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秋游苏州小记 (包括自驾车路线)

秋游苏州小记 (包括自驾车路线)

发表时间:2010/3/15 12:17:05 阅读:115次

秋游苏州小记

06年初秋周末,秋老虎盘踞,炎热依旧。我和凯携行,驾车前往苏州西山避暑。从浦东出发,经延安路高架,至沪青平公路;继而辗转上了苏沪高速;此段路是新修的,道路宽阔,车流稀疏;只行了约20分钟,即达目的地西山。

西山实为太湖上最大的岛屿,面积80多平方公里,在太湖东翼,有桥相接。此桥名“太湖大桥”,全长约4公里,其实是由三座桥,衔接三个岛。我们在大桥上停留片刻,临桥眺望:太湖碧波浩荡,烟雾渺茫,远处水天一色,岛屿缥缈;桥下运沙船队,如雁字排开,缓缓前行。中午时分,到西山主要景区―石公山脚下。车刚停下,就有岛上居民争相拉客,邀到自家的“农家乐”用餐。我们认准一家,随往距停车场不远处的“陈记松鹤饭店”。两人点了三菜一汤:银鱼炒蛋,酱爆螺丝,清炒野菜(水上漂),虎刺鱼豆腐汤。都是家常菜炒法,味道不错,其中螺丝最好吃,只只新鲜饱满。听当地人说“石公山”景色一般,加之门票要50元,我们顿觉兴致不大。索性饭后继续驾车前行,环岛游览。岛上沿太湖一侧,有许多“农家乐”,有的简陋朴实,有的装修精致,更有几家亭台楼阁,粉墙花院;印象最深的是一排在湖岸边搭起的玻璃房,竹门竹墙,人在其中,边吃湖鲜,边赏湖景,不亦快哉! (注:太湖近年来污染严重,我在赞美湖光山色之余,也附上一篇保护太湖的文章供警醒)

下午离开西山,两人游兴未尽,于是欣然驾车前往苏州。我建议去寒山寺,小时学到张继的那首古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那时想象中的寒山寺,应该象中国山水画中的深山古寺;可如今这里已是繁华闹市;好在寺院内布局精巧,假山,小桥,错落有致,颇有园林风格。庙堂陈设和佛像造型,则又有点泰国佛院的影子;只可惜的是,整座寺庙簇然一新,虽然看得出是法事兴旺;然而究竟少了古趣。寺内有座崭新的塔楼,三层高,每层都供奉佛祖像。站在楼上,可远眺苏州城区。寒山寺名是因为当年住持的高僧“寒山子”的名字而来的;诗人张继的全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出了寒山寺,大门对面就是新修的“枫桥景区”。单凭“枫桥”二字,已让人神往,新的枫桥景区,是典型的江南古镇风貌,一座高的单拱桥,运河水穿流而过,两岸古木林立。人在桥上,仿如画中。

入夜,我们宿在狮子林近旁的“如家”旅舍;休整停当后,兴步至观前街吃了晚饭,买了些丝绸、苏式点心等土特产;而后又坐车前往南门,在那里的水上游船中心买了夜船票。夜游苏州,是近年兴起的玩法:游客乘仿古的游船沿护城河绕行一圈,约需一个半小时,其间穿过大大小小,总有20多座桥梁,经过保留完好的古城门,观赏沿河灯景;印象较深的是几座壮观的廊桥,夜晚灯火中,比在白天看起来生动许多。导小姐介绍其中一座名为“万人桥”的有趣来历:相传“万人桥”下原很荒凉,是运送犯人的码头,后来城市扩展,码头已做平常用处,人们避忌“犯人”一词,就取了当地话中谐音“万人”。

第二天大早,两人驱车前往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目的地是园区内的金鸡湖。因为在前晚听当地人提起,说这个湖景色秀丽,又是国家皮划艇队的训练基地。果然金鸡湖名不虚传,湖滨大片的草坪,有趣的雕塑、宽阔的人行道,时尚的餐厅、酒店;湖边泊着游艇,湖面开阔,放眼望不到边;环湖还有美丽的西式别墅,古色古香的中式院落;高耸的现代派住宅楼;此情此景,令人不由产生冲动,希望居住在此。打听一下房价,比起上海真不算贵,环境又如此美丽;忍不住和凯玩笑说干脆把家搬到这里。

