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交通是拥挤的。
任何一个外地人初到北京后的最深切感受就是北京的交通,这一点无庸置疑。交通拥挤的感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堵车,二是公交车辆的超载。
先说堵车,对于北京的堵车早有耳闻,但没有真切体会你还是难以想象真实情况。到北京的某一天傍晚,我从前门打的到西客站南广场的北京建设大厦,一路上已经是走走停停,到了中土大厦那块儿干脆彻底堵死,车子每隔一段的挪动距离以尺为单位,前后夹击的车龙除了让你脑袋冒烟外再不会有其他的念头。的士司机怕是已经习以为常了,还在一个劲儿地向我神侃。说什么北京一到上下班时间就这样,虽说现在六环都通车了但你不能老绕圈圈这么多人还得进来出去不是,首都不叫首都改叫首堵得了。我的心思全在蜗牛爬似的车速和隔两三分钟就往上跳的计程表上,对他的搭讪只有哼哈回应——出租车的累计停车跳表碰上北京这种堵法就很可怕了。最后到达目的地时我要了张票,上面倒是交代得很清楚:全程时间58分钟,等待时间41分钟。还好,这天没什么急事,就当是给我往后选择打的时提个醒算了。此外我还对那天的的士司机有点看法,他应该早在中土大厦那块儿对我说你下车走过去得了最多也就十五分钟——这是我后来走过一次的时间。
再后来听我在北京的同学说,在北京你稍微混出点人样之后首先得想办法买部车,原因有两个,一是北京实在是太大了,没个车办起事来真不方便,你想现在都修到六环了光在六环上不下来开一圈也得两小时吧;二就是堵车,你要是打的一堵车计程表能把你跳到嗓子冒烟,自己的车那就自在一点了,真堵死了你也没啥办法不是,起码心脏不用跟着计程表一起跳吧——他已经买车两年了。
再说超载,北京的公交系统包括巴士、地铁的超载情况也是出乎我的想象。我总认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顺畅和乘车环境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因为毕竟能以出租车和私家车代步的人还是少数。说实话,我对北京的公交状况是有点意外,无论地铁还是巴士,几乎都比较拥挤,车厢里也略显破旧。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公共汽车和地铁车厢就象塞满了沙丁鱼的罐头,手脚灵便和身强力壮的先挤满了车后,售票员和地铁广播马上就会遗憾地通知你等待下一趟车了。挤不上车的无可奈何,挤得上车的也只得收腹缩肩。这可能是因为北京确实是人口太多了,但另一个原因我想大概还是北京城这种以天安门为圆心然后一环一环不断外扩而又将过多的政治行政经济商业等功能安置在城市核心区的城市规划趋向有关系。但是再怎么说政府也得想点办法才行,毕竟这里是首善之都啊,城市交通不但关乎一国颜面,最根本的还是一千多万皇城根子民的民生利益问题。
2008的奥运年转眼也就到了,在世界的目光聚焦之前想方设法改善目前的公交状况,恐怕是北京的一个大问题。
(北京街头)