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上8:30的飞机,阿拉将从两江机场起飞返回上海.
迷失桂林
许多人对游桂林已经说了很详尽了,就不再讲桂林的点与点的风景了,我总体印象桂林是个不伦不类的旅游地,它缺少规划与布局;总体建筑混杂. 美丽的山水与城市的发展格格不入,不符合”城市让山水更美好”的理念.毛估估落后于杭州足有30年之久.
阿拉们的眼里迷失桂林了!
没有去过广西的人,对桂林是有憧憬的.因为从小学生开始,我们就听说了一句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去了桂林以后,99%的人回来感慨道:全然不同读着的感受.现在的桂林山水似鸡肋,嚼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桂林的甲天下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八百年前的桂林处的漓江确实是一派迷人的风景.
据记载留下桂林山水诗歌千古绝唱的地方是位于市中心的独秀峰,这绝唱的作者,叫王正功。
他面对桂林山水,这样描绘它的:”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王正功,平心而论,从官职,从文名上来讲,他都不可能与那些文坛泰斗相比。可是,一句千古绝唱,已经足以使这位耿直的老者跻身文化名人之列。这位宁波籍老人,一生以为官正直清廉而得名,不惧得罪权贵,故虽从20余岁便步入官场,为官几十年,也颇有政绩,却不见什么进步,多次转任,都是平调微升之类,始终未能青云直上。60多岁的时候,他在潮州任通判,曾在韩江上修湘子桥,以便民往来,为地方民众所赞。之后,在庆元六年(1200),又以68岁高龄,到桂林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权知府事,算是稍事提拔吧。
王正功初到桂林,已是老人新官,照章办事而已,照理来说,不会有什么激情了。不久,嘉泰元年(1201),又恰逢值年大比(乡试之年)。是年,广西学子乡试者,共得举人11名。王正功久闻桂林学子在科举中常有不俗成绩,令人不敢小看。这次乡试的成绩,也使他为学子们高兴,便依鹿鸣宴惯例,以地方官身份,在府中宴请中举的学子。与学子对饮,谈些努力学习、报效朝廷的话,少不了要作诗相勉。
王正功在微醺中挥笔而就,作七律二首: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
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
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
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 诸君端是斗之南。
诗中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便从这酒桌边传遍华夏,经久传唱。
通读全诗,我们知道,作者的本意除了在赞美桂林山水外,也是希望学子们在学业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自己在学业上要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秀甲天下。这句名言,也许是王正功的独创,也话是信手拈来,引用他人句子,总之是天衣无缝的运用,体现出作者写诗的才情绝非一般。由此诗也可知,这句名言本是出自一首科举诗,说明早在宋朝,中科举求功名的价值观,在桂林已经深入人心。王正功席上赋诗,老当益壮,意气风发,为举子们所折服。一位叫张次良的人,将王正功的这两首诗刻在了独秀峰南麓的读书岩上方。选中这里勒石,恐怕也是为了与读书岩之名相呼应吧。
也许是天长日久,从崖壁间渗出的雨水夹杂着岩缝间的泥沙,遮住了那块石刻。总之,刻在独秀峰读书岩上方的王正功诗,不久就不见天日,以至被人们忘却了。幸好,名言的影响力量大得惊人,王正功在鹿鸣宴上作的诗,被席间的学子们带到京城临安,并且从临安又流传到四方。随着岁月的推移,加之传颂者文化教养、艺术品位各有不同,全诗被传颂者们省略或者遗忘了,只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在坊间流传千年而不绝于世。
1983年,两位年轻的桂林考古工作者在整理独秀峰崖壁上的石刻时,发现读书岩上方的崖壁上,一片蓬草下方,似有裂痕,与石壁并不为一体。他们轻轻地掀开那层腐殖层,竟然有了意外的发现:一块保存完好的石刻作品。当他们将石壁清洁干净,再用娴熟的技术拓印那帧石刻作品时,发现那腐殖层下掩盖的,竟是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差不多八百年的名句之所在!….
那么现在是何种原因导致这样的问题呢?是谁,什么事迷失了桂林?
首先,城市的发展:它已经变成新兴工业城市。
其次,战争与人口的增长速度: 桂林市总人口已达47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75.35万人。
再者,光怪陆离的灯光:
最后,人们急功近利,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观念:
那么如何恢复桂林的名誉,重新让桂林名副其实的扬天下?
这不仅要你我的金点子,也特别需要官员们的绿色观念更新.
我想:一个城市的诞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的兴起,发展不是说改变就可改变的,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底蕴深啊.
桂林的规划哪能一朝一夕就可解脱这个几百年的结?那可是大手笔,不亚于三峡的大搬迁.
以阿拉的判断,即是800年后,桂林也不会恢复原貌.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照办现在的钱为龙头的思路发展下去,桂林必危也。.
后记3:
”印象刘三姐”的利润
看完”印象”后,阿拉匆匆忙忙赶回四海饭店.结束了全部的阳朔之行.
