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客家谣

发表时间:2010/3/29 10:05:26 阅读:119次

只要能出去走走,总是好的。“我。。。向着太阳,穿着新买的土布衣裳,卡卡”,这条短信看得我笑死了。你能想像她刚还郁闷得要死,可是阳光、清新空气可能就将她解救了。

我自己可能也是。即便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这些。这些也许每时每刻都在的时候,也未必会想起来原来有那么重要,就像水和空气一样。

这并不是我计划的行程——厦门,鼓浪屿。但一路我们都在感叹自己运气真不错,这里至少不下雨,还有阳光,避开了早来的寒潮。

到达时天已黄昏,去了胡里山炮台。我不大关心那些大炮,倒是,又看到海了。路边茂密的古榕树,海边的晚风,暮色降临之时,有点奇妙的恍惚的感觉。

可惜的是那些花费了真金白银高质量德国技术制造的大炮,只剩下落寞的荣耀。守不住一国的门户,最终只是充当摆设罢了。在今天来看这些的时候,也许屈辱沉重也可以付与轻烟,除了历史沧桑的感慨,也许,做什么样的人成就怎么样的民族。。。也没有什么是必须永久背负的吧?

当一个世界的人们无法放弃纠结的时候,和平、或者仅仅只是个人之间的一笑泯恩仇,也是难以达到的。

这天晚上本来只想出门去随便走走。过天桥,看到天桥上还有电梯上去——原以为是普通的高架,原来是高架形式的快速公交(BRT)。有三条线在运营。我没有地图没有方向(本来打算不动脑筋不操心跟着走罢了的),一个个地名的标示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在哪个方向。听说过集美,想想就坐到集美大桥那一站好了,是个换乘点,不知道是不是这桥比较特别。

车厢内开始人很多,一站站过去,慢慢的下的人多。灯光渐渐的没有那么密集了。越去越远,越来越入夜的感觉。

在一个不熟识的城市,虽然知道可以返回来,随着车轮的不断往前、往前,仍是有点无知、前方未知的慌乱,不知道自己这样随意的举动、心血来潮,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直到看见大桥和海面,反而觉得安定。很长的桥,宽阔的海面,黑暗的海上有一溜璀璨灯光。

过桥,这里的站点很安静。下来买了盒饮料。继续坐车倒回去。这一路都很通畅的感觉,挺快的,没有任何城市道路最叫人头疼的塞车拥堵,没有红灯。

但沿线的居民会否讨厌家门口这样一个类似怪物的?反正我要是在旁边一定不喜欢。

这是不是说,你所得来的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得到一些必得舍弃一些,至少是有人舍弃了一些。

当然了,人们死活争的——当然希望是好的、最好的、更好的。但是,必定是有代价。因为其实谁也不能占着全部。生活是一条轨道只有单行线。


土楼建造的时候也并没有经过整体设计。好像你如今从高处往底下看,棋盘楼阁、阡陌纵横,也似乎很有规律。也许当时人们依据的只是一些简单原则。

客家的一些山歌民谣听起来似乎有种特别的眷恋。客家人,为何要称自己为客家?从中原迁徙的时候,带着他们的习惯执着的烙印,一直到后来遍布世界的天涯海角,似乎永远固执着自己的血脉习俗,又似乎永远,客里似家家似寄,家在中原,家在河洛,家在远方。

我喜欢的围屋,我知道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的时候觉得应该会很温暖,人情温暖。其实当初的缘由一部分也是为了防卫、抵御来袭,人们才需要更团结。

真的在那样的大家庭一般的生活中,总会有鸡零狗碎零零碎碎吧。也许人会祈求的是,世界不要太冷漠,同时却也需要更多的尊重。

舒适也是相对的,如果人们依然是守着炕烤着火一堆糖果就能够十分满足的话,也许那就尽够了。

其实如今不管怎样僻远的山村,很多人都会出外去打工。所以每年会有春节时的返乡潮。土楼本来住的人已不多,老人孩子居多。申遗成功名声大噪后,纷至沓来的人们也越来越多,宅院里已满是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堆得琳琅满目。

生活着的人们不会希望老被打扰不得安宁,人们也没有理由要求他们非得住着展示——维护土楼的活力生机。其实知道它的价值保留就行了,时代在改变,没有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

