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一、 亲近太湖是一种心情,品味太湖是一种意境。人生得意山水间。山水之间,人生之巅。
《古风*太湖寻梦》 江南雁
少有太湖归隐梦,今坐洞庭西山前。阿碧载客随风去,范蠡携美伴雨眠。
闲云飘散天地外,浮萍游荡山水间。宜将青春付明月,悔在浊世度流年。
二、 在两天内游览:
太湖第一大岛:洞庭西山
(太湖翠峰七十二,西山独拥四十一。刘禹锡诗云: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吴中第一名山:灵岩山(馆娃宫、吴王井、玩月池、响屧廊、西施洞等。姑苏灵岩山,吴越春秋史。)
太湖第一峰:缥缈峰(太湖七十二峰之首)
中国内湖第一长桥:太湖大桥
(过桥前,太湖如海,波涛汹涌,浊浪淘天。过桥后,太湖为湖,烟波浩渺,山清水秀。)
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到过的地方:木渎古镇www.mudu.com.cn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圣旨珍藏馆、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
三、 交通:
自驾车:参考苏州旅游地图。或者直接跟踪公交91路,直奔终点站:石公山。
背包族:火车站西侧吴中公交91路——西山,车型金龙客车,全程票价6元,间隔15—20分钟左右1班;途经木渎、灵岩山、天平山、太湖明珠度假村、西山、石公山,可以中途下车去任何想去的景点。另外火车站还有游四线旅游巴士和38路公交车,到木渎古镇后再转乘去西山的巴士。
行程安排:
第一天:上午由杭州出发,中午抵达苏州后,乘坐91路公交或开车跟踪91路公交抵达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太湖明珠度假村或叶山岛的太湖状元楼酒店,放下行李后,品尝太湖三白作午餐。下午乘车抵达石公山,泡上一杯碧萝春茶,品味西山太湖的湖光山色。少有太湖归隐梦,今坐洞庭西山前。阿碧载客随风去,范蠡携美伴雨眠。闲云飘散天地外,浮萍游荡山水间。宜将青春付明月,悔在浊世度流年。可结伴在太湖里游泳,与太湖来个贴肤之亲,也可乘快艇在太湖里兜风。天色渐晚,斜阳更在远山外。还可登临石公山,用相机捕捉山水交融残阳晚照精彩绝妙的瞬间。深呼吸一个下午,足足回味一辈子。如果车上播放了刘德华的经典老歌《峰回路转》,就更加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了。夜宿太湖边,头枕水波眠。
第二天:早餐后退房,车赴灵岩山,车上改播何炅何老师的歌曲《看穿》和毛宁的经典《涛声依旧》。先游览灵岩山,寻访西施旧迹,吴越故址。馆娃宫、吴王井、玩月池、响屧廊、西施洞等。姑苏灵岩山,吴越春秋史。再游玩木渎古镇。如有雅兴,中餐后开车进城,寻访桃花坞。桃花坞并无桃花,门前只有一个池塘。深藏不露,芳踪难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番穿街度巷,寻花问柳后终于找到,才了却文人侠士梦,不负伯虎不负卿!唱着《看穿》里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是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离开姑苏城,那狂态才够丰满,才够生动!
木渎(CCTV推荐2004年度中国最好玩的地方。中国园林古镇,乾隆皇帝下江南六次到过的地方。)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
走进木渎,你便走进了唐诗宋词的幽雅意境;穿越古镇,你便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风云。
一、严家花园:为台湾严家淦先生之故宅,占地十六亩。一株古广玉兰冠幅宽广,浓荫蔽日,相传为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所栽;楠木大厅尚贤堂为明代建筑,体量宽敞,气宇轩昂,江南罕见。更有特色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园布局疏密曲析,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被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称为“江南园林经典之作”。大自然,中园林,小盆景。木渎背靠灵岩山,园林设计的时候充分运用了借景抒情、移步换景等构景技巧,师法自然,巧夺天工。市内的古典园林光在地理位置山水风光上便稍逊了几分风骚。
二、虹饮山房:是清乾隆年间江南著名私家园林,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六次下江南必到木渎虹饮山房,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故虹饮山房又得“乾隆行宫”的美称;刘墉等随臣二度下榻于此,留下了一个个传奇而动人的故事。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清末,小隐园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故居,秀野园现为木渎圣旨珍藏馆,可以欣赏到珍贵的圣旨原件和科考答卷。
三、榜眼府第:在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故居。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进士,故邑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榜眼府第为前宅后园结构,占地近十亩,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永安桥: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永安桥为单孔花岗石拱桥,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桥洞宽敞,全景如环 ,葛萝垂挂,古意盎然。
