觉就像不在地球上。
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
在青藏高原的中部,有一块被各国学者和专家称为“生命的禁区”的地方,这里便是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在西藏的西北部,面积有6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5000米。这片地方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几乎荒无人烟。历史上,曾经有一些人去探险,可是不是因为缺吃,就是因为迷失方向,很少有人生还,可可西里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荒凉、恐怖的世界。
可可西里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自然风光的美丽,这里蓝天和大地的色彩对比强烈,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空气透明度很高,一切看起来都很清晰,往往在距离上给人以错觉。这里的美是一种粗犷的美,尤其是其腹地“双湖”一带,给人的感觉就像不在地球上,这里的景色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人以往的审美经验。
可可西里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动物园。这里的草原很宽广,只是青草生长期短,但更多的还是大片的戈壁。当汽车在没有公路的大地上自由自在奔驰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马和羚羊群,其他如鹿、藏野驴、野牦牛甚至狼、熊等等也常常出现在视野里,然后消失在远方……
日记:5月25日早8点出发,今晚要赶到珠峰有一段无名路较难走。出萨嘎上Z717行69km,Z717向右拐了,我们要向左行入一条无名道,其实就是草原上的便道,行约50km进入海拔8027米的西厦邦马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五大8000米以上山峰之一,再行40km进318国道,过5050米的拉拢山口,再行130km到老定日,每人珠峰门票180元,车辆每车400元,购票在4318-5145米处转入珠峰路,全土路,而且盘山而上。过海拔5210米乌拉山口远眺五大峰,西夏邦马峰8027米,卓奥友峰8201米,珠穆朗玛峰8848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3米,因云雾较多肉眼还可看见,但照片效果就不那么清楚了。
晚7时许到绒布寺,抓紧时间晚餐休息准备明早去珠峰,由于314及珠峰火炬登峰所以来时没有去成,现回程得以实现珠峰之行,但可惜没拿到登山许可上一号营地,所以明天上到大本营后只能靠运气向上冲一冲了。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藏语意为“圣母”,海拔8848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之中尼边界上、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正南方。峰顶终年积雪,一派圣洁景象。珠峰地区拥有4座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被誉为地球第三级。
珠峰山脚下建有一座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同时,绒布寺也是观看珠穆朗玛峰的最佳位置,两者直线距离25公里。
高原雪茄的滋味
5月26日早5点出发,天还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得融化的雪水行成的小溪向山下流去的响声,我们顶着星星向大本营前进,7点便到了大本营5200米,此刻的天际也露出一丝微白,在这雄伟的珠峰下观日出,我拿出了为这一刻珍藏了整整一年的雪茄Cohiba Robustos,并为这一刻购买的产自奥地利的高原专用打火机(由于缺氧,一般打火机无法在高原点火)小心的剪掉茄帽,背风点着雪茄,点燃的时间比在平地要长很多,拿到嘴边慢慢的,饶有回味的吸了一口,这一口我为此准备了一年多,燃烧缓慢,口感有些淡,但较醇厚,由于空气相当清净,所以茄香特别浓郁。静静享用一会,带着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我们决定继续上行。不久便被边防队以没有登山证而劝阻,这非此行最高点。我们走过的藏山每天都在5000米以上,我们翻过无数个超过此高度的山口,但珠峰更具意义。
返程2天,沿3187一路下行再经日喀则,沿雅江,过拉萨大门曲水桥南下去山南藏传佛教起源地,达赖的地域,游了桑耶寺、昌珠寺,雍布拉康,骑马上山,感觉像江南,海拔才3000多米,周伟到处是绿油油的农田,是西藏最富饶的地方之一,找得一家农家住宿一晚,吃了风干肉土豆,喝了青稞酒。
