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欢迎您 收藏本站
去九寨沟旅游   去峨眉乐山旅游   去四姑娘山旅游   去稻城亚丁旅游   去海螺沟旅游   去丽江旅游   去西藏旅游   去港澳台旅游   去新马泰旅游   去浙江旅游   去河南旅游   去河北旅游  
首页 -> 旅游资讯 -> 旅游游记 -> 跟团游记 -> 冬日游北京(二)1月15日

冬日游北京(二)1月15日

发表时间:2010/3/1 12:22:08 阅读:116次

早上起的不算太早,同室的广东人却还睡得正香。他出门一个多月,今天就要回家了,还是不去打扰他,让他睡到自然醒吧。

北京的地铁实在不怎么样,用“旧”作为概括评价是再贴切不过的了。买了票,刚走到楼梯口,检票大妈不由分说地从我手中抢过票,撕了仍进票箱。列车哐当哐当地来了,快停下来时再一声怪响,吓你一大跳。车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检修车呢,一节一节当中是隔开不连着的。不过北京人是绝对讲秩序的,不管人有多少,总是先下后上。反观上海,虽然硬件一流,虽然有值班人员拿着喇叭大声喊道“先下后上,文明乘车”,但上下车的人还是挤作一团,不禁让我汗颜。

乘到车公庄下来,等了一会儿,同学来了,还给我带来了豆汁儿。乘上公交车,今天第一站是清华大学。海淀是北京的高校聚集地,一路上看到不少大学,各个名声显赫。清华大学很大,学校里还有小公共汽车,从西门走了好久才到正门,再到“清华园”那块石牌。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在这冬日的早上自然无法体触,不过在这人并不算多的清华园里,迎面吹来的微风还似乎有那么些阳光的味道,深吸一口,五脏六腑都被熏陶得异常灿烂。

清华出来到北大,本想看一下有什么车乘,问了人才知道相隔不远。从一个门进去,走了不久便看到了博雅塔。博雅,就是渊博的意思吧。矗立在这学校内,也目睹了几十年来一位位博雅之人从这校园走出。塔旁边是未名湖,在不是很冷的时候,到未名湖旁边找个石桌子,坐下来,读些书,也是很有意思的。湖面是结了冰的,引得不少人在此滑冰。我在上海也曾经滑过一回,但那毕竟是在室内,就这么小一块地方,周围还有扶手,许多人拥着,要滑也滑不了,要摔也摔不着。同学坐在小冰车上,我竟推着他滑了起来。太过兴奋了,转弯的时候还想玩个甩尾,结果速度太快,我摔了个四脚朝天,被几个小孩子看到了,免不了大笑一番。同学买了冰糖葫芦请我吃,味道自然不错,一边吃着一边滑冰,动作还挺舒畅,只是开春的时候,湖里大概有不少山楂核儿了。北大的正门在一条小路上,怪不起眼的,门内有两尊漂亮的华表。不知是游客还是什么人,在门口争相拍照。

吃了午饭,就乘上车往颐和园去了。现在看来,慈禧太后是很有眼光的,把军费挪来建颐和园,让这个园子一百多年后还能赚到外国人和中国人的钱,如果造几艘军舰,那是肯定沉到大海里的。颐和园本来是慈禧太后的避暑之地,而我却在这隆冬时节来了。从东宫门进来,走了德和园,看了大戏台,再折回往南走,一望无边的是已经被冰雪包裹的昆明湖。岸上柳树已经脱去了绿色的衣裳,却在这冬日里显示着真实的形体。三三两两的游人走在昆明湖的冰面上,尽情享受着略有寒意的闲情与舒适。十七孔桥依然稳稳在那,将南胡岛于与岸连在一起。经过铜牛,走过十七孔桥,来到南湖岛,然后跨步于冰面,一直走到西堤才上岸。728米的长廊走来似乎平坦,却在不经意间有着起伏;排云门依然在长廊中心稳座,正前方是“云辉玉宇”“星拱摇枢”牌楼,几个大字经修整后也闪露着光芒。沿着长廊再往前,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然而慈禧在时似乎从来没有太平过,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走出仁寿殿,就这样告别颐和园吧,夕阳已经懒洋洋地挂在天边了,光秃的树也别有风情。等到春天来时,颐和园又将光彩夺目,岸边又将桃红柳绿,湖面又将舟楫荡漾,长廊又讲游人摩肩,一切又将尽显繁华。然而,我却不会忘记这冬日的颐和园。

出了颐和园,也近三点半了,和同学决定继续前往圆明园。如果说冬日游颐和园寻找到的是清净与闲适,那冬日去圆明园就是对历史的凭吊。天色渐渐昏暗,残毁的大水法、西洋楼、黄花阵依然在那,诉说着被列强践踏的历史。天空中飘下了零星的雪花,打在脸上,却浑身上下沁透着风寒。风是冷的,石头是冷的,干枯的芦苇也是冷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呼出来,腾着的热气告诉我,这圆明园还是活的。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我和同学乘车到了前门,随便找了家店吃了点涮羊肉,我回到了旅馆,同室的广东人已经退房回家了。
分享张家界旅游打造文化之旅

在 线 客 服

Tel: 028-69696333

Tel: 028-69696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