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想去西藏

想去西藏

发表时间:2010/2/9 11:53:26 阅读:118次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相见 只为拥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对于很多人来说,西藏是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以上这几句诗,抒发了藏民信徒追求真理(神)的欲望。西藏的诱惑,不单是那风光无限的高原景观,它最吸引人的,是它带给我们的哲学——它会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没去过西藏,但耳渲目染地,却在内心中形成了一种憧憬,或者说是理想,就像有一首歌唱的那样:走进西藏,你会发现理想。

说到理想,我自一个不更事的少年时代起就有一大堆,有政治熏陶下产生的,崇拜他人而产生的,生活压力下产生的。现在已过而立之年,就要迈进不惑之年了。破灭了的理想装满几箩筐,剩下仅存的,每夜还在陪伴我进入梦乡。在西藏找到的理想,是一种超越所有理想之上的理想,是所有理想破灭后所找到的真正理想,晃如佛祖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冥思后的觉悟。

听很多到过西藏的人说,回来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生活在庸俗市侩的世界里。政客们整天胡说八道,为了面子不懂装懂;商业社会中尔虞我诈、官场中勾心斗角、口蜜腹剑。因为社会缺乏诚信,我们要整天防范着别人,活得多么累;还有那一切的狡诈都是为了钱钱钱,恶毒的医生为了榨干病人的钱财而绞尽脑汁;电视新闻里不是战争就是恐怖活动……我们每天为生活如此奔波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明天更好地生活?说穿了就是为了满足永无止境的、不断膨胀的物质的欲望。房子有了,车子也买了,我们为何还感受不到幸福快乐?

每个人的价值取向,成了他最重要的行为准则。人们往往以财富和社会地位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来到西藏,強烈的异域风情使你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你已堕进了它的陷阱。再说“自我”。自我是以价值观为依据,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认知和控制。但在西藏,作为自我存在基础的价值观改变了。西藏之所以被称为纯洁的圣地,是因为在这里,沒有橫流的物欲遮挡,在神面前众生平等的宗教观念让事物的表像和本质还原统一。你有的是钱,神佛不会多看你一眼。你貌若天仙,这里少有人认同;你時髦或者朴素,別人不为所动;你是达官贵人,在这里即使你高谈阔论,也会没有听众;原來的那套认知判断标准失去了作用,新的标准却又一时无法形成,于是“我是谁”之类的问题便油然而生,换句话说,“我”丟了。对于那些独自旅行的人更是如此,他们彻底失去了与原有价值观的联系,只能一个人面对挑战。方向、自我、自信,这一切都被西藏剥夺了,你的内心世界,其实已经一无所有。如果你仍然迷途不知返,你将会被西藏哲学重塑。

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当事物成为相对,其对立面就可能因此消失。是非黑白、善恶好坏并不存在。精神有了方向,一切外力无法阻挡。失去了自我和自信的我们所看到的,乃是生命和世界的本來面目;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生命和意志的原动力。面对似乎恒古不变的规律和代代相传的古老智慧,探索本源的愿望自然而然在我们心中形成,让我们思考时间、生命以及生命的动力。

我们要寻找的答案在这里是存在的,而且对每个人來说,这答案都是唯一的,尽管每个人得到的答案实际上并不尽相同。

从西藏回来的人可能会有两种结果:领悟者内心得到了解脱,更加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无法领悟的却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中,在理想和现实中左右彷徨。去过西藏的人大多都会爱上西藏,然后第二次、第三次进藏。回到现实生活中,你在西藏找到的精神方向在这里並不存在或早已被人们遗忘,你本应迅速找回自我、自信等种种东西,但要回复正常生活,大概也需要一些日子吧。

藏族是一个只依赖宗教而不需要现代文明和科技的民族。他们对宗教的那种虔诚,让每个身历其境的人,内心中都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西藏的寺庙连同西藏本身,都像是一个个无尽的黑洞。它们吸纳一切能量,包括时间。这些被吸纳的能量并入到西藏本身的能量之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这就是西藏的所谓“精神场”。你眼中所见的大地山川、一草一木都早已存在于这个巨大的场的包围中。想想看,高原的风带动经轮经幡,几千年的智慧与魔魇一同回荡在空中;成千上万的信徒在这世界最高的地方用咒语召唤神灵,摇着经筒绕着特定建筑或者自然景观作永无休止的旋转。雪山,本是一座山,被顶礼膜拜后成了神山,多少人千里风尘到来,只是为了能与神山见上一面;湖,原是一个湖,被信徒绕行后却成了圣湖,在此相会乃是前世修来的缘份。在这个巨大的漩涡里,即使是旁观者,也无法自持。站在一大群喇嘛之中,诵经之声此起彼伏,你肯定会受到感染。在路上,当你见到那些信徒五体投地、三步一拜地向圣城拉萨进发时,你能对他们坚定的信念无动于衷吗?即使你不懂佛教,也可以不信宗教,但集体信念和意志的力量,你又如何敢不信?!你还会嘲笑他们的盲目崇拜和愚昧吗?开始时,你或者会以游客和局外人的眼光看着他们,但慢慢地,在这种弥漫着的气氛中,心灵的感应会让你开始理解他们。宗教的“欺骗性”,在于它为尘世间的人们设置了天国的诱惑、地狱的威慑,佛教中还有今生来世的因果说,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失去对心灵世界的控制而成为它的俘虏(信徒)。历史上有不少人利用宗教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如洪秀全创立的太平天国等等。马克思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藏族人“中毒”太深,是有客观原因的。