日记:5月28日再经雅江河回拉萨,红贡嘎, 了这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独一无二的建在雅江干涸河床上的拉萨机场。
当再次回到拉萨。原以为完成了阿里之行的我会激动不已,可是当站在了终点“拉萨”,我却有种失落感,遗憾自己没有在这段旅程中拍更多的照片、没有停留更多的时间,那些美景让我今生难忘。
总行程青藏线2250km,阿里环线5160km,历时22天(不算前3天上海至西宁的旅程)。
未完待续……
藏区神游(下篇)
西藏游共有四条境内线和一条境外线。境内线是:青藏线和新藏线(新疆到拉萨也就是在西藏境内的阿里线);本人在上期杂志中已经向大家介绍了这两条线,还有就是川藏线,本期将要介绍的也是我的出藏线路;第四条就是:滇藏线,去云南的;境外线为尼泊尔线,从318国道的尽头出境到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川藏线源自四川成都,终点为西藏拉萨。这条线路又分为川藏南线318国道线(长2149公里)和川藏北线317国道(长2412公里)。从成都出发,前半段是北线317国道线,经都江堰、汶川、四姑娘山、姚坪羌寨、米亚罗、炉霍一路直到甘孜,风景秀美,还可以一路领略羌塘文化,然后在甘孜转南线到理塘,沿318国道走南线,一路向西到拉萨,这也是我们的原计划线路。但是,由于“5.12汶川地震”,所以我们这次只能走全南线318国道线,而且我们是倒过来走:从拉萨出发沿318国道到成都,即川藏南线。
川藏沿线整个区域北有念青唐古拉山脉,南有喜马拉雅山脉,并和横断山脉在此交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多条江河穿行其间。这种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这里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植被。这里雪山、冰川、急流、飞瀑、烟云、雨雾以及古寺、奇峰、神山、圣湖,无不散发出着一种奇妙而又迷人的色彩。但是,多雨雪天的天气和泥石流塌方路段又多会让旅人苦不堪言。走这条线路最佳季节是每年的5-6月或9-10月。
日记:
5月28日 晴 星期三
我们在拉萨地区寻找去往川藏线路的车辆,但是一天都没有消息。因为四川地区仍在持续余震,大多数人都会避开这条线路。终于在我们快要放弃的那一刻,找到了一位在拉萨工作、家在都江堰的四川人,正赶着回家,因此我们决定搭他的车。
5月29日 晴 星期四
我们为即将踏上的险途休整了一天并购买了补给。我们还去了大昭寺(在此说明一下,虽然在上篇中我把大昭寺已经介绍过了,但在去阿里之前由于“3.14事件”并未成行)。
5月30日 出发时,晴;色季拉山上,小雨;到鲁朗,晴 星期五
一早7:00准时出发。怀揣着期盼之情,开始了这次西藏之行的最后一段旅程——川藏南线。从拉萨出来,一路向东海拔逐渐变低,植被增多,风光也比之前漂亮很多。1小时后就到达了第一站——墨竹工卡。上午10:30到达米拉山口,这也是川藏线上我们经过的第一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过了米拉,四周都是绿色,民房也都盖上了漂亮的琉璃瓦尖顶。川藏线的景色不像阿里线那样满是夹杂在雪山中的土山而是雪山夹杂在绿山之间,星星点点的煞是好看。再往下行至八一、林芝,那里更是富饶如江南,到处是美田和良牲。家家户户都是别墅小院,前花园后菜地,让人仿若置身富裕的江南。
离八一镇79公里的巴松措是一个开发成熟的风景区,湖水清澈,小鱼在湖中欢快的遨游,景色美不胜收。可是为开发的需要,这里建起了发电站,道路也被破坏了,虽然道路破坏只是临时的,还能修复,但生态和植被被破坏却是永久的。我们一行人都为此十分惋惜。
过了巴松措,我们爬上了色季拉山口(海拔4515米),站在山上可远眺八一与鲁朗两镇以及散落在山间的小村落,炊烟袅袅煞是好风光。山脚下是穿行其间的雅江,远眺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前方就是雅鲁藏布大拐弯和大峡谷。晚8:00到达鲁朗。
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被称为西藏的瑞士风光,这种散发着自然、原始的美丽已不多见了,是这里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措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悄然浮游在水面,湖中则是游鱼如织往来穿梭,更显得一派宁静。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一“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到岛上都会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色季拉山
这里能欣赏到从海拔2000余米农田果园开始一直向上,到山腰地带巨大的原始森林,接着还有高山草甸以及成群的托牛马队,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脖子上带着红线套、被铁链牵着的黑色凶猛的藏獒。继续向上就是荒凉的生命禁区,那里除了玛尼堆和招展的经蟠什么也没有,所有的神明都已经安睡。绕过5000余米的山口是一段迷雾弯道。
