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西行漫记之 西藏小札 2009.01.23-02.05

西行漫记之 西藏小札 2009.01.23-02.05

发表时间:2010/2/9 11:50:29 阅读:110次

2009年春节,因膝伤延误一年的西藏游重新提上日程并实施,遗憾的是去年春节和藏历新年是同一天,今年相差一个月,不能亲历藏历新年了:-( 按照习惯,出发前参考了很多网上资料,因此下定决心:再懒也要尽早出炉这份攻略供驴友们参考(虽然还是晚了)。

2009.1.23 青藏铁路

早上八点从家里赶到火车站,候车、排队、安检、验证、上车。乘坐青藏铁路要填写健康表、查验身份证,确实与众不同。火车伴随鸣笛继续西行而去,我是中途上的成都到拉萨火车。一直想看看传说中的天路——青藏铁路,上来后看到不就是一般的特快列车嘛,只不过车厢外面颜色墨绿些、车厢里头多了些氧气输出孔。火车从宝鸡驶出,开始不断的钻山洞。由于车速快、山洞长,每次列车呼啸驶进隧道耳朵都有失压的感觉。宝鸡到拉萨需要33小时,平生最久的火车行程了。一路欣赏西北风光,无聊了就起来走走、坐下吃饭、卧倒睡觉,时间过的倒也不慢。每到一个大站,趁停车时间下去晃晃,也算到此一游吧:-P

2009.1.24 青藏铁路、拉萨

迷糊中,半夜两点左右到达格尔木,停车20分钟。随着海拔明显增高,高反作用下的睡眠质量很差,时不时就醒过来,头昏沉沉的。早上六点多,由于时差窗外还是漆黑,躺着睡不着,干脆起来坐着更舒服些。远处渐渐有了光线,日出了!天边先是微红、然后变金黄,有一个亮点逐渐扩大。。。太阳露出了脑袋,接着很快就跳出了地平线。借着微弱的晨曦,窗外风景表明这里已是高原:雪山、冰河、枯树、冻土地。乘务员给每人发放了一次性吸氧管,嘱咐必要时可以吸氧。为了早点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尽管头昏沉沉的,我始终没有吸氧。不过,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跑到车厢两头的海拔高度计那儿看看,看到4000以上的数字就莫名的兴奋。过了那曲,远处雪山越来越多,近处戈壁草甸上,不时能看到“藏三宝”——牦牛、羚羊、驴。即使在疾驰的火车上看藏羚羊,也感觉它们可爱极了。我一直把看到的藏原羚当成了藏羚羊,回来后整理照片时发现竟然拍到了两种不同模样的羚羊,赶紧查资料方才明白角短、屁股有白圈的是藏原羚,角长且直的才是藏羚羊。

下午五点火车进站,拉萨近在咫尺、触手可即了。在减速的火车上可以远眺到市区和布达拉宫。下车后,没人检票人群就径直出站了。拉萨火车站是新建的,离市区有点距离。打车直奔亚宾馆,放下行李出来感受西藏:拉萨,我来了!

拉萨比北京要晚两个小时时差,即便冬季,太阳落山也在八点了。顺路在药店买了若干抗高反的药,直奔布达拉宫。布宫紧挨着东西走向的北京路北侧,旁边3座一字排开的白塔,南边是片大广场。黄昏中的布宫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俨然用红、白色的积木垒成。

2009.1.25 拉萨市区

早上八点自然醒了,其实一个晚上根本没睡好,全是高反闹的。虽然睡眠不好,但是今天要去布宫参观,兴奋ing,开始和西藏全接触啦!沿北京路向西步行,在玉包子吃了早餐,味道很一般价格不便宜。走到布宫脚下,已有很多藏民在转经,一位藏民衣着褴褛却万般虔诚地沿着布宫外的步道磕长头,三步一叩拜,是那种五体投地、全身上下都紧贴路面的长拜,这一圈要磕多少个头啊!怀着崇敬的心情给了布施。