西藏是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上极为严酷的自然条件,锤炼出令人难以理解的藏民族。当地球上其他高原民族向低地迁徙时,他们仍然坚守在高原之上。试想,如果没有宗教的麻醉,他们还会坚守到今天吗?在西藏,时间,这个宇宙中的重要元素会被忽略掉,一切都恰如几千年前般宁静安详,藏民的信仰依然如千百年前那样虔诚。我想,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但信仰和风俗是改变不了的,它在我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并且世代相传。我看过一个关于西藏的摄影展览,印象深刻,也听过一个作家这样描述拉萨:黎明时分,布达拉宫山下的村落中,人们整夜燃着酥油灯,保持室内的光明,当地的民俗认为这样才能防止恶魔入侵室内;站立于村中,听见家家户户的风铃摇晃着,看见月光撒落身旁以及那一盏盏彻夜未熄的灯,心中充满莫名的欢悦;早晨人们的祷告声安抚已逝亲人的灵魂,附近寺庙的诵经声飘过来,将这种简单而温暖的祝福,带给全世界的人。

藏族人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人生哲学,比如人和大自然的关系。雨来了,老人把神像举过了头顶;雨停了,老人顶礼膜拜,感谢上苍赐与雨水。他们象古人一样,保持了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心理,他们毕恭毕敬地不断向主宰自然的神灵祷告,愿上苍原谅他们的罪过,不要降罪于他们。因此,自然力量便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与大自然相比,人类是如此渺小。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是如此的被动和束手无策。其实,任何大无畏精神只是在灾害面前我们互相激励的自我安慰而已。毛泽东曾提出的“与天斗、与地斗”和“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只是鼓励我们积极进取的话而已,不可付之于实践,毕竟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是少得可怜。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幻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自然。于是乎,我们劈山开路,移山填海,拦截江河,自信心极度膨胀。但人类的许多改造行为乃是愚蠢的举动,结果导致环境污染、气候变异和物种消亡,大自然变本加厉地向我们报复,我们有时为了探索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并不能主宰自然,它既是我们可爱的朋友,也是我们强大的对手,我们只能在不断认识它的过程中,友善地与他相处。任何与大自然正面交锋的行为都必将为自己带来悲惨的收场。简单说吧,你改变不了什么,你渺小极了。相比起來,西藏人可沒有那么多的痴心妄想,他们祖祖辈辈臣服于自然的力量,活在自然里;就连会法术的巫师,也不过是借助于自然。这个简单的道理,其实是大智慧。我们掰扯不开,只能接受挫折了。

还有藏族人对生老病死的看法,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比起我们的不知要优胜多少。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疾病和生命早逝随时会发生在他们身边,他们信奉的轮回说,完美地解释了死亡:死亡——只是神把死者的灵魂暂时召唤去了,他日还要重生。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太阳的光辉。最后的死去和最初的诞生一样,都是温馨时光。因此,对于失去亲人的人来说,并没有眼泪和悲伤。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们会有堪称世界上最环保的葬礼——天葬。

当我听过朱哲琴所唱的西藏歌曲后,就再也无法抵挡西藏的引诱。我想,每个去西藏的人,内心都有某种冲动。当你发现现实世界是如此市侩和庸俗,当你觉得自己的爱情已是沧海桑田,当你感觉到内心已是伤痕累累时,你是很想放下繁华炫丽,找一处香格里拉般的地方,为自己的心灵疗伤,或者让自己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西藏的宁静安详,藏民的纯朴好客,你会重新找回那种久违的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不管香格里拉或者世外桃源,其实都并不在某个地域之内,只是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西藏在高原上,蓝天是格外的蓝,加上精神的力量到处被人夸大了,总会让人相信这里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我要去西藏。

2003610日于珠海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