鲁朗镇
鲁朗的风光像是一张油画,雾气总是缠在山腰,山坡上长了蘑菇的马圈,绿色荫湿的草场,花朵的颜色就是油彩中没有调和的那种鲜艳和亮丽。宁静的鲁朗镇上,行走的喇嘛手中托着他们治头痛的神药,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来来去去。
日记:
5月31日 出发时,迷雾;出通麦后,晴 星期六
由于修路通麦大桥会在上午7:30至12:30关闭,为了赶在上午前通过,我们一早5:30便出发了。大约行进了20公里后,我们来到了排龙天险,从这里开始约35公里的道路都狭窄泥泞,大多路段只能单车通过,偶有一两个稍宽的地方也只能勉强双车交汇。如果是7、8月份的话那会更难行。道路突上突下,有些山坳口也只是用木桩做了路基,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7:15到达通麦大桥,过了大桥500米开外就是崭新的柏油马路。终于走完了排龙—通麦天险。路仍在山上山下,江左江右的穿行,海拔渐行渐低,直到海拔2750米的波密路宽平坦,雅江江面也越来越平静。
终于顺利过了天险,长舒一口气。在波密午餐后继续东行,1小时后在然乌不到的地方见到了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米堆冰川。从318国道拐进通向冰川的小路后勉强车行了10公里后,将车在一个小村落前停下,还有近5公里(直线距离)的山路必须徒步才能到达。到冰川最近点来回我们徒步花了约5小时。欣赏完难得一见的冰川后赶赴至然乌湖,吃然乌湖鱼,夜宿当地。
排龙天险
排龙天险又称“老虎口”,这段路就是在悬岸边上行车一样,路窄,多处地方只能一辆车通行。排龙乡位于连绵的大山和浊浪滚滚的排龙江边,排龙江夹在陡峭的山崖中快速奔流汇入到易贡藏布江,声势磅礴。路边有一条索桥连接对面的大山,从这里可以前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排龙乡不过千人,大多数人都住在江对面的大山里,路边只有一条由七,八户门巴和珞巴族人开的商店旅社组成的街道,商店里卖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旅社是清一色的大通铺。
通麦天险
通麦是由于有了川藏公路才形成的小镇。通麦海拔只有2080米,属峡谷地段。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于是这里就有了闻名的通麦天险。“车过帕隆道,险处不许看”,说的就是通麦这段帕龙峡谷道。易贡藏布江在通麦汇入帕隆藏布江。
通麦大桥每次只容一车通过,桥上限速5公里。这是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两条河流交汇处,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通麦天险。
感悟:以上这段路是最险的,但所能看到的风景也是最美的,如果说前面所见的风景如画,那这里的风景应该说是“画不出、相机也留不完”。 沿途可以见到茂密的原始森林、瀑布、温泉、清澈的江水、叫不出名的野花、野果……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4600米,末端海拔2400米,也就是冰川下端已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米堆河是在川藏南线84道班处汇入帕隆藏布江,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
然乌湖
然乌湖的湖边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草甸,和着碧蓝的湖水、白雪皑皑的雪峰,景色如诗如画。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然乌湖的静和蓝是远近闻名的,湖中极少看到枯枝杂物,湖周景色各不相同。然乌湖的色彩非常丰富,草地、森林、秋叶以及水禽和湖岸浅滩五颜六色的卵石,清新如镜面反映。
日记:
6月1日 出发时,晴;山上雨夹雪 星期日
早7:00出发,从然乌赶到芒康与竹巴龙之间的日荣,夜宿日荣。一路的盘山公路,经过很多座高山,感受过很多的气候,有时候1小时前穿着衬衫,1小时后就要穿滑雪衫,气候变化不断,让一些身体不那么强壮的同行旅友感到不适。这段路我们经过了横断山脉,也过了三山两江(业拉山、东达山、脚巴山;怒江、澜沧江)。全天行车15小时,晚10:00才到日荣。
6月2日 出发时,晴;抵巴塘后,中雨 星期一
第二天一早,我们包车的司机因为震区的家中有急事,所以先行离开。我们一行4人开始了更加艰难的步行加沿途搭车的旅行。我们重新制定了计划。当天中午12:00出发,搭车到了竹巴龙,金沙江大桥。这里是川藏的交界点,再往前行就是四川地界了。入川后,第一个县城就是巴塘,当夜宿此地。
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样的心情,在被城市的尘埃浸染了多年之后,倏然的进入到这样空灵的世界里,觉得自己由内而外的被洗刷得干净。
没有多余的思想,只有眼前的一切……
天上,乌云外是碧空,那头顶上的哀愁好似我的烦忧,一切都被抛开……
在这里,我是那么的渺小,山的尽头是哪?