冬季是淡季,布宫门票不需预订,直接在半山腰的大门处购买。先在布宫脚下的景点参观,了解西藏发展历史、全国各地援藏情况、青稞酒酿造工艺及奴隶制度下的西藏政治等,然后拾级而上。这里的台阶都是不规则的石头砌成,年代久了、朝拜的人多了,石头都被磨的失去了锐利的边角。顺着人流方向,有旅游的,有虔诚朝拜的。逛了3个小时从布宫出来。中午去巴国布衣吃饭,味道、价格都和北京的差不多。

下午去大昭寺广场和八廓街,在曲曲折折的藏民居里信步游荡。今天是农历除夕,藏人不怎么过汉人的节日,所以拉萨城西边汉人聚居的地方鞭炮声震天,而我们居住的亚宾馆位于藏人聚居的东城区即老城区,很少有放鞭炮的。几乎把老城区转了个遍,也没能找到吃饭的地方,最后只好在一家清真小馆吃牛肉拉面,记忆中最简朴的一顿年夜饭啊!拉萨白天日照强烈,温度达到十五、六度;太阳下山后就阴冷的只有零下五、六度。于是回宾馆看春晚、休息。和携程网上认识的香港朋友Eric取得联系,得知他们乘坐的火车也到拉萨了,约好第二天碰头。

2009.1.26 拉萨市区

今天是大年初一,早上依然是八点不到就醒了,来到西藏懒觉都不想睡了,虽然缺氧会让人变得懒洋洋,可是高反的作用更明显,大概是身体在提醒我珍惜在藏时间。夜不成寐、半昏睡半清醒,直接后果就是睡眠严重不足。连着两天没休息好,精神很差,头昏恶心,去玉包子吃早饭更没胃口了。按说明书吃了刚到拉萨就买的若干种类的抗高反药——红景天、高原康、高原安,希望能减轻反应、尽快适应吧。

坐上人力车想去网友推荐的药王山看石刻,可是师傅不知道地方,带错路了,没办法又回到了上车点。问路之后从布宫脚下步行到它西南侧的一个小景点叫普什么寺,俗称药王山。可能因为清早没几个游客,没买门票就进来了。寺庙很小,一会儿就参观完了,矮矮的小山坡爬着还挺累,不过这里远眺布宫很壮美,尤其适合拍全景。转了一遍,没看到攻略上提到的众多石刻,好奇怪!后来查了地图又问了当地人,才知道有许多石刻的地方叫千佛山,要走另外一条路,后面会介绍到。

逛完药王山,接着在布宫广场转了转,然后决定去罗布林卡。碰巧初一这天罗布林卡免门票,运气啊!达赖的这座夏宫环境不错滴说,尤其是衬着蓝天白云,谋杀了不少内存。下午和Eric、阿敏见面,司机刘师傅也来到宾馆大堂,大家一起商量包车事宜。

2009.1.27 拉萨——巴松措——八一

七天的包车旅行开始了!早八点,老地方玉包子吃完饭,刘师傅接我们赶到凤雅轩门口,与另外两部车碰头。我们包的这辆丰田4500是Eric网上谈好的,那两部车是一起谈的,因为Eric夫妇和其他几位香港朋友都是从广州上的火车,同一个车厢、“同道中人”、一拍即合,决定组队出发。为方便联系,还配了手台,呵呵,有点感觉了,开拔!

