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寸土寸金(Sheung wan)
早晨的收音机里面,主持人恭贺着新年。除了一大串的吉利话,还有积极向上的鼓励,用以安抚初见露端倪的经济危机下,不安定的民心。穿梭小巴载着我们和beyond老歌滑过魔星岭径,径直向上环开去。
初二十点的文咸街,燕窝店铺都还在休假中。只有招牌们很负责的亮着,有些还在门口挂着红灯笼应景。街道都静静的,鸽子们在马路上自如的散着步,偶有路人经过也毫不介意的踱着小步子。只有做环卫的阿婶推着车走过时才惊起它们的翅膀。
走过皇后大道西,在路边的绿岛茶餐厅,吃早茶。香港人的早茶一般是一杯咖啡或者奶茶,再加一个糖心蛋和三文治便打发了。我们也顺势点了奶茶、蛋、三文治以及火腿鲍鱼粉等。粉的汤底有些寡和甜,三文治没尝,奶茶倒是不负盛名,甘醇的口感深得我心。
饭饱,一路上行。一座济公庙,在几座居民楼跟道路的夹角处,不尴不尬的立着。暗红色的庙墙上挂着黄底红字的“圣地”招牌,绿色的石棉瓦顶下挂着一溜盘香,烟气缭绕。早早的,信徒们便来给菩萨上香,祈求新的一年家宅平安,如意发财。整个庙宇的地界,不过三十坪的样子,在现代楼宇的包围下还是有些突兀。
离济公庙不远的观音堂,开在某楼房的一层楼,七八坪左右的一间房里,挤着佛像和各式佛具。门口挂着两挂盘香,慢慢的燃着。我们没有进去,只在门口看着。楼房的侧面写着始自道光二十年。早年想必是很风光的,只是日渐寸土寸金的香港,容不下神佛的大手大脚,地界还是得紧巴着过。大牌神仙如此,土地公的待遇,更是小到只有一个神龛的大小,缩在面街的楼门口,算是有这么一个神佛保佑着。
地,确实是太贵了点,想必菩萨们是也知道的,才愿意委身在这片儿大块的地方,给来祈求的人民以安慰。
只是经过了殖民时期的熏陶,外来的神仙还是好念经些。中环半山见到的几个天主寺和基督寺便没这般委屈,相对的,地界还是更宽泛些。(by 小翠)
Hongkong,序--<香港岸与城>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0700.html
Stanley,岁月静好--<香港岸与城>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0697.html
Central,在中心生活--<香港岸与城>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0707.html
MongKok,迷路--<香港岸与城>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0712.html
Mount Davis,青旅里的小酒微醺--<香港岸与城>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0712.html
更多图片,请移驾http://photo.ouroa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