商业又怎么了呢,商业只是一种纯粹的、必需的互换互利,难道谁还能实现农耕时代完全的自给自足?“真正的商业化恰恰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真正的商业化应该是成熟的。

在你走了一些地方看了一些人事的时候,总会发现可能等你发现的时候,你以为很珍贵的东西,已经或将要失去。如果有留下来真正的心地纯净讲求规则,不也可以了。

导游总是很善于“忽悠”,最好大家再自费坐游船去看金门岛,说坐游船就可以“出海”了。出海,虽然可以使人浮想联翩、扬帆远航。。。不想去的请举手。有那么点,他是想利用人们害怕枪打出头鸟的心理吗,至少模棱两可的就不举手了。

即使这样想去看的也不多。为什么要去看呢,本来没有界限的海域,或海岛。无形的界限,人为的隔绝,那是在什么样的年代?凭什么要封锁。

一定都可以说出来很多的,天涯地远,亲人相逢的故事。很多可能相别时正当年少,重逢时白发。那已算是好的大团圆了。有些可能是永远的遗憾,再多回忆也填不满生与死的思念。

也只有晚上去厦大。因为这是一个曾经牵念过的校园。但我本来也不见得会没事就想来看上一眼,那有什么用,人生都已经是走过了的事。

鱼讲过一位老师傅说的话,“用心若镜,不迎不拒”。那是指,照观本来?那也是指,在任何状态下,做该做的、可做的,但不过于纠结?

所以没有那么多的如果,那么多的懊悔。莘莘校园也许也只是学子们一段迷茫中寻找的时光。

夜晚的厦大校园内安静、美丽和清洁。


这回到鼓浪屿,跟着导游转,我想或许也能看到些别的什么,这跟自己去看也不一样。如果遇到喜欢的也可以去买也可以去吃呀。但是没有想到,旅行社设计的路线,原来完全绕开市井生活,虽然那些也可以一看。

趁购物时间,其实,我走几步过去就是市井街市。看到一家奶茶店,一家用猫的名字命名的奶茶店,我似乎知道很久了,都以为是老猫了呢,其实店还不算老。也许因为老板懂营销——其实整个中国也就一个鼓浪屿,谁来了这里或没来之前或许就知道它了。整个创意构思都不错,黑白配,还有各种的衍生产品。我问店员别的一家饼店,他告诉说就在对面的一条街上。

有一个老头,摆着摊在那做麻糍,买了些回来,因为也不知人家的口味没敢多买,没想到一下就给瓜分吃掉了。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吃。我想我晚上还会再来一趟的。

毛毛打印了好些搜寻到的小吃的地址,我怕没时间去,那不是更遗憾吗,干脆啥也没准备的瞎撞。晚上约好了和她一起来。

她要找麻糍,可是老人已经收摊了。我们吃些东西逛些小店。有一家卖各种零碎饰品的店,有些物品是他们自己设计加工的。

为什么不再做一些、小物件,我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常常是既然找不到好的将就算了。不知道啊这样的心态是培养了安于现状的懒惰还是找到了人生开解的妙方、缺失时的平衡?不过我确实更喜欢一些独特设计,或者合口味就行,我以为懂得和共鸣才最要紧。

如果没有坐轮渡再来一次,在小岛的夜晚享受海风,一定记不起来它有多美。很喜欢这吹来有点冷但并不冷入骨髓的清爽的海风。

进山门是高大的菩提树,诵经声,如远远飘来梵音轻颂。南普陀寺,供奉观音的大悲殿,因为信众习惯以花献佛,殿堂里满是百合清香。

人生是大悲,喜亦是悲?得失俱无凭,才会不喜不悲。如同深海里无法探知的寂静世界?

我爬上了山去,山也不高,很多崖石,还有些墓塔。依山傍海,是他们寂灭后的归宿。

去用膳厅的时候,看到一个很年轻的僧人,应该是这里管事的,忽然很想问问他,为什么要来这里?虽然僧人还是可以选择还俗,但我总以为人没法在年幼的时候,懂得选择。至少我以为我不知道。也许命运就是你被安放在哪里,一切综合的结果无从抗拒。

在海边,环岛路边的沙滩上,我不知道大家看着海,凝望着海潮的涨落,听见大海的呼吸,都会想些什么?

命运像海浪,风疾浪大。如果生命来于海洋,也许最终会归于海洋。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跟团游记MORE

自驾游记MORE

自助游记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