从拉萨到林芝都是柏油路,一路上都能看到限速30、40的标志,由于限速,司机不得不慢慢开,或者干脆找地休息、吃饭、熬时间。途中经过海拔五千米的米拉山口,作为地标,照相自然不能错过。午饭后继续赶路,翻过米拉山,公路边的河流不再是拉萨河而是尼洋河,水清洌。冬天是枯水季节,很多地方河床都裸露出来,岸边长了很多红柳,刘师傅说西藏的红柳和他家乡甘肃的不大一样,因此他就把这儿的叫藏红柳,呵呵,蛮有地域色彩哦。远处一片片彩色的藏民居很漂亮,从其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屋顶颜色可以知道是福建、广东援建的。西藏很多地方都是按照中央指示由内地省市援建,这也是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方式。在分叉路口车辆拐到巴松措的路上,看到了一条水渠和好多藏香猪。藏香猪据说体型长不大的,尤其是幼年的藏香猪,不怕人和车辆,就在路边甚至公路上成群结队、自由自在地走着,煞是可爱,真想顺手捞一只带回去当宠物:-P看过九寨沟的水,巴松措的景色个人感觉一般般,特别是在冬季。从巴松措出来,开车直奔今天的目的地——林芝地区的首府八一镇。

到达八一镇已经天黑,先行到达的朋友们已经找好了宾馆,于是住进邮政宾馆。标间没有空调,但是配备了电热毯(个人觉得西藏冬天住宿,电热毯比空调舒服多了,因为很多空调制暖效果并不好),国内电话随便打,免费!这是邮政宾馆嘛,先天优势!这晚是我踏自上青藏线以来头一回一觉睡到天亮,终于补了个高质量的睡眠,不然偶不是变成兔子就成熊猫了!

值得一提的是,到达林芝当晚,大家放下东西集体出去觅食,也许冬季真是旅游淡季,走了好远的路,竟然没找到一家能提供13个人晚饭的馆子。不是关门了,就是没有那么多菜了。大家捧着饿瘪的肚子绕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了离宾馆咫尺远的一家伊斯兰饭馆,门面不小,庆幸还没有打烊,一伙人立刻杀将进去,却悲哀的被告知只有面条了,也行,落座。等啊等啊,那碗让人望眼欲穿的面条还没好,去厨房探探,伙计们正勤劳的和面呢,该不是生意太好把明天的储备都给做了吧!这家店除了上菜速度慢,店家的服务很好,自制的盖碗茶里配有枸杞、红枣,还免费:-P服务员不停歇的过来加水,哪怕茶杯里的水几乎还满着,莫非要灌我们个水饱!足足等了四十分钟正开玩笑问伙计是不是才撒种、种麦子呢,面条上桌了!嗯,味道很正宗。吃饱喝足,回房睡觉。

2009.1.28 八一——直白——八一

今天三部车分开走,那两部车去鲁朗林场,而我们这部车去直白。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从八一到直白是柏油路,开始路况还不错,后来就是盘山路,车道很窄,一侧是山崖,不时能看到以前滑坡落下的大小石块;另一侧就是大名鼎鼎的雅鲁藏布江。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路难走,路途上的风景绝好。车辆沿着雅鲁藏布江前行,接近派乡时,左侧的江面突然开阔起来,江水呈深绿色,平静得似乎是静止的绒布。到达派乡后,看到2个新修的碉楼分立公路两边,再往前就是售票处和旅游服务中心。说是旅游服务中心,明显还没完工,据说2008年下半年才开始收门票的,人家靠天吃饭,咱们自投罗网:-P

派乡有很多桃树,看过驴友三月份拍的照片,好漂亮,蓝天白云绿地红花,只能用世外桃源来形容当时看到照片的感觉,可惜这次看不到,季节不对啊,冬季的主题就俩字:雪山。从派乡往下走过一段柏油路,来到了南迦巴瓦峰的观景台。到了观景台,发现自己真是个乌鸦嘴,昨天中午吃饭我还跟驴友说“其他季节来十有八九看不到南迦巴瓦,冬天来80%都能看到,咱们不会是那20%吧?”大家都信心十足对于我们是那80%,结果一语成谶:-( 倒霉的20%们站在观景台上,望着南迦巴瓦的白色面纱,一声叹息!握着DIY的绿松石挂链虔诚的祈祷,此刻只有一个心愿:云散吧,雪山出来吧!祈祷未果,决定开车继续向下走。过两个吊桥,再走一段土路来到了直白村。这里有个农家乐,可以躺在床铺上看南迦巴瓦。也许是山神收到了我刚才的祈祷,竟然在茫茫云层中露出了真容,虽然只有短暂的半个小时,已然满足。没去看雅鲁藏布江大转弯,而是游荡在这原生态的小乡村:不带丝毫装饰的朴素的白塔、建造工艺简朴得近乎拙劣的香炉、飘扬的经幡、高耸的龙达、放养的藏香猪、觅食的藏香鸡、草甸里静立着的驴和马、水泡里嬉戏的一对白鹅、碧绿湍急的江水、深青色的山、洁白的雪、直刺天空的南迦巴瓦峰。。。。。。一切美的仿佛虚幻!只有当高原炽烈的日光灼的脸发烫、眼酸痛,才能从幻境中回到现实,记起我在西藏。