我们奋力的前进着,可是永远走不到尽头……
我们坚守着同一个梦想:无论我们走了多远,让我们的身后只留下脚印……
任何地方,我们来和去都是一样的,天堂不得让任何人染指……
我们会回来的……
三山各有所长
业拉山(弯道多)
川藏线上著名的九十九盘就在业拉山上。由于山高路险,所以到现在,业拉山仍没有铺柏油路,站在山顶看业拉山非常壮观!
东达山(海拔高)
318国道骑行而过的东达山是川藏线上的制高点,海拔5008米。
脚巴山(险峻)
脚巴山,它位于左贡、芒康、巴塘之间,在318国道的3545公里处(山口),在怒江峡谷,沟里受湿气影响,四季温暖如春,如藏区的“高原小江南”。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造就了峡谷内雄伟、壮丽、险峻、奇特的自然景观。
巴塘
巴塘地处川滇藏三省区结合部,是康巴地区的历史重镇、大香格里拉的明珠。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山川形胜,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誉为“上有天堂,下有巴塘,内有苏杭,外有巴塘”。
日记:
6月3日 出发时,晴;海子山上雨夹雪;理塘阴雨;卡子拉山和剪子弯山上大雪;新都桥,晴 星期二
早7:00出发,我们搭了辆去康定的车,翻过了海子山(海拔4675米)到达理塘,一个非常宁静而美丽的小镇。继续往成都方向前进,我们过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和剪子弯(海拔4659米),又车行了1.5个小时,抵达新都桥。晚8:30我们搭车到达了康定并住下。
6月4日 晴 星期三
我们早9:00出门,特意去了因为《康定情歌》而出名的跑马山。然后又搭车去了泸定后返回,仍夜宿康定。
理塘
理塘位于四川省西部,海拔401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镇。它是一座美丽的小镇,四面被草原所包围。它是川藏线上唯一一座建有城门的县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写过一首诗“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
理塘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是七世达赖、十世达赖的故乡,也是蒙古国师三世哲布尊丹巴等高僧大师的出生地。因此,被人们誉为“中华高城、雪域圣地、草原明珠”。
新都桥
新都桥镇又叫东俄罗,是川藏南、北线的分路口。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南线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
新都桥的藏式民居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子的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康定
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域;康定,一座跑马山,名扬五州四海;康定,一曲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
康定跑马山位于康定炉城镇东南边。城依傍着山,山护卫着城。自古,跑马山就和山下的人有着不解之缘。跑马山处处美景浪漫,亘古就天设地造了这座公园。上山,恍如进入仙界,你会悟到中华西塞天外天。
泸定
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泸定县城,河水非常湍急,河上一桥,由13根碗口粗铁索组成,城以桥而出名,而桥又以石达开和毛泽东二人的传奇故事名传天下。
雅砻江
四川西部是山的世界,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峰。雅砻江就发育在这块奇异的土地上,造成它奔腾呼啸的性格。
雅砻江古称若水、泸水。因为酷似它的母亲金沙江,又有“小金沙江”之称。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系尼彦纳克山与冬拉冈岭之间,洁白的冰雪融水,集成涓涓细流,成为它的上源“扎曲”。在石渠县附近进入四川时,才正式被称为雅砻江。
日记:
6月5日 晴 星期四
我们购买了由康定经成都到重庆的长途汽车加火车联票直达重庆。
搭上长途汽车后很快过了二郎山隧道,这也是我们此次行程中经过的最后一座山。过了隧道之后都是高速公路一路通到成都当晚座火车直达重庆。
至此,我们顺利完成了这次艰险但是难忘的西藏之旅。
结束旅途的感悟:
想了很多年,然后策划了整整一年,又历时13个月才走完了这次西藏游。
去年同期事故翻车在青藏线,造成重伤一人,轻伤二人。我轻伤,一根肋骨骨折,以至行程不得不中止。一年后同月同日但不同伴,我再次踏上了藏游的行程。
像所有到西藏游的游客一样,在离开前都会用各种方式在住处或某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留下一段感言,我在平措(在拉萨时我们住的旅馆)墙上也留下了这段感言:
代价巨大,损失惨重,影响深远,但我还是来了——西藏!
青藏线美丽像天堂,诗情画意,
是诗人的乐园;
阿里线神秘像处女,充满挑战,
是勇敢者的梦;
川藏线秀丽但艰险,景多而奇,
是魂牵梦绕的桃花源。
拉萨充满商业和政治,布达拉宫只需远眺,大昭寺必须亲临,遗憾古格未尽兴,可惜阿里建机场。来吧,来吧,向往西藏的朋友们,趁一切还未改变太多,尽快尽早的来吧!
上海 金 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