但是”印象”的性价比是多少呢?.
在”半梦半醒看印象”中阿拉说它贵的理由呢?
它的利利润又是多少?
现看一组财务数据(推测):
收入: 2000座,平均价格:150元/人, 一天的收入:300,000元/场
支出: 演员:500人, 50元/人,场次 ; 25,000元.
管理费:300,000*15%=45,000元/场次
道具/电源费等设备消耗费,折旧费:10,000
赢利: 300,000-25,000-45,000-10,000=220,000元/场次。一年的利润:79,200,000元/Y.
明白人一看,就是暴利.起码 73.3%的利润啊!
票子价格应该降价,是理所当然,情理之中.
桂林的的哥们
阿拉上午9:30离阳朔,往桂林而来.
在15元/人的汽车票价支付后,午前到达桂林.
一下汽车站,TAXT的驾驶员上来答噻.往哪,要去哪游?….优惠价…
桂林的TAXT的驾驶员真是厉害,每个人,都在第一时间可以拿出一叠介绍桂林的一日游广告,推荐你去这,去那.什么象鼻山,靖皇府,漓江游,七星公园,两江四湖,….
而且特喜欢带你去一个叫鱼米香的饭店,叫你去吃饭.
鱼米香,它那把刀呵,是又锋利又砍你没商量! 为何?因为TAXT的驾驶员有回扣!
靖皇府也是50元,一分不降,为何?因为TAXT的驾驶员要回扣!
所有这些,带你去的景点,有回扣.
所以你务必要小心谨慎,不想去,就别去!!坚守信念.不为所动.想去,就去自己要去的地方.不行,重新换司机.
否则后悔莫及啊!
记住: 羊毛总要出在羊身上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过不在乎几个钱的话,图个方便也是可选择TAXT驾驶员做向导的方案.
阿拉流水帐:
广西的阳朔游玩4天
安排:
D1: 从上海飞二江机场,往阳朔.闲游逛.
D2: 上午遇龙河漂流;下午银子岩(水岩);晚上西街;
D3: 上午精华漓江游; 下午月亮山/大榕树(十里画廊)或者世外桃源,晚上印象刘三姐.
D4: 离开阳朔, 午后去桂林市,看象鼻山,靖皇府,桂林段漓江游,七星公园,两江四湖.晚回上海
经费;
精华漓江:(连摆渡)经济 55元/M 贵宾 210元/M
银子岩: 经济 55元/M 贵宾 120元/M
印象刘三姐: 经济 130元/M 贵宾 160元/M
遇龙河: 经济 50元/M 贵宾 120元/M
世外桃源: 经济 50元/M 贵宾 100元/M
象鼻山,靖皇府,桂林段漓江游 150元/M
吃饭/零食品/土特产: 500元/M
来回车票/租房(飞机/汽车等): 1235元/M
合计: 2500元/M
租宿: 四海饭店
如不想看风景优美的山水,整日往外跑,可推荐.
广西桂林,阳朔游的五要五不要:
不推荐去世外桃源和所谓的什么什么古镇和所有的桂林市需化钱的游玩地,(有句话说:好景色全是免费的.
所以别怕别人说你没照过,玩过象鼻山,靖皇府,桂林段漓江游,七星公园,两江四湖…去过的人,心里全明白;那是可去可不去的地方)特别当心桂林的的哥们,一不小心給你带套.
不要吃阳朔的40元—80元/斤的啤酒鱼等所谓名菜(特别对不喜欢吃河鱼者,家里伙食还好的更要铭记).许多人说脚上的蚊子块又大又痒.其实是所谓的名菜作的鬼,你注意看,你的痒处如有水泡疙瘩,就是过敏发出来的.
不要在西街吃中餐,无味,”刀”又锋利.
不要去带土特产: 芋头,桂花干,什么什么糕,啤酒鱼,茶…..与其回家还是要扔掉,不如不要买.即省银子又省力.
不需要在上海,或者网上预定旅游项目,尽可在当地预定.
可带的是它们经销的越南特产:水果干,榴莲糖,咖啡糖,罗汉果.
一定要尝试吃米粉.米饭(特别是穷驴,)
一定要尝试吃广西的特产水果.
一定要去白相的: 精华漓江游;银子岩 ; 遇龙河
一定要随身带的:驱蚊剂;雨伞;人民币(哈哈)
一定要少走路,多上车(那里的车票实际,7/8月太阳光真毒呵)
可去可不去的: 印象刘三姐,龙颈河;月亮山/大榕树,水岩
可做可不做的: 适合穷驴的骑车兜风活动.(7/8/9月更甚,)
龙胜处的龙脊大寨等梯田有时间推荐去看(阿拉时间不够,没去,不知道好坏)
据说还有涠洲岛(要从南宁过),黄桃等可惜离阳朔太远了些,看客有时间,可去感受.
可吃可不吃的:西街西餐,KFC,油炸芋头丝; 煎漓江小毛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