在农家乐吃午饭,物美价廉,还品尝了藏香猪。可怜的小猪,别怪我抵挡不了你的诱惑和对此种美味的好奇。店家有只猫,是不太常见的灰色,眼睛发黄,很特别。屋外有条狗,被主人绑在它自己的小房子旁边,只能在方圆2米内活动。可能狗的年龄尚幼,正长牙,它总是咬一块大石头含在嘴里,被刘师傅说是在磨牙,哈哈。这个下午真是惬意的半天,什么都不想,只要眼睛看够;什么都不做,只要身体放松。相信多年以后当我回忆经历过的美好时光,这个下午一定会定格在脑海中。

下午风大了,云却更厚了,看样子不能看日落了,决定返回八一。临行,Eric买了店家自制的青稞酒。别了!我的直白村、我的南迦巴瓦!

2009.1.29 八一——拉萨

今天从八一返回拉萨。时间充裕,一路限速,我们于是边走边玩。经过了几个吊桥,拍照是一定啦。在太昭古城石头碑那里,大家和河对岸的小朋友们喊话,临走时留下糖果在石碑旁边,回头看到有个小朋友已经开始往这边跑了,好可爱!

Eric说昨天那两部车去鲁朗的朋友,本来要在色季拉山口远眺南迦巴瓦峰的,结果云太厚没有看到。小段和Taylor这两位摄影发烧友一定很遗憾,不禁庆幸我们选择了直白村,终究山神眷顾一睹芳容,足矣。直白村因为周围山体阻挡看到的是南迦巴瓦峰主体,色季拉山口眺望到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体,两者角度不同,各有千秋。

傍晚回到拉萨亚宾馆,在前台被告知没有藏式标间,可是前天check out时要预订房间,服务员说这季节房源不紧张,不用预留。继续和前台沟通房间问题(其实是complain啦),正好宾馆经理在大堂巡视,了解情况后经理给我们升级到豪华间。豪华间果真高级,电子调控面板,中央空调比藏式标间的分体空调暖和多了。作为受益者,对拉萨亚宾馆的服务赞一个。稍事休息后,赶在关门前来到布宫旁边的药王山拍照点,咔哒,来个夕阳下的布达拉宫!

2009.1.30 拉萨——羊湖——日喀则

早上八点踏上去珠峰的道路,由于要在日喀则或定日办理边防证事宜,所以我们没有和另外两部车一齐走。汽车沿拉萨河西行,此时天色还未亮透,晨曦里的拉萨河静谧不失生气,成群的黄鸭在戏水,长得足以客串鸳鸯,从毛色可以轻易的区分出那些有着漂亮羽毛的雄鸭。路过去机场方向的大桥,我们径直向今天第一个景点——羊湖进发。羊湖从地理划分上属于山南地区,按照当地司机的习惯,走珠峰环线的话,一般都是单程南线、单程北线。走南线时先看羊湖,然后到日喀则。我们的路线正如此。