午饭后,两人又返回苏州老城,去了我推荐的“沧浪亭”。凯说那或许只是个水边的亭子,有什么意思。我虽有些疑惑,但因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多次写到沧浪亭,笔下生情,令人向往;一处是写炎夏时节,和芸去沧浪亭避暑:“时当六月,内室炎蒸,幸居沧浪亭爱莲居西间壁,板桥内一轩临流。。。。榴前老树一株,浓阴覆窗,人画俱绿”; 一处是写中秋时节,偕芸一起去沧浪亭赏月“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沧浪亭幽雅清旷,反无一人至者。为人生快事之一”。<浮生六记>本是林语堂最推崇的性灵派作品,也因之成了我的枕边书之一;如此诸般,让我对沧浪亭心仪已久。

沧浪亭藏在繁华闹市的一条窄巷内。从繁华宽敞的人民路拐进来,柏油路面突然成了光滑的青石路,巷内窄得只容一辆小车通过;巷道一侧粉墙黑瓦,墙下一曲清流,满塘荷花,置身于此,有如隔世,让人不禁想到沈三白和芸生活的时代。沧浪亭其实是个小型园林,而且还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建于北宋,距今约1000多年,上世纪90年代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园林建造极富特色,园外流水环绕,内里一圈粉墙黑瓦的回廊,再住里才是假山、花坛和庭院。我们由园内导游带领,沿着回廊,细细欣赏建筑的曼妙:回廊的缕窗约有几十个,但居然每个窗户上的图案都不相同;回廊上还有许多碑刻,其中两副是乾隆御笔亲提的真迹。回廊通达园主精心设计的画室,书房;我最喜欢留恋的,是竹林内的画室。三面轩窗,一面是大门;竹影透过窗户映入屋内,窗和竹天然入画,再加上每面墙上又挂有不同形态的水墨竹画,绿映房内,名之“翠玲珑”,真是再合适不过。墙上又有字画和提诗为证: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此时正值午后,充沛的日光从窗棂照入,映在古朴的红木茶几、椅背上,又透过兰花叶子,将轩窗的细格投映在地上。屋内静极了,只有光影闪动;片刻间,不知是我回到千年前,还是光影旅行了千年,找到了我?我似有所悟。。。。。正在恍惚间,凯在屋外唤我,于是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引:<谁来保护太湖>--吴立红 http://blog.sina.com.cn/u/4a164f0e010005jh

茫茫太湖36500平方公里,跨越江、浙、沪两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质污染日渐严重,每年89亿吨各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排入太湖,5万吨生活垃圾倾倒入太湖,太湖水质在近十年降低11.5等级,入湖的几条主要河流臭不可闻。太湖边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华儿女引以自豪的世界上最大的运河,上个世纪70年代,这里两岸的居民还在河中淘米洗菜,而如今,沿岸大大小小的工厂排出的污水使它面目全非。在苏南地区(特别是周铁镇区)大大小小数千家化工厂沿太湖一字排开,这些企业把它们的三(说确切些是三毒)从来不经处理,就直接向濒临太湖的河道排放。这种肆无忌惮破坏生态、严重污染太湖水系的行为从未有过收敛。河道中经常能看到漂浮的死鱼死虾,水体苯、砷、汞、镉一应俱全,这里的河水、井水、自来水均有毒,空气阵阵异臭,不时扑来,呛得人流泪咳嗽;果树受到污染大量减产,结的是畸形怪果;太湖边的恶性肿瘤病人,以周铁地区最多。昔日风景如画、物产富饶的鱼米之乡已成为癌症高发区。


(翠玲珑)


(沧浪亭)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跟团游记MORE

自驾游记MORE

自助游记MORE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