五:明月寺:从严家花园往东百米有明月寺弄,弄堂幽深狭长,远远望去,明月寺只露出杏黄色的外墙和一角翘脊,颇有些“深山藏古刹”的意趣。那袅袅飘出的青烟,让人感受到一种宗教氛围,顿生肃穆崇仰之情。明月寺建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僧明智所创,明洪武初归并普贤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道根重修。“文革” 中糟毁,1993年修复开放。明月寺附近原有一大片梨树林,每逢初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为古镇一景。清李果有“梨花明月寺,芳草牧牛庵”之句,传诵一时。明月寺原有建筑颇具特色,其布局结构上与近在咫尺的灵岩山寺相仿。明月寺前香溪河北有一照壁,广场上有一牌楼,高瓴重脊,气宇轩昂。明月寺内各座殿宇均采用重檐歇山式,戗角上翘,使人有飘然欲仙的感觉。建筑基础也随地势南低北高,渐渐上升,显示出佛教追求超脱的深邃涵义。中餐
六:灵岩山:一座姑苏灵岩山,一部吴越春秋史,一幅天然山水画。坐落于苏州吴中区木渎镇西北,海拔182米,山多奇石,有形似灵芝者为最,由此得名。向有“灵岩秀绝冠江南”和“吴中第一峰”等美誉。灵岩山主要特色是吴宫遗迹多。据《吴越春秋》等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王勾践献西施,吴王夫差建“馆娃宫”。现灵岩寺一带即为馆娃宫遗址,有吴王井、玩月池、砚池、琴台、西施洞、梳妆台,以及山下的划船坞、采香径、脂粉塘等。灵岩山四周山峰环绕,与太湖为邻。山上岩壑奇秀,泉石清幽。古建筑以灵岩寺规模最大,寺宇建于南朝梁代,初名秀峰寺,唐改名为灵岩寺。灵岩寺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高僧如智积、圆照、弘储、印光法师等。山上有许多古墓,最著名的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妻子梁红玉的合葬墓。灵岩塔始建于南朝梁代,五代吴越时重建。今塔系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为7层砖塔。接着乘车过太湖大桥,品味波澜壮阔浩瀚浑浊的太湖和石公山下烟波浩渺风平浪静的太湖两种截然不同的美丽风情。途中别墅成群,花木扶疏,碧萝春茶园和果园漫山遍野。穿行其间,超然忘俗,定能感悟到“山水之间,人生之巅”的道家境界。主题歌改为刘德华的《峰回路转》:词:邢增华 曲:巫启贤 喜欢一个人,追求心中所想,岂管别人笑我如何痴狂。没有牵挂不能放,没有创痛不能忘,唯有豁开才能超越沧桑。 喜欢去作梦,因为梦想很美。满足了心灵忘记了疲惫。与其整天去怨对,不如专心去面对,唯有宽怀方能微笑入睡。坦坦荡荡月华星光,一片清辉相映入眼宜然。简简单单轻风云淡,伴我上路潇洒远走四方。近水绕远山,芳草连着天边长,人间处处尽是峰回路转。
七:洞庭西山:太湖中最大的岛屿。岛南石公山伸向湖内,与湖中三山岛遥相呼应,构成一幅绮丽的天然山水画。岛中林屋洞内立石成林,洞顶如屋平整, 为道教天下第九洞天。岛上山峦起伏,主峰缥缈峰海拔336.5米。山上风光幽雅,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文人名士常至此消夏赏月。
《古风*太湖寻梦》
少有太湖归隐梦,今坐洞庭西山前。
阿碧载客随风去,范蠡携美伴雨眠。
闲云飘散天地外,浮萍游荡山水间。
宜将青春付明月,悔在浊世度流年。
便在此时,只听得欸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衫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波,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段誉在大理时诵读前人诗词文章,于江南风物早就深为倾倒,此刻一听此曲,不由得心魂俱醉。只见那少女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崔百泉和过彦之虽大敌当前,也不禁转头向她瞧了两眼。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
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
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
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
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啊 舍不得璀灿俗世
啊 躲不开痴恋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凭这两眼与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阔阔雪漫漫共谁同航
这沙滚滚水皱皱笑着浪荡
贪欢一刻偏教那女儿情长埋葬
《俩忘烟水里》
关正杰 关菊英
电视剧《天龙八部》片尾曲
男:女儿意,英雄痴,吐尽恩义情深几许。
女:塞外约,枕畔诗,心中也留多少醉。
男:磊落志,天地心,倾出挚诚不会悔。
女:献尽爱,竟是哀,风中化成唏嘘句 。
男:笑莫笑 悲莫悲(女:凝悲忍叹)
此刻我乘风远去(无可奈)
往日意 今日痴(从今痴泪)
合:他朝两忘烟水里
男:磊落志 天地心
倾出挚诚不会悔
女:献尽爱 竟是哀
风中化成唏嘘句
男:笑莫笑 悲莫悲(女:凝悲忍叹)
此刻我乘风远去(无可奈)
往日意 今日痴(从今痴泪)
合:他朝两忘烟水里
往日意 今日痴(从今痴泪)
合:他朝两忘烟水里
http://bbs.87702999.com/dispbbs.asp?boardID=29&ID=2312
(苏州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