出拉萨不久,看到一个高约5米、挂满经幡、类似插箭堆的物体屹立在临水的硕大石块上,刘师傅说这是水葬台,不过现在很少用了,因为破坏水源。其实按照藏民的信仰,天葬更普遍。到羊湖之前有20多公里的上坡盘山路,颇为考验司机技术。路边山崖上有些白色涂画的梯子型的图形,在刘师傅的卖关子和启发下,原来那是附近村民们对逝去的人的一种愿望,希望逝者可以借助这“天梯”上天。

开了2个小时左右,穿过几乎要被经幡覆盖的严严实实的山口——浪卡子和贡嘎的分界,传说中的西藏四大圣湖之一——羊湖蓦然出现在眼前。时值冬天,湖面上隐约可见结冰,湖水静得像是凝结的,宛如一块湛蓝的软玉不经意的嵌在了山间。远处洁白的雪山刚好露出脑袋在蓝天碧水之间。西藏的湖边永远都少不了经幡、玛尼堆。大自然真是一位杰出的画师,调绘出如此和谐纯粹的图画,以至于我用卡片机拍出来的羊湖照片总被同事怀疑是否单反作品或被PS过。

离开羊湖,继续赶路,午饭就在公路边的川菜馆解决。刘师傅出面要店老板按照旅行团团餐标准20元/人给我们上菜,没想到物美价廉啊,严重超出我们的期望值,后果就是从此以后我们的午餐基本都是“团餐”,比去林芝路上点菜吃的好还便宜。

下午到达日喀则。日喀则城区不大,忙完边防证的事情,吃晚餐、回房间休息。日喀则也有亚宾馆,和拉萨一样宾馆大门上挂有一个真的牦牛头,不过服务水平可不一样,搞的我们Eric夫妇在check out时投诉了一番。院里的那棵树应该很有年龄了。在宾馆门口跟那两个印了巨大牦牛头像的门帘合影,大家看了照片说很有创意,呵呵,偶的idea,自夸一个!

2009.1.31 日喀则——江孜——珠峰——定日

今天依然早早出发赶路程,“限时”旅行是件苦中作乐的事情。先到江孜,在广场上瞻仰了宗山城堡遗址,电影《红河谷》的外景地就在附近;从门口看了看白居寺,白居寺周围的民居也很有特色;继续赶路。到达定日,在靠近边检站的公路边一家伊斯兰小饭馆吃午饭,羊汤、饼、面条,味道不错。西藏境内看到的班车停靠站都是统一的藏式风格、统一的颜色,估计也是援建的。

午饭后,过了定日边检站,继续向此行终点站——珠峰前进!过了景区检票点,还有102公里的土路盘山路要走。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搓板路,且九曲十八弯,路况真是不好。据刘师傅介绍,这条路正是去年奥运圣火传递珠峰时的路线,不过起初是柏油路,后来铲掉铺上了砂石,因为联合国不允许咱把全人类的自然宝贝据为己有、铺成大路通天。难怪现在还能看出路基。记得当初看网上报道,奥迪A8车队到了这边,自配的司机都因高反开不了车,最后换成了当地司机才把那些宝贝A8折腾上来。折腾出这条路,确实不容易啊!

经过珠峰观景台,一直开到了大本营。今天天气不是特别好,一开始云很厚,正在担心看不到珠峰真容时,狂风来袭,夹杂着灰土,简直就是场小沙尘暴。赶紧上车避风!大风过后,云散了些,主峰露出来了,终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哪。如果不是因着世界第一高峰的威名,我真不觉得它多雄伟,相反我更喜欢在来的路上远眺时看到的它旁边的洛子峰和希夏邦马峰。诚然,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高峰连绵成排,真的很壮观,只可惜天空中的沙尘破坏了可视度,也破坏了我的照片质量,一个相机因镜头进了风沙导致后来在扎什伦布寺照相时一直出现镜头错误。555……

珠峰大本营脚下的那条河不知道是不是这些雪山巨人融化形成的,有些地方还结着厚厚的冰层,像极了冰河世纪。四周的玛尼堆们静悄悄地陪伴着雪山冰河。还有一个被风吹倒的铁皮房,大概是圣火登顶仪式转播时留下的。一排废弃的流动式卫生间,也是人类活动的痕迹。从大本营退到绒布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来之前以为这里除了这个寺庙别无人烟,没想到旁边有两、三排藏民居,从景区检票口到大本营的102公里路上也经过了好几个村庄。不禁感叹藏民的生活环境之艰苦。

在这里我留下一个小遗憾——没有留宿绒布寺看珠峰日落和日出,因为大家担心晚上太冷身体受不了,我只好少数服从多数,在日落前返回定日。在定日检查站,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两部丰田4500,他们因为办理边防证在日喀则耽误了,珠峰日落赶不上,但是今晚赶到珠峰脚下村庄里住宿,就可以看明天的日出了。

晚饭没有太多选择,继续去中午吃羊汤的那家伊斯兰饭馆。一进门就发现这里很热闹哈,店老板的青海老乡们开货车经过这里借宿。老乡来了,分外亲热,杀羊烤肉,不亦乐乎。吃完饭大家坐着聊了会儿,我们就回去休息了。定日经常停电,住宿的家庭旅馆也开动了发电机自己供电,电热毯可以用到半夜12点,之后就没电了。此行不能看珠峰日落、日出的遗憾,在今天晚上有了补偿——在旅馆院子里看满天繁星的快乐弥补了遗憾。这晚看到的星星是我这辈子看到最多、最美的。漆黑的夜空里,没有月亮,全是星星,近的似乎抬手可摘,看一会儿眼睛都晃。绝美的星空!带着满意回屋,把自己丢到暖宝宝铺就的被窝里,舒服啊!

2009.2.1 定日——日喀则

一觉天亮!LG早早起来又去院里看星星了,看到流星,于是跑进房间叫我去看,那样子像极了《大话西游》里“快来看上帝”那段:-P。LG说估计昨晚就我有暖宝宝睡得最香了。嘿嘿,就是怕冷,我特意在走之前从上海买了40片暖宝宝,睡前把它们密密麻麻的铺在褥子上,虽然说明书不让这么用,也无妨啦,呵呵,咱不打无准备的仗。

从定日回到日喀则,下午的时光都在扎什伦布寺。我对扎什伦布寺的好感远远大过名声远播的布达拉宫,后者太浮华、好表现,给人一种世俗的感觉。而前者就像一个历尽沧桑、内心纯净而平静的长者,默默居于一隅,与世无争。扎什伦布寺很大,逛完寺庙后,我们出寺院沿着满山的转经筒徒步。一路看到好几只流浪狗,有个狗妈妈带着狗崽子们,浑身脏兮兮的,但是憨态可掬。还有一只尾巴卷的像菊花似的的狗,一直跟着我们沿着转经筒走了好久,似乎它也懂得转经哦。始终对那些打扮漂亮的有着名贵血统的宠物狗不感兴趣,相反,在乡间看到的小土狗们更激发我的喜爱之情。藏民不吃狗肉,相信这些狗狗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存在这片善良的土地上。为生命的平等和自由祈祷!

2009.2.2 日喀则——拉萨

走318国道从日喀则返回拉萨,路边景色很好看,伴随着凤凰传奇的《自由飞翔》,感觉特棒。经过至今仍有牲畜通行的塔热吊桥,藏民们赶着牲畜运送货物,累了就聚集在路边休息、打扑克。我眼前一下子浮现出曾几何时茶马古道的景象。

经刘师傅指点,我们停在一个界碑处,这距离上海人民广场5000公里的里程碑。318国道从上海人民广场起,到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终点。旁边有个小村庄,孩子们在一大片冰面上开心地滑冰玩。记得我小时候也在家属院空地的冰面上滑冰,和他们一模一样。

途中还经过了一个制作藏香的房子前,一位藏民坐在地上专心的制作藏香,把香泥装进羊角,从羊角顶端的小孔挤在纱网上形成一条条,晾晒干了之后,用红色的细线捆扎,就可以售卖了。这里的景色mini且迷人:小小的溪流、横挂半空的经幡、昏黄的树枝、婆娑的树影。二话不说,上相机!

回到拉萨,刘师傅送我们到了哲蚌寺,并叮嘱我们要当心,因为这里可是3.14发起者。跟着朝拜的教民转了几个殿堂,就四处闲晃了。哲蚌寺有很多喇嘛,饭点时候能看到好多身披红袍的喇嘛们在寺庙里穿行。一种宗教的威严和神秘感油然而生!

2009.2.3 拉萨市区

上午去千佛山看石刻。可以从德吉路南段的上海大厦斜对面的小巷子进去,不过这样走是逆行。最好是沿德吉路南段一直南行到一条东西走向的主马路,名字我不记得了,路南侧就是太阳岛,不要过马路,就在路北侧向东走一会儿,过一个警备部,看到藏民们走进一条巷子,就是这个巷子,走进去,上到小山坡,顺时针方向往坡下走,最后来到千佛山石刻那面墙前。这里的人气不比大昭寺差。

下午来到大昭寺外的广场,在这里朝拜、诵经、磕长头的人络绎不绝。因为来的晚,没有进寺参观,就在八廓街瞎晃到天黑。

2009.2.4 拉萨市区

早上到大昭寺,因为上午寺庙有法事活动,众多信徒和游人混在一起,进寺庙里的每一个殿堂参观都要排队,而且过了下午2点大部分殿堂都关闭了。

下午去了色拉寺,一个目的——感受辩经。攻略上说下午3点有辩经,其实2009年已经改成下午6点了。在寺内外晃了3个小时,最后十分钟大家都散落在辩经场门外等候辩经场开放,可是并没有看到几个僧人。马上到6点了,几乎要怀疑是不是走错辩经场了(色拉寺又3个辩经场),这时从寺庙不同方向开始有三三两两身着绛红色僧袍的喇嘛们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同样打扮的喇嘛向辩经场里走去,像极了《哈利波特》魔法学校报到时的场景。辩经开始了,僧人们先是围坐一圈集体背诵,然后就分组围坐采用问答方式。一开始,每组只有一个人站在中心向坐着的人提问,后来气氛越来越热烈,站起来提问的人多了,提问的人很喜欢抬脚——拍手——提问,这大概是他们兴致高时的表现方式吧。被提问的人或侃侃而答、或摸头思衬、或和旁边同学小声交流(不是作弊吧,哈哈)。我们这些看客们虽然听不懂他们讲的话言,但是被他们的情绪和动作感染着一起微笑、凝神亦或沉默思考。辩经是很有意思的,和以前在拉卜楞寺体验的早课、诵经都不同,一定走过、路过、别错过哈。

2009.2.5 拉萨——重庆

早上美美地睡了个懒觉,放假十多天来第一次睡懒觉,我容易么!中午check out,把明信片投进邮筒,在娘热路民航大厦门口坐上机场巴士。开车前,司乘对大家说“咱这是民航班车,保证绝对不会误机”。敢情要是路上汽车抛锚的话,飞机都得坪里泊着、不能起飞了,确实牛啊!呵呵,最后看一眼拉萨河、还有可爱的伪鸳鸯——黄鸭们,别了,拉萨!后会有期!

TIPS

冬季是西藏旅游淡季,但我相信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冬季到西藏来看雪山,尤其是赶上藏历新年,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不可多得的经历。由于海拔高、紫外线强,西藏冬天白天一点都不冷,最高温度有15、6度,太阳落山后的确冷,不过晚上很少有游客在室外活动,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寒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是特别ZN的驴友,只要不是太节约,冬天在西藏最好选择有空调或者电热毯的宾馆,不然休息不好还是很容易高反的。这次同行去林芝的那两部4500上的朋友Nicky从林芝回到拉萨,吃过晚饭就不舒服,直接去了医院挂点滴、输氧,第二天早上不得已离开西藏提前结束了西藏旅游。刘师傅说很少有人从林芝回来高反加重的,并且Nicky已经来西藏快一周了,我们分析原因认为就是住宿房间太冷,本来从近乎零海拔的香港过来就有高反还一直没有休息好,最终身体吃不消了。另外对高反,心理防范也很重要。Taylor也是香港来的,在火车上就高反,一直坚持着,最后从珠峰回来了也没大问题。所以客观加主观,两手都要抓。

关于包车,最好来之前就找好,携程、磨坊等都有同行召集帖子。来到拉萨也可以在旅行社散客参团,不过价格很贵。我们四个人包车,丰田4500(陆地巡洋舰),人均车费还不到旅行社参团价格的一半。但是私人包车的话,一定要找正规旅游包车,签包车合同、合同中注明所包车辆挂靠的旅行社,另外还要注意车况、司机技术、安全意识,再高的要求就是司机性格和语言沟通,毕竟一起在路上那么多天,还是找个好沟通的师傅很重要。我们包的车是Eric事先和小马哥(手机13638995329)联系好的,小马哥因为春节回家,介绍刘师傅(手机13618997907)。刘师傅是甘肃人,当过兵,有十多年驾龄,开车很稳,一路上既是司机又是导游,讲了很多有趣的典故以及他自己的经历。七天的路上行程很开心,一点都不闷。不说那么多了,不然别人会以为我是托呢,呵呵。

关于着装,我基本上都是保暖内衣、抓绒衣和冲锋衣。带去的羽绒服都没太穿,因为白天不冷而且很多时间在车上。

关于拍照,西藏的紫外线很强,早上和傍晚的光线比较柔和,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很好。正午光线太强,照片容易曝光过度、颜色发白,最好带上滤光镜和UV镜头保护装置。

费用

此趟自助游耗时十四天,从踏上进藏火车到登上离开的飞机,两个人全部支出约1万3,其中进、出藏交通及包车等交通费用占大头,达60%,食宿占20%,门票和购物各10%。拉萨的物价比得上京沪,虽然青藏铁路开通两年多了,对这里的CPI似乎没有太大影响。

因为冬季半价,所以下面价格都比其他季节要便宜,尤其是车费、门票和住宿。

门票,均半价,除了贼贵的珠峰景区人车都要购买的门票;

包车,原装进口丰田4500,七天车费5000元,不含珠峰景区车辆的门票(每个轮子100元)。旺季的话听说包车费至少要double;

住宿,拉萨亚宾馆藏式标间100元/天,分体空调,一层标间的空调比较暖和,二、三层的标间空调就一般般了;豪华标间200元/天,中央空调,很暖和;日喀则亚宾馆标间100元/天,分体空调效果一般;八一邮政宾馆100元/天,有电热毯无空调;定日家庭旅馆60元/晚,有电热毯无空调,半夜就停止供电了;

食,拉萨市区选择较多:藏餐、清真餐馆、川菜都有,丰俭由人。拉萨以外,川菜为主。人均正餐大概20-50元/顿;

购物,八廓街有几元的纪念品,也有十几元一克的绿松石,真假咱也看不出来,反正随意了。

后记

在拉萨街头能看到好多武警或驻守在路口、或载广场巡逻,他们年龄都不大,应该是入伍不久的孩子。看到人民的子弟兵,我们这些汉人+游客安全感倍增。不过,不可以给他们照相,被发现偷拍的话可是要没收相机或责令删除相片的,要守规矩啊!

看新闻,阿里在修机场,铁道部也规划了西藏铁路网的建设,下一次去阿里就方便多了。随着交通的改善、西藏的汉化,民族的东西会越来越少,如果有兴趣,就赶紧去吧,去体验现实中的西藏、印证心中